本文目录一览:
- 1、大班幼儿自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 2、整理物品对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有利
- 3、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研小结
- 4、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测试答案
- 5、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整理的好习惯
- 6、如何让大班幼儿养成好的整理习惯
大班幼儿自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幼儿园里,经常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画笔随手一丢,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的玩具也是摆放凌乱,操作材料杂乱无章。教师们经常会为一点小东西把所有柜子、抽屉都找遍,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影响教学秩序。三至六岁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再要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更多,由于“泛化影响”,会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纲要》在社会目标中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责任感。”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让幼儿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养成爱整洁、生活有序、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等良好习惯,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还可以保持环境整洁,同时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过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上。好的整理习惯可以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活学习,此后会影响孩子一生,由此可见,大班幼儿整理习惯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往,我们对幼儿的整理习惯进行过培养,但那只是刻意地提出一些外在要求,有太多限制说教。教师过分指挥,使幼儿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在《纲要》和《指南》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将整理习惯培养落实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一、利用游戏,调动积极性 我们通过比赛活动,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如“看谁玩具收得快”、“谁最快收拾好书包和箱包?”“叠被子、衣服比赛”、“谁的床铺最整洁”等一系列比赛活动。每次比赛结束后,我们会根据幼儿表现情况进行评比“能干小小手”的活动,幼儿整理习惯有了很大提高。接着,我们组织幼儿一起整理自己的抽屉、柜子、活动室,在教师的带领下,先把“要”和“不要”的物品进行区分,扔掉所有没用的东西,再把要用的物品分门别类地摆设,确定相应位置,并设计标记贴上,为了使玩具筐等物体的摆放整齐有序,我们还请幼儿一起动脑想出在筐的底边中点贴上红色小圆点,对准柜子中线,这样既美观又整齐。看着自己动手整理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二、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起床时,让孩子商量怎样叠放被子会很整齐,孩子们讨论出把叠好的被子合起来的边靠床背放整齐。做纸工时,说说怎样利用桌面,孩子们提出用双格的盒子,一边放胶水、剪刀,一边放纸屑,找东西容易且整理又快。平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机会,就紧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你叠衣服的方法真好”,一会儿整整齐齐的一叠衣服就放在柜子里了;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还会把筐里的碗盘整理整齐。为了整顿活动区材料摆放凌乱的毛病,考虑到入区人员不固定,规则制订不容易人人知晓,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与物体相应的标记贴在放物体的位置,幼儿活动后按标记复位,不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只有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规则建立,不断强化,才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由幼儿自己参与整理的整洁有序的环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功感。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教师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一会儿觉得叠被子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操作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其实,只要相信孩子,他们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去干。如在美工区放上几块抹布,在操作区放上扫帚,每天放学时,让孩子把活动室内不要的物品处理掉,把要用的物品分类送到固定地方。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收回不放心,做孩子的参谋,支持他们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整理,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能促进孩子能力发展,而且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教师榜样,自正以正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前,由于教师的教具、操作材料、废旧物品较多,加上幼儿园工作杂,总有随手乱丢的坏习惯。现在教师首先从自身开始进行整顿。我们班两位老师还用目视管理方法,让每人都知道物品摆放的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两位老师一律遵守。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都整洁了,再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 五、家园密切合作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整理习惯的培养不只是说教,还要家园共同配合,不断将良好的整理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说的就是要养成好习惯,贵在行动。于是我们利用家长会、家园网,围绕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整理习惯培养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家长知道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在家不事事包办,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应该给幼儿创造整理的机会,如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穿脱、折叠衣裤、整理自己的房间、玩具,周日整理好入园的箱包等。同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整理习惯。根据家长反映的幼儿在家出现的整理习惯问题,老师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补充,相互理解,注重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培养,相得益彰,最大限度促进孩子发展。 总而言之,对大班幼儿进行良好整理习惯养成教育,包含培养幼儿责任心、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必须多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多鼓励,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整理物品对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有利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培养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内容,“整理”这个看似很简单的行为,其实包含的是孩子的好行为习惯的素质。往大处说,是和品德相关的责任心意识;
从小处讲,是自己从小爱整洁、讲秩序、养成物归原处的做事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孩子如果会收拾自己的物品和玩具是一种早慧的启示。
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还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好的整理习惯还可以让幼儿顺利的进入小学的生活学习,此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成长过程
1、在3-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处于即将或刚刚入园的阶段,孩子开始表现出对外界强烈的兴趣,喜欢新奇的事物与游戏,也开始不再粘着妈妈。
但有一些孩子因为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现入园不适应的焦虑情绪,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环境。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在幼儿阶段应该提升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欠缺。
2、4-5岁的孩子大部分已经入园,他们开始喜欢结交新的朋友,感情逐渐变得多样化。
当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的时候,他的反应能力也会随之而得到训练。其实每一种能力,都是为下一种能力的培养做基础。
3、5-6岁在这个时候,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在这时遇到很大困难,又孤立无援的时候,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伤害。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让其可以自我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研小结
3—6岁的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的习得都要靠学习。他们可塑性强,爱模仿,爱探索,但自控能力较差,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较弱。这个时期,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相对我国现有的独生子女家庭状况来看,幼儿被包办与宠爱程度仍是上升趋势,很多孩子普遍存在一些习惯较差的现象。 有的孩子不按时作息,好睡懒觉,上幼儿园迟到;有的乱花钱,好吃零食,既不卫生,又影响身体;有的孩子挑食、偏食现象严重,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常哭闹,不合群,任性;有的孩子懒惰,不爱动手,常依赖大人等等。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有助于我园的办园水平和家长工作提高
二、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1、陈鹤琴先生理论的相关内容。
——“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有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
——“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活教育的理论反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教学,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实干,在实干中求知。学生“在适当的环境之内,得到相当的学习”。
——“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2、《纲要》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博爱吃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3、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并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
(二)概念界定:
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行动之所为。《墨经》说:“行,为也。”行乃行动,为系作为;行与为可以互训。亦即凭借行动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就叫行为。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本课题中,依据幼儿园自身情况和幼儿的发展特点,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于幼儿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三方面内容的研究。
小班年龄段侧重于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主要包括:卫生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
中班年龄段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包括:遵守规则的习惯、礼貌习惯、爱劳动。
大年龄段侧重于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包括:倾听习惯、乐于表达、自主探究。
一、为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了使此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我园特制定了《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2、以园长为组长,教研组长主抓,、保健老师、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形成全体保教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热烈氛围。
3、明确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保教人员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建立高标准、高水平幼儿园为最终目标。
4、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
5、重审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6、确立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法。根据园内实际情况筛选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三种习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生活卫生习惯2、文明礼貌习惯3、学习习惯。各班又根据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一子课题在自己班内实施研究。大、中、小班分别确定了子课题:让小班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语习惯、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并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需要,确定采用抽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个案跟踪法、针对比较法与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
7、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观察阶段(时间:2008年3月);第二阶段:分析并制定目标阶段(时间:2008年4月);第三阶段;实施培养阶段(时间:2008年3月中旬2008年11月);第四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08年12月)。
同时又制定了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各班应积极观察幼儿开展前期测量工作,然后的确定目标与研究工作将逐步进行。,我们相信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
二、注重过程 脚踏实地搞研究
平时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研究。首先制定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随机抽取我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30名、中班45名、大班45名)。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于2008年4月10日给各班抽样孩子家长发放了《幼儿身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对与幼儿经常接触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职业、职务、爱好,每天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和方式,对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观念、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同时我们又采用个别访谈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做法。通过调查与对原始资料的处理,我们基本掌握抽样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教养态度和教育理念,从而根据可看出当今社会家长们对自己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重视程度,并为我园开展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材料。然后制定各种观察记录表,在各班展开观察记录工作,收集到了各子课题孩子表现的最原始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整理、分析,各子课题写出了观察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管理,将阶段计划,游戏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照片资料(幼儿作品、幼儿活动)、理论学习资料等分类归放。今年4月份幼儿园对课题开展情况先自查,并积积进行中期检查验收。
三、开展培训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搞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在培训教师上大做文章。首先在选择课题立项上积极培训指导教师如何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入手选题,问题怎么变成课题,课题如何论证等。同时在大、中、小各班调查幼儿一日生活行为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四个子课题。4月中旬对教师进行《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培训实施方案,学习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如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4月底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方法的培训,促使教师掌握研究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学习如何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月中旬开始分别在三个年级组对教师进行观察法的观摩培训,最后收集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前所需要的数据,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水平,也胜利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于2008 年6月进行研究经验交流培训会。谈谈自己的科研能力在这次研究中得到显著提高,对幼儿园开展这项工作是否有很高的参与兴趣。
四、工作方向
根据课题计划,我园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调查,观察阶段(时间:2008年7月)在这一阶段,我们通过发放家长问卷表及班内观察记录,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表现状况进行摸底。第二阶段:分析并制定目标阶段(时间:2008年7月底)在这一阶段,各班根据调查,观察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A(好),B(较好),C(较差),并制定出了具体的近期和最终培养目标。如: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培养目标:让幼儿去与同伴友好相处,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幼儿懂得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并能为别人服务。再如让小班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目标:使小班幼儿能够做到不挑食,不洒饭,不玩耍,安静地进餐;使小班幼儿能够独立穿脱衣服,并在午睡时做到按时入睡,不影响他人休息;使小班幼儿能够主动入厕,独立整理衣裤,并能够做到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使小班幼儿学会轻拿轻放,及时整理玩具。
2008年9月新学期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的工作,写出对幼儿有针对性的矫正实施方案,编制各种游戏教育活动,在各个实验班开始实验,并做出大量的实验记录。让孩子在游戏教育活动活动中体验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处,并积极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教育逐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总结出我园在培养孩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经验。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相信我们的辛勤工作一定会对幼儿教育有实实在在的贡献。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测试答案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晨间接待】对幼儿的要求:(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四)积极投入晨间活动。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二)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三)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一般要求: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 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值日生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中大班设值日生),前一天做好值日生的交接工作(值日生要有标记),叮嘱其第二天提前到园。工作内容有:1.收拾整理室内环境(中班老师要作指导)如擦桌椅。整理图书(大班增加修补图书);整理玩具柜及活动角等。2.更换日历牌(大班);记录气象志(中大班);报告本班缺席小朋友(中大班)。3.自然角工作:给自然角的动植物浇水、喂食及清洁工作。大班还应记观察日记。(五)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带领幼儿观察,与幼儿交谈等。(六)早操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参加早操活动的准备。1.入厕:照顾幼儿解便,一般情况下,要求幼儿大小便自理,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老师,对个别自理有困难的,保教人员应加以协助。2.幼儿便后用流水洗手,并教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洗手方法。3.整理服装:幼儿在早操前相互检查服装及鞋带,冬天脱去大衣,不戴围巾、手套。【升国旗、早操】(25—30分钟)对幼儿的要求:(一)依次自然地进入活动场地。(二)尊敬国旗,升旗时立正,注视国旗,行注目礼。(三)听从指挥作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姿势正确、动作整齐,努力达到锻炼目的。(四)用轻器械进行操节后放回原处,注意爱护。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做操前半小时准备好场地,以免干燥起尘,场地要平整,无障碍物,无积水。(二)前一天认真检查器械所需数量,清洁、安全;所需磁带、收录机等做好充分准备。(三)保教人员要以身作则,与幼儿共同参加升国旗仪式。(四)教师精神饱满,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并注意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和操节变换,活动密度适中。(五)小班以模仿操为主,中大班以徒手操为主(大班要学会全国统一的“韵律操”)并选做两套轻器械操。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相互轮换,时间持续一个月左右。每学期应更换一套新操节。(六)有幼儿自愿选择运动器械自由活动的时间(10分钟左右)。 准备工作由值班人员事先做好。【教育活动】(小班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对幼儿的要求:(一)活动前,逐渐转入安静状态。(二)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大班幼儿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三)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环境:(1)室内地面清洁不起尘,摆好室位,光线充足,从左射入,空气新鲜。(2)室外环境安静无干扰,场地湿润平坦无异物。(3)注意经常交换幼儿座位,保护视力。2.活动准备:(1)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文字材料能背诵,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教育活动计划要提前写好)。(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前一天准备好,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二)保证教育质量1.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2.教育计划:根据年龄培养目标,选择教育内容,订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计划,学时计划或主题活动计划。计划能体现系统性及纵横联系的特点。3.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教给幼儿的知识、概念准确无误,能与有关学科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注意能力与习惯的培养。4.教育目的:教育要明确、具体,切合教育任务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保教结合为原则,既要有知识传授,又要重视兴趣培养、智能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幼儿个体差异,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强求一律。5.教育方法:(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方法,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具有创造性。(2)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指导。(3)能以幼儿为主体,面向全体幼儿,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动脑、动口、动手、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要注意教育过程中的启发性指导和随机教育、个别教育。7.教态和语言:(1)教态亲切自然、情感真挚。(2)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简练、准确、规范、生动形象。8.作品的保存:绘画、手工等作品要注明幼儿姓名、班次、日期、主题。9.教育活动结束后效果检查: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记载和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三)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自由活动】对幼儿的要求:愉快地参加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其它活动。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尽量让幼儿到户外自由地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二)幼儿活动应在老师视线范围之内,注意安全。【喝水】对幼儿的要求:(一)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二)不浪费开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口杯要在幼儿使用之前消毒,每个幼儿的口杯应放入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二)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应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盥洗】 对幼儿的要求: (一)盥洗时不拥挤。(二)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方法。洗手:(洗手前先擦干净鼻涕)。1.卷好袖口,小班幼儿 由老师帮助,中班幼儿互相帮助,大班幼儿会独立操作。2.先把手淋湿,搓上肥皂。3.按手背、手指、手腕顺序洗手,再冲洗肥皂沫,抖掉水珠,用自己的毛巾擦干手,挂好毛巾,放下衣袖。4.洗脸顺序:洗完手后,先洗眼睛,额头、整个脸庞、嘴、鼻、搓洗毛巾再洗耳朵和脖颈;搓洗毛巾再按顺序洗一次,把毛巾洗干净挂好。5.春、秋、冬季幼儿脸上可擦护肤霜。(三)自觉遵守盥洗规则、方法,动作迅速、认真。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板。(四)小班由教师帮助,逐步学会洗手、脸,中大幼儿应独立洗手、脸,尤其大班幼儿应迅速正确洗干净手、脸。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搓好毛巾,放好肥皂、护肤霜,为幼儿准备好流水洗手、洗脸。(二)据用具设备,分批进行盥洗。(三)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洗脸、擦护肤霜、梳头的顺序和方法。(四)提醒幼儿遵守盥洗规则,认真地洗净手脸。(五)最后逐一检查:洗净手脸、擦好护肤霜,放下衣袖、梳好头,离开盥洗室。【进餐】 对幼儿的要求:(一)愉快、安静地进餐,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二)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三)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四)和菜:干点与稀饭应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五)逐渐养成进餐的文明行为、习惯。1.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2.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面和衣服,不东张西望。骨头、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要将自己不吃的饭菜挑在别人碗里。3.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轻放椅子,离开饭桌,送回餐具。4.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进餐前半小时安排幼儿安静地活动。(二)进餐前十五分钟提醒幼儿收拾玩具,放好椅子,做好盥洗,准备进餐。(三)指导值日生工作,擦净餐桌,准备餐具。(四)领取和分发食物。掌握与登记每主餐、副食的领取量,幼儿实际进食量和剩余量。(五)组织洗净手的幼儿进餐。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不处理幼儿的问题,不引起哭泣,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六)进餐时,保教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进餐时,不拖地、不扫地。(七)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擦嘴毛巾、漱口杯进行消毒。(八)午餐后组织幼儿进行10—15分钟自由散步。【午睡】(夏天两小时半,春、秋、冬两小时) 对幼儿的要求:(一)午餐后散步、入厕,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嘻笑喧闹,脚步放轻,进入寝室。(二)中大班幼儿自己摆好枕头,拉开被(毯),按顺序脱去外衣裤:先解开上衣扣子,再解开鞋带(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脱鞋、袜子、裤子、最后脱上衣,并折叠整齐放固定地方,鞋放在床下。(三)不带小玩物上床,迅速盖好被(毯),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四)早醒幼儿可进行安静活动,不出声响,不影响别人。 对保教人员要求:(一)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在冬季、幼儿入室就寝时应关闭窗户。(二)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放好枕头,拉开被(毯),脱叠衣物。(三)夏季上床前为幼儿冲脚。(四)午饭后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散步及入厕,努力避免新异刺导致兴奋,影响入睡禁止高声谈笑、喧闹现象,创造安静气氛。(五)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毯),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夏天酷热时,用柔软毛巾为幼儿请轻轻地擦去汗水。(六)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七)值班人员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缀脱落纽扣及破洞,做好值班记录。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做自己私活、看书、睡觉等。(八)随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暖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但应避免对流风在幼儿身上。【起 床】(30分钟)对幼儿的要求:(一)按时起床,掀开被子,按顺序穿衣服。穿衣顺序:上衣—袜子—裤子—鞋。穿衣方法:先将上披肩上,捏好衬衣袖口,再伸进衣袖翻好衣领,拉衣襟,再扣衣扣(从小班起就开始学习先从最上一颗纽扣扣起)。穿裤子:先将裤子前片朝上放好后,两脚同时伸进裤筒,裤腰往上提,把衬衣放入裤腰内,拉展弄平整,系好裤带。穿袜子:袜底放平,袜尖向前,两手将袜筒捏到袜后跟,再往脚上穿。先穿脚尖,蹬上脚跟,拉上袜筒。(小班在老师帮助下,逐步学习)。穿鞋:先分清左右鞋,穿好系好活扣鞋带。(小班由老师帮助系好)。(二)学习整理床铺叠被时先将两边往中间折,再从两头折起来,放置床的固定一头,枕头放在被子上面,铺好,把床单拉平整(小中班由老师帮助,先做些辅助工作,大班要求独立做好)。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按时请小朋友起床。认真询问幼儿的睡眠情况(可让先醒来的幼儿起床)。(二)指导与帮助幼儿掌握与执行起床、穿衣、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的常规和要求(小、中、大班应有区别。小班照顾多,中班帮助多,大班指导多)。(三)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四)逐个检查幼儿服装,床铺是否整齐。提醒收拾整齐的幼儿入厕解便。(五)做好交接班工作。【游戏与体育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一)兴趣浓厚,活泼愉快。(二)和老师共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三)在老师指定的场地内游戏,游戏时不乱跑,不喊叫;在室内说话、动作轻;使用场地要协商,互相照顾;选择一种游戏后要认真地玩,可以变换游戏,但不能妨碍他人,不经同意不得插手他人的游戏。(四)会正确使用玩具,爱护玩具,会收放玩具。1.按每一种玩具的玩法去玩,想玩别人的玩具要跟人家商量,经允许才能玩。2.谁拿的玩具,玩后由谁收拾放回原处,摆放整齐。3.取放玩具要轻,要小心,不损坏,玩后放回原处,再取其它玩具。(五)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合作,互相帮助。(六)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着手解决。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七)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力集中,遵守规则,巩固和提高动作的技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八)活动结束能主动的收拾玩具、材料。(小班在老师的带领下收拾玩具;中班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独立收拾玩具;大班独立的收拾玩具)。轻松地过渡至下一环节。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保证不占用幼儿游戏时间。每天游戏活动时间不少于二小时,其中每天二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中,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开展。(三)各项活动要求与安排1.体育活动:早晨,教育活动后,午点均可安排。内容:体育游戏,球类活动,各种体育器械活动,体操及单项基本动作练习。可以全班、小组或个别的形式,开展幼儿喜爱的活动。2.游戏活动:早晨、教育活动后、擀后均可安排。内容: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的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玩沙、玩水;民间游戏等。3.散步:教育活动后,饭后均可安排。内容:教师利用散步,引导幼儿观察社会,观察自然,扩大视野。教给幼儿观察方法,让幼儿学会观察。4.劳动:早上来园后,教育活动后、午后时间安排。有时可和散步,观察认识自然结合在一起进行。内容:有饲养小动物,自然角,花畦、菜圃的种植劳动,帮助老师整理活动室等简单的清洁卫生劳动。在一天活动中,应给幼儿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按个人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有益的活动,允许他们自由结伴,自由交谈,自由活动。(四)对幼儿游戏和活动的组织指导。1.各种游戏与活动安排在逐日计划中,注意动静和室内外活动交替,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2.在游戏与活动中,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活动和表现,深入了解幼儿,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但不能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3.在游戏与活动中要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与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4.注意安全。(五)认真分析填写活动效果,不断积累资料。【离园】对幼儿的要求: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回家用品,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一)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二)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三)离园时,家长接孩子,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应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四)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五)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希望可以帮到你
13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整理的好习惯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让幼儿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等良好习惯。好的整理习惯还可以让幼儿顺利的进入小学的生活学习,此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大班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一.班级幼儿不良整理习惯的具体表现
开学初班级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晨间活动结束后,柜子里的物品杂乱无章,几种拼图混在一起,计算操作的材料放在了语言角,美工托盘里放满了废纸、剪刀和双面胶,油泥盖子和罐子分了家。
镜头二:气象观察记录做完,听到琴声幼儿迅速的收拾整理,可是整理的质量却很差,地上有几个笔套,桌上有几支笔没放进笔筒,而观察记录本也没摆放整齐。
镜头三:社会性游戏结束后,小吃店的碗筷没放在规定的地方,围裙头巾没有挂在勾上,服装店的服装有的没叠好有的没挂好,小学校的黑板没擦,笔没放好。
镜头四:图书看完后书架上一片狼籍,有的图书倒着放,有的图书斜着放,有的图书封面和书分开了散落在一旁,还有的图书掉在地上。
镜头五: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许多幼儿将自己的衣服直接往装衣服的筐中一扔,少数幼儿一团塞进筐里,只有个别幼儿叠整齐后才放入筐里。
二.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具体措施
针对幼儿的种种整理的不良坏习惯我们进行了分析,经过近一学年的实践研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整理能力有了显著发展。
1.教师的榜样作用,幼儿潜移默化受影响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给幼儿以耳濡目染的影响,在教师的潜移默化长期熏陶下,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并以此来检验和调整自己。因此我们老师对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固定位置摆放,让大家都知道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老师们也逐渐都遵守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了。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
2. 师幼共同商讨,制定规则,设计标志
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怎样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干净整洁?”“游戏区的物品应该怎样收拾?”“图书角的图书应该怎样摆放”等等。最后孩子们用图标的方法给每个区角都设计了相应的规则。为了保证让物品不随便摆放,为了让幼儿较快的收拾整理,孩子们还在每个区域给物品贴上了和物品相对应的图标,收拾起来就很容易归位。由于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也是大家亲自设计的,因此幼儿有了很高的责任意识,收拾整理时能很快乐很积极地投入,幼儿的收拾整理习惯就养成并内化了,环境也更加的干净整洁了。
3. 开展多种活动方式,强化整理习惯的形成
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建立动力定型,最终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1) 丰富多彩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为此,我们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小超市”、“服装店”、“小吃店”、“巧手坊”等,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在活动区参加活动,使他们有条理地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巩固了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这样,幼儿的良好整理习惯经过多次重复,自然而然地、习以为常地形成与习得。
2) 整理书包
书包是小学生必备的用品,整理书包是小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了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的需要,让他们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在幼儿在园的最后两个月,我们开始让幼儿每人带一个小书包入园,通过讨论的方法,说说怎样使书包里的物品摆放的更整洁,总结整理书包的方式方法,学会整理书包。并让收拾能力强的幼儿与收拾能力弱的幼儿之间结对,进行一对一帮助,使能力弱的幼儿尽快学会自己收拾整理。
3) 各种比赛活动
我们通过比赛活动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如:“看谁玩具收得快”、“谁最快收拾好书包?”、“叠被子、衣服比赛”、“谁的床铺最整洁”等一系列比赛活动。,在每次的比赛结束后,我会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评比“能干小小手”的活动,幼儿整理习惯有了很大提高。
4) 互相监督形式
在培养幼儿整理习惯的过程中,每天我们都安排值日生对班级中各个区域进行收拾整理,在此基础上幼儿还评选出几名平时整理能力强、整理习惯好的孩子当小组长,让他们担负起检查监督的职责,经常提醒那些平时整理习惯不好的孩子,帮助整理能力弱的孩子,我们也让能力较弱的幼儿去检查小朋友的书包,发现整理得好与不好,从中补长取短。通过这种互相监督的方法,幼儿整理书包、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及时鼓励和表扬
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引导和教育。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特别是那些个性较强,习惯较差的幼儿更需降低一点要求,起初要求不要太高,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孩子表扬,这样自发的行为就容易再出现。让幼儿在我们鼓励、肯定的情况下,使幼儿养成好的整理习惯。
4.家园密切合作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整理习惯的培养不只是说教,而要家园共同。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于是,我们利用家长会、家园网,围绕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整理习惯的培养展开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重要,同时给幼儿创造整理的机会,如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穿脱、折叠衣裤、整理自己的房间、玩具等。同时,要求家长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及时的给予表扬。根据家长反映幼儿在家出现的整理习惯问题,我们老师也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补充,相互理解,注重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培养,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总而言之,对大班幼儿进行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教育,包含了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种形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多鼓励,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如何让大班幼儿养成好的整理习惯
【摘要】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对大班幼儿进行良好的整理习惯教育,其中包含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时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种形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家长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