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答案
第一组.
多选题: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则以自己特有的_______,成了运动后期的主力军
A.组织性 B.群众性 C.坚定的革命精神 D.纪律性
(A,C,D)
论述题: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提高“三力”,具体指什么?
答: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二组
多选题: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的主要活动是_________。
A.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B.在工人中进行宣.和组织工作
C.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D.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A,B,C,D)
论述题: 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什么?
答案: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三组
多选题: 一大上表述,党的纲领是________。
A.“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B.“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C.“废除资本私有制”
D. 联合第三国际
(A,B,C,D)
论述题: 胡锦涛就任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出京考察来到革命圣地--河北平山西柏坡,重温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请问,“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四组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功绩在于:____________
A.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B.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
C.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D.确定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具体方式
(A,B,C)
论述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什么时候成功爆炸的?
答案:1964年10月16日。
第五组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
A.一大 B.二大 C.四大 D.七大
(A,B,C)
论述题: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何时做出的?
答案: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第六组
多选题: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A,C,D)
论述题: 八七会议确立了什么总方针?
答案: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七组
多选题: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31日在重庆闭幕,会议历时二十二天,通过_______等五项协议。
A.和平建国纲领 B.政府组织案 C.国民大会案 D.选举问题案
(A,B,C)
论述题: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什么?
答: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八组
多选题: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_________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A,B,C,D)
论述题: 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什么?
答: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九组
多选题: 党必须保证国家的 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事业机关
E、经济、文化组织
(A,B,C,E)
简答题: 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答案:瓦窑堡会议。
第十组:
多选题: 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于重大问题都要按照 _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A、集体领导 B、民主集中 C、个别酝酿 D、共同协商 E、会议决定
(A,B,C,E)
简答题: 十六大党章规定党的组织制度中的“四个服从”是什么?
答案: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第十一组:
多选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告诫全党 _____。
A、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炮弹的攻击 B、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躁的作风
C、务必继续保持勤政廉洁的作风 D、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A,B,D)
简答题: 八七会议确立了什么总方针?
答案: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十二题:
多选题: 整风运动的任务是:反对 以整顿学风,反对 以整顿党风,反对 以整顿文风。
A、主观主义 B、机会主义 C、宗派主义 D、党八股
(A,C,D)
简答题:党在新时期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案: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三题:
多选题: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 ___。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 D、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A,B,C)
简答题:中共“一大”在党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和地点。
答案: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
第十四组:
多选题: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陕西省发动西安事变,中共中央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并派出了 _____ 前往西安商讨解决事变的办法。
A、周恩来 B、王若飞 C、叶剑英 D、博古
(A,C,D)
论述题: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答案: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十五首:
多选题: 建国初期进行的“三反”运动是指_______
A.反贪污 B.反资本主义 C.反官僚主义 D.反浪费
(A,C,D)
论述题: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什么?
答案: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十六组
多选题: 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原则和方针是_______
A.自愿互利 B.互相合作
C.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D.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A,C,D)
论述题: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答案: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十七组: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主要有_________
A.个体劳动者经济 B.全民所有制经济
C.集体所有制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C)
论述题: 党在新时期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案: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八组:
多选题: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
B.做出了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总结和评价
C.认真讨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
D.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A,C,D)
论述题: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十九组
多选题:中共七大听取了以下哪些人的报告________
A.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报告 B.朱德的《论解放区战争》的军事报告
C.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B,C)
简答题:从1940年8月20日起,历时3个半月,八路军发动了抗战时期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它的发动和胜利进行,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请问战役的名称。
答:百团大战
第二十组
十年建设中,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有
A.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合
C.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氢弹 D.成功登上月球
(A,B)
简答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做到哪“五个统筹”?
答: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二十一组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是由于十大________。
A.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B.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C.本应批“左”,却批判林彪的“极右实质” D.认为阶级斗争应该停止
(A,C)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答:密切联系群众
第二十二组
十二大党章对党的组织制度作了两项重要规划________。
A.设置中央和省一级顾问委员会
B.规定国家主席和党的总书记不再由一人担当
C.国家设立军事委员会
D.不设党中央主席、副主席,只设党的总书记
(A,D)
简答题:党的组织原则是
答: 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三组:
领导干部除了要自重外,还要__________。
A、自警 B、自信 C、自励 D、自省
(A,C,D)
论述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________。
答:执政为民
第二十四组:
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__________。
A、与人为善的精神B、惩前毖后的精神C、治病救人的精神D、重在教育的精神
(B,C)
简答题: 八七会议确立了什么总方针?
答案: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二十五组
多选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内容应当包括__________。
A、党的基本路线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思想D、共产主义道德
(A,B,C)
简答题: 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什么著名口号?
答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附:
、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答案:瓦窑堡会议。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发动的什么事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起点?
答案:卢沟桥事变。
我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什么?
答案:洛川会
党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和什么作为自己的外交的追求
党建党史知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生纪念日呢?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学党史、知队史”知识竞赛的所有答案
学党史、知队史”知识竞赛(参考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18题,每题1分。
1. 中国先锋队队歌是: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
2.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先后领导和建立了 劳动童子 团、
共产主义儿童 团、 抗日儿童 团、 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等少年儿童革命组织。
3. “ 诚实、勇敢 、活泼 、团结 ” ,这八个字概括了少先队的作风。
4. 少先队的呼号是,“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回答:“ 时刻准备着 !”
5. 一个少先队中队至少有 两个 小队以上的班级可以成立。
6. 争当少先队干部的要求条件首先要 热心 ,其次要 能干 ,再次要 合群 。
7. 队章明确规定了少先队的性质:“ 中国少年先锋 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
8.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9.(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少先队工作的根本指针。
10.五星级雏鹰奖章由 全国少工委 机构颁发的。
11.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是 红领巾 。
1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共产党是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生力军,少先队是 预备队 。
13.2009年10月, 胡锦涛爷爷 写了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
14.“队章”规定的入队年龄是 6周岁 。
15.雏鹰争章活动分为 定章 、 争章 、 考章 、 颁章 、 护章 几个环节。
16.少先队干部的工作内容包括1. 制定计划 2. 调查研究 3. 日常工作
4. 举行队会 5. 做好总结 五大要点。
17.少先队队员大会,是指 大队 、 中队 、 小队 组织的,全体队员参加的会议。
18.1930年,共青团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在决议案中指出,儿童运动的性质是“共产主义儿童运动”,任务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儿童”。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
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的歌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是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的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3. 团内的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留团察看,开除团籍。(√)
4. 团的奖励有记光荣薄、通报表扬、授予荣誉称号。( × )
5. 雏鹰达标奖章的实施要坚持以下五原则:集体教育原则、分层施教原则、意识培养原则、自我参与原则、科学辅导原则。(√ )
6. 在雏鹰达标奖章实施过程中,每枚奖章都要根据(高)(中)(低)三个年龄阶段制定出具体的评选标准。(√ )
7. “雏鹰争章”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活动,而是少先队服务素质教育的综合性平台,是少先队教育的评价手段和激励体系。( √ )
8. 坚持少年儿童是少先队工作的主体,在工作中尊重少年儿童、了解少年儿童、贴近少年儿童。( √ )
9. 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是少先队的最高领导机构。( √ )
10. 雏鹰争章只分为定章、争章、考章。(×)
11. 少先队干部的标志佩戴在右臂的上方。( × )
12. 少先队入队手续只要口头申请就可以。( × )
13.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明确规定:凡是六周岁到十四周岁的少年儿童,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 )
14. 1937年至1945年在党的领导下许多根据地都成立了少先队。( ×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 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 √ )
三、选择题 10题,每题1分。
1.2010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 D )次全国代表大会。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2.第六次全国少代会号召我们“高举队旗跟党走,为着( A )的理想勇敢前进”。
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全面小康 C. 现代化 D. 共产主义
3.我们的队名是( D )。
A. 少先队 B. 中国少年儿童队 C. 苗苗儿童团 D. 中国少年先锋队
4.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 A )。
A. 中国共产党 B. 中国青年团 C. 全国少工委 D. 学校大队部
5. 1957年11月17日,( A )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决定:将( A )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青年团 C、中国少年共产党
7. 少先队呼号的回答是( B )。
A、为人民服务 B、 时刻准备着 C、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D、 天天向上
8. 中国共青团团徽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 B )
A、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
B、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
C、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
9、“争当四好少年”关于学习方面的要求是( C )
A、勤奋学习 天天进步 B、勤学多思追求上进
C、勤奋学习 追求上进 D、勤学多思团结互助
10. “争当四好少年”关于身心健康方面的要求是( D )
A. 身体强壮 活泼可爱 B.体魄强健活泼可爱
C. 身体强壮 活泼开朗 D. 体魄强健 活泼开朗
四、问答题5题,每题5分。
1. 少先队的性质是什么?
答:少先队的性质是: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简称,它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中国共青团领导的群众性的儿童组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2. 少先队的目的是什么?
答:少先队的目的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
3. 少先队的入队誓词是什么?
答:少先队的入队誓词是: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4. 请你简述敬队礼的要领?
答:敬队礼的要领是:五指并拢,手经胸前,一次到位,高额一拳,手与小臂成直线,手心向着左下前,拇指不要留缝隙,胳膊不要挡着脸。
5. 大队委员会一般可设什么职务?
答:大队委员会一般可设:大队长、副大队长、旗手、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各一人。
党史知识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成立初期大事简记
1921 7.23-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12 香港海员大罢工 1.21-2.2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5.1-5.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5-5.1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7.2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8.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10.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 2.4-2.9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6.2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7.1 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广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 8.20-8.2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10.2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 11.1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 等杂志。 11.24-11.25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11.28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12.25 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 2.7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5.10-5.15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6.17-7.8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7.3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 7.15 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9.10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11.19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
中共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