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一些养猪的知识,越具体越好。谢谢
猪场的选址
首先考虑水源充足卫生,电力充足,环境清幽,没有工业污染的地方;排水方便,以半坡地形为最好;交通方便且远离居民区,不会污染居民区的饮水源;离主要公路、铁路至少1km以上为最佳;同时还要考虑今后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利用问题,尤以种养结合,建立沼气利用设施为最佳。
2.猪场的合理布局和优良配置
必须从上风口处以种猪―保育―育肥三点式分区生产,三区间隔至少500m以上;出猪台必须在围墙外,避免场外车辆入场;猪舍走向应以东西走向向东南方向偏离15度建造,这样才能保证夏天太阳不会直射舍内猪体,冬天不会受西北风的侵袭;猪舍内净空高度至少3.5m以上,最长不超过50m为佳,栋与栋之间间隔25m左右,根据地形合理规划建造,以品字形排列为最佳。
可以考虑饲养员饲养管理操作方便快捷,省工省时,在建猪圈时,每圈从饲料堆放间(即进门的小消毒池处),也就是冲粪沟的阀门处,每圈依次递减(限位栏1cm,保育舍3cm,后备区、配种舍和肥猪舍5cm;产房如果是采用产仔高床则保持产床水平,产床下水泥斜坡要求光滑平直,便于搞清洁卫生时好冲洗;前后走道应与产床水平且比产床下口低10cm,粪沟三分之二在产床下,母猪从后门进前门出便于搞好清洁卫生,这样仔猪又不易从中间走道钻入产床下面);猪圈内地面应保持3%~5%的坡度,低于3%不利于水流出,不能保持猪圈内干燥温暖,且不好搞卫生;超过5%则不利于猪只睡眠,并使猪只肢蹄病发生率增加,影响猪只生长发育。
由于猪只本身具有爱好清洁的三角定位性,且易在潮湿的地方排粪尿,一经固定,很不易改变,所以饮水器应安装在排粪区的侧墙上,并隐藏在墙面内,可以避免划伤猪只及猪只戏水,同时应在各个猪舍考虑安装高低不同的两个饮水器,要求不在同一条垂线上并相距45 cm~50cm(高度以猪只喝水时头稍向上仰,饮水器的水不会随嘴角流出为佳),保育区饮水器离地面20cm~40cm,肥育区饮水器离地面40cm~65cm,后备区和配种区饮水器离地面60cm~75cm,如果有些猪只过于弱小过矮,可在地面垫一块小砖或小石板,便于小猪脚踏在上面去饮水。舍外水管必须埋入地下,避免夏天太阳曝晒进水管后造成饮水困难。
从饲料房出来后经场区中央大道到达各区各舍可建成2%的缓坡,便于斗车拉饲料(走下坡路时省力些)和排污沟的建造;室外散水和粪沟应在屋檐滴水之内,实现粪便与雨水分流,减少环境污染和减轻对粪水的处理难度;在全场污水处理口进行固液分离,并利用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能源,粪渣和沼液用于农业生产,使种养循环、良性发展。
在房顶上安装喷淋装置和在猪舍前后安装排风扇或湿淋降温系统,所有的门窗既能全敞开(门窗直接开到地面,猪栏为栅栏式),又能完全密闭,做到冬天能保温,夏天不酷热。
3.建立防疫隔离沟/带
在猪场周围围墙外5m~10m处修建防疫沟并错窝种植三排常绿高大乔木(如香樟、小叶桢楠、白果、桂花等),猪场建好围墙、防疫沟、防疫带可防止外界人员、动物入内,从而防止疫病传入。在猪场主走道两侧也可种植常绿高大乔木(如香樟,香气可驱蚊,又不易被大风吹翻而打坏猪舍),各舍中间的隔离带可种植官西蜜柚、香蕉、巨峰葡萄等,既遮荫和美化环境,又丰富了职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4.对人员和车辆的管理
在猪场大门口修建消毒池,要求能绕货车轮胎一圈半长度且淹没轮胎二分之一深度,经常更换消毒药并保持应有的浓度,并安装喷雾设施,对进出猪场大门的所有车辆和人员进行全方位消毒;入场人员必须洗手、换鞋、沐浴消毒后方可进入办公生活区(进入生产区需再经消毒通道和洗手、换鞋、沐浴消毒等)。生产区用车辆与场外用车辆必须严格分开专用,一般不挪作它用。如果用后应进行严格的全方位的清洗消毒,第二天再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每栋的饲养员、饲料车、粪车必须严格区分开并且不能串舍使用。每栋舍进舍口必须设立洗手消毒盆和碱水池,定期更换并保持有效消毒浓度,对消毒药应针对性的定期轮换使用,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和不同的浓度。对大通道和外环境应定期进行大消毒。各栋舍的饲料口袋不能混用,避免交*传播,饲料房最好用饲料塔盛装原料,避免购买原料时病原从口袋带入,后患无穷。
5.对猪只的管理
对各日龄阶段的猪只应按饲养标准制定饲料配方并严格的配料生产,主要应从猪群保健着手,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增强整个猪群的抗病能力,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饲管优先”的思想理念。
猪场应设隔离区(即疗养院),应离生产区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在下风口处,并设专人管理。并使猪只不能被乱丢乱放乱扔,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各阶段各日龄的猪只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定期做好猪只的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防患于未然;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和人员的管理,消除不利于养好猪的所有因素,提高员工和猪只的福利,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饲养员充分发挥养猪的积极性,并不偏离公司养猪的生产目标,真正实现人猪合一、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的养猪场的目的。
6.对防疫人员
注射疫苗后的疫苗瓶和用具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野毒散布,防疫人员必须由专业人员按免疫程序具体操作,做到“头头注射,只只免疫”,注射疫苗前后的时间应对该舍消毒。
猪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
1.管理的重要性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包括管理、市场、品种、营养、防疫等,其中管理应在第一位(包括人员管理和猪只管理);在猪病的防治上,管理也是第一位,所以猪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必须向管理要效益。猪场要良好的发展,必须走管理正规化、生产程序化、办公电脑化的先进管理模式。
2.对员工的管理
实行层层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与交流研讨会,不断提高技能,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对员工实行按劳计酬与绩效挂钩的办法,提高员工的养猪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自身对养猪方面知识技能的积累,奖罚分明,多奖少罚或不罚。
3.对猪只的管理
首先,可增加产值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对养猪场而言,除引种外(引种要慎重,必须隔离饲养三个月以上,再用本场健康母猪与之混群15 d后确认无病后,或通过血清检测确认无病后,方可注苗,注苗后投入生产),猪只是只出不进,真正实现自繁自养(应避免近亲繁殖),才能使养殖场向健康的良性轨道发展。
4.饲料的管理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切勿使用霉变原料并常加脱霉剂,严格按照各阶段猪只营养需要,严格精确配方(冬春季在饲料配方上有所调整),再加上科学的饲养技术,才能保证猪只的健康生长发育。
5.防止飞鸟、候鸟、鸽子等禽类从天上带病入场,防止老鼠、蛇、等动物传播疾病,所以要经常赶鸟和灭鼠,杜绝病从天降和病源的水平传播。
6.品种的选择
有三、四、五元和地方培育品系以充分发挥遗传优势及杂交优势。尤以DLY、DYL、PIC、迪卡配套系为经济效益最佳的杂交模式;地方培育品系生长较本地品种快,肉质好,但瘦肉率没有洋三元高,也是不错的杂交模式。
生猪养殖 饲养技术
(1)日粮搭配多样化 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喂猪则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2)饲喂定时、定量、定质 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不仅使猪的生活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要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精料为主时,每天喂2~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2次。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一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一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猪的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要根据猪的食欲情况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喂量,每次饲喂掌握在八九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粗、青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3)以生饲料喂猪 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相当一部分维生素,若高温久煮,会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降低其消化利用率,且有些青绿多汁饲料,闷煮后可能产生亚硝酸盐,易造成猪只中毒死亡。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开支,降低饲养成本。
(4)掌握日粮的稀稠度 日粮调制过稀不仅影响唾液分泌,而且会稀释胃液,影响饲料的消化。饲喂稀料使猪干物质进食量降低,同时猪排尿增加,体热消耗增多。因此,日粮调制以稠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5)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
(6)饲料品质 饲料品质不仅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且影响胴体品质。猪是单胃杂食动物,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沉积于体脂,使猪体脂变软,不利于长期保存。因此,在肉猪出栏上市前2个月应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7)分群技术 要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采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对猪群进行调整。
(8)调教与卫生 从小就加强猪的调教,使其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使猪吃食、睡觉和排便固定,这样能够保持猪圈清洁卫生,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猪圈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这样既可减少猪病,又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9)防寒与防暑 温度过低时,猪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增多,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饲料利用率也降低。因此,夏季要做好防暑工作,增加饮水量;冬季要喂温食,必要时修建暖圈。
(10)去势、驱虫与防疫 猪去势后,性器官停止发育,性机能减弱,猪表现安静,食欲增强,同化作用加强,脂肪沉积能力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10%,饲料利用率也提高,而且肉质细嫩、味美、无异味。在催肥期前驱虫一次,驱虫后可提高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注意疫情监测,及早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11)防止育肥猪过度运动和惊恐 生长猪在育肥过程中,应防止过度的运动,特别是激烈的争斗或追赶。过度运动不仅消耗体内能量,更严重的是容易使猪患上一种应激综合征,突然出现痉挛、四肢僵硬,严重时会造成猪只死亡。
(12)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水是调节体温、消化吸收饲料营养和剩余物排泄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不良会带入许多病原体,因此既要保证水量充足,又要保证水质良好。实际生产中,切忌以稀料代替饮水,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养母猪小常识
1.养猪的基本知识
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 ,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
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 *** ,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 *** 母猪 *** 。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
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
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
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
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
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
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
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
2.母猪的养猪技术,在如何更好养母猪
我在,百汇商城买的养猪技术教程 让我学到了真正的养猪技术让我来说说几个吧。
1、对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好的猪场,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使投入的饲料最大限度转化为猪只的增重;饲养管理好的猪场,猪病发生的少,既可以节省疫苗购置费用,又可以节约常规预防用药费用和治疗用药费用。 据报道,饲养管理不善,饲料选用不当,使料肉比提高0。
2,每头出栏猪用料就会增加20 kg,增加成本30元;猪群发病,药费每头猪增加10元。2、饲料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般情况下,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所以怎样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
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l~2头,增重提高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 好的品种如大约克、长白猪等比本地猪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l0%~l2%。
4、防疫 养猪场一旦暴发疫情,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纵观现有的养猪场,普遍存在防疫观念淡薄的问题,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随意性、侥幸性,不少场一年四季猪群疫病不断,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复复,在经历若干年之后不得不将猪场关闭,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养猪业者总是把注意力盯在猪价上,认为猪价是猪场能否盈利的决定因素,其实不然。如果具体到一个存栏500头母猪、月均出栏800头商品猪的猪场,冬季的一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40万元;而猪价如果每千克降l元,l00kg的猪降100元,800头商品猪因降价月均损失8万元,仅相当于流行性腹泻造成损失的五分之一。
还有太多了就不一一说了。
3.要养猪,应该学习哪些知识
关键字:养猪 知识 在小规模养猪场(暂且定义为只育肥大概200-300头,自繁自养母猪低于100头),如果没有雇佣其他人,猪场里大大小小的事应该都是老板亲力亲为,这就对老板的能力提出一个要求:如果你坚持自配料,那你得懂点饲料原料及猪的营养需求方面的知识吧;如果你给猪免疫,什么苗该免,什么苗不用免,哪种苗免疫几次,你得懂点免疫方面的知识吧;如果你想你的猪少生病,你得熟悉细菌、病毒是怎那么回事,怎么“治理”他们如果你想降低养殖成本,你很会经济算账才对吧?还有最起码你的清楚猪的习性,还有hellihelli 在“汇泰狼”的眼里养猪人应该打破千年的观念束缚,养猪早已不是千年前的,只为吃一点肉而去驯养的简单过程,也不是小农意识的“吃年猪”。
如果你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来增加一些家庭收入的方式的话,我想你该出局啦。 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 ,早已不是新鲜事物, 人人皆知。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你的观念该转变一下啦。首先你得专业化,如果你不专业,我想你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养猪人,勉强加进去的话, 我想你也必是一个失败者。
其次是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上进心,本来上进心就不该在此出现, 可惜论坛上有一群不思进取的人。不要跟我谈你很实在,不要跟我讲你很善良,不要跟我讲你还有就读的子女需要你hellihelli商场如战场,适者生存就是铁律。
在市场中,强者永远不会同情弱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游戏反复上演。
谁会同情你的实在,你的善良和你大智若愚的不与人争!你的弱小和无能反而使强者兴奋。 不要总跟我谈技术, 那是最基础的东西,谁都有几手的。
不要总跟我谈吹牛,吹是因为我有能力,吹是因为我有把握。 我觉得作为养猪人,首先你得具备以下一些知识: 【经营管理学】 有病可以请教兽医,用饲料可以跟正规的厂家合作,唯有出色的管理和高超的经营之道才是使猪场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我个人比较重视经营管理,所以一直把它放在第一位。
【畜牧学】 既然已经踏入了这个行业,最基础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至少先了解个大概,研究一下是必须的。 【家畜环境生理学】 这个更专业一点,对猪的习性、生理特点及生存环境等进行全方面的了解。
【饲料营养学】这个是我现在着重研究学习的学科,提高日增重,节约成本,增强抗病能力,等文章全要在这做啦。 【家畜疾病防治与治疗】 这个就不用说啦,大家每天都在研究。
【实用中兽医技术】 现在比较盛行,关键在于病毒是没有特效药的,但往往中药及一些偏方有时效果比较明显,在保健这方面更有文章可作, 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 【生物药品】 确诊是第一步,但能否选择对症的良药就是另一回事啦,有必要研究一下。
【动物免疫病理学】【兽医免疫学】 很多人现在对疫苗都比较高度依赖,其实应该有更专业一点的认识才好,也许深入研究一下,你会改变原来的一些错误理解。 【家畜解剖生理学】 也许了解下对你的确诊及解剖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我把疾病免疫这方面的学科放在了最后,好像与论坛上的现象相逆,就是大家所探讨疾病方面的比较多,也许是新手居多的原因吧。但很多养猪时间比较长的好像也很在意, 很多人都比较赞同做好一消毒二防疫三治疗地方法,其实疾病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而已, 好的管理、经营、品种、营养、环境更为重要。
养猪的学问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的,以上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养猪人最起码要搞懂、搞通、搞透的。不然,你真的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养猪人,至少我这样认为。
除此之外,由于创业的起始点不同,很多养猪人还掌握了其他的一些知识,比如建筑、电焊、种植等等。其实一个真正的养猪人,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只会掏大粪出大力的低能农民。
养猪人是可以趾高气昂的, 看看我们自己,真的不是很强大吗? 未来的养猪人,更会给世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解释的,为养猪人喝彩吧!做个二十一世纪真正的养猪人吧,让我们与时俱进。
4.我想到乡下养猪,怎么养好呢
如何让仔猪长的快下面我将我在市场上与客户沟通的简述如下:有不妥请指教仔猪:分为初生断奶、断奶吃保育料。
(有些将保育猪纳入其中)初生断奶:自由采食,尽量保持饲料新鲜,每次给料几十克就够了,一天四五次断奶吃保育料:断奶后头三天可以采取一天5次给料,按一头猪一天150-200克分成五等分之后便可以自由采食,但也要分成三次给料,以保持饲料新鲜,减少浪费,观察采食量生长猪:指10kg25kg,这个时候自由采食,保育猪预防拉稀为重点,注意保温和栏舍洁净与干燥。 适当保健,特别是环境剧烈变化之时,包括转栏、注射疫苗、气温变化、疫情爆发时。
咨询兽医给药方案。到达25kg以后可以自由采食, 如果是按餐给料则每天饲喂量按体重的4。
5-5%得基本维持量给料,分成三等份。育肥猪:25kg出栏前期饲喂按照生长猪方式,超过90kg以后可以限饲,每天两餐或者三餐,建议三餐。
饲喂时间的划分:仔猪早上7点半、10点、下午1点、四点半、晚上8点,也可以根据猪场的作息时间调整,但仔猪晚上那餐必须填料。每次加料以半小时后料槽还有部分剩余为准,喂个两三天你就心里有数了。
生长猪:自由采食,也要每天分成三次加料,原因同仔猪。 育肥猪:小猪阶段自由采食,中大猪可以限饲也可以自由采食。
称重的话,应该是根据猪场需要进行数据跟踪,有些猪场根据猪的体重计算工资,例如断奶后转入保育舍时的数据,保育转入育肥舍的体重。猪场还要关注产仔数、断奶成活率、保育舍的成活率、年均出栏头数、产子到出栏的饲养天数等等以上如有不妥的地方请见谅。
5.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个成功的养猪场,母猪群应定期断奶,提供足够数量的健康仔猪很重要。
也就是说,母猪群中相当比例的母猪和小母猪应 *** 、怀孕,生产数量多、身体健康的仔猪,保持仔猪高成活率并送出育成,使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显然,要保持高繁殖率,对母猪群就近观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陈述在猪群中挑选生产性能良好的母猪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挑选后备母猪或小母猪时应从三个方面认真评估,这些特性主要是受环境和管理的影响,生产者可根据具体特性对遗传选择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个体繁殖特征 如果要挑选一个母猪放进母猪群,首先要对下列特征进行评估: 发育正常的外生殖器, *** 结实, 结构合理, 第一次 *** 期年龄和受胎能力, 第二次产仔的产仔数。
1、发育正常的外生殖器 大部分母猪生殖系统在其内部有结构方面的缺陷,因而无法观察到,母猪5月龄时通过检查 *** 来确定其外阴是否健康。应该淘汰那些外阴未发育成熟或不正常的小母猪。
2、 *** 结实 后备小母猪每边应具有至少6个功能正常的 *** 且间距合理。 不应保留那些 *** 内翻或 *** 有疤的母猪。
产仔房内粗糙的水泥地面或被化学物质腐蚀的地面会擦伤小母猪 *** 而导致 *** 失去功能。随着小母猪初情期逐渐来临,下腹部逐渐突出是其正常发育的表现。
3、结构合理 挑选身体健康、强壮、发育完善、背部结实、活泼好动的小母猪。 淘汰那些腿脚有毛病,影响正常配种、产仔和哺乳的小母猪。
4、第一次 *** 期年龄和受胎能力 理想的小母猪应于8月龄时达到初情期,可以在第2个 *** 期进行配种,正常的 *** 周期为21天,当与种公猪交配时, *** 期与怀孕之间时间长的母猪应淘汰。 5、第二次产仔的产仔数 母猪通常在第三胎时的产仔数最高,但此时,母猪已经使用两年了,当然,能在第二次产仔时就能达到最高产仔数是最理想的。
母猪产仔的健康仔猪在10只以下,通常应该被淘汰。 二、母猪生殖特征 仔细挑选并保持在经济上比较重要的生殖特征,母猪应具有的理想生殖特征是: 较早达到初情期, 每窝仔猪的数量多, 出生猪仔的大小均匀等, 泌乳能力强, 断奶后第一次 *** 期受孕能力强。
第一次配种年轻母猪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年轻母猪的反应不如成年母猪强,需要更有征服性的公猪配种,在这种情形下,采用单圈配种比采用辅助配种的效果更好。 环境和管理对母猪的生殖特征影响极大,母猪只有在最佳环境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遗传能力,过度的压力会降低生育能力,因此,为了较好地对母猪进行遗传评估,应尽可能为其提供最好的环境和管理条件。
没有好的记录信息就无法进行可靠的评估,因此应建立母猪测定的记录保存系统。 经检查母猪 *** 后,要选择活力高的 *** 输精,或与 *** 活力强的公猪交配,并尽早评估母猪的泌乳量。
通过培育仔猪使每窝仔猪保持均匀,并及时治疗疾病及提供准确的温度,为仔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开端。 对母猪生产性能的早期评估应在仔猪三周龄时进行。
在此之前,仔猪主要依靠母猪的乳法作为营养源。第三周以后,仔猪对营养的需求超过了母猪所能给予的,因此,可补充干饲料来满足仔猪部分或全部营养需要。
产奶明显不好的母猪应立即淘汰。 三、生产特征 采用选择小母猪的办法来改善生产性能,比改善繁殖性能更有效和更直接。
生产特征可通过有选择性的交配来改善,包括日增重、胴体质量和饲料转换率。研究表明,挑选瘦肉率高和生长速度更快的后备猪,可间接提高饲料转换率。
后备猪通过耳号或标号能被明确辩认时,挑选计划才有效。耳标会遗失,因此不主张以此做为唯一识别标记。
仔猪在断奶或与其它窝的仔猪混舍之前进行识别和标记。 通过遗传的办法对优良种母猪进行有效选择,必须避免犯错误。
1、避免从少于8个断奶猪仔的一窝猪中选择后备猪。小窝中的小母猪可能生长更快,因为它们有一个较好的生活开端。
2、要以测试结果测试其背膘和生长速度为依据,而不要 只凭视觉来预选后备猪。 因为圈中最大的小母猪对于 整体生产优势而言未必就是最好的。
当达到75~ 105公斤重量时,应对所有的小母猪进行称重并测量其背膘。 基于生产性能选种,并不能全面提高遗传改良,而基于遗传指数选种,则能给生产带来迅速、注目的效果。
四、挑选后备母猪 为了改进或保持高水平的生产,应非常仔细地挑选后备种猪。 挑选后备种猪的几种方法如下: 1、购买后备小母猪 可以从纯种育种场购买年轻母猪,但是,必须经过测定并有全面的系谱信息。
当从外面购买后备种猪时,必须检查其健康状况,这非常重要,不要购买健康状况不明或生产性能不明的种猪。 2、在猪群内选择后备猪 无论你经营一个纯种或商品猪场,都想在已经建立的猪群中发展母系,优良母猪即猪群中最好的母猪与高质量的种公猪交配会形成未来后备母猪的核心群,从疾病控制的角度来讲,决定自己饲养后备母猪是完全有道理的,当然这种选择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成功。
从自己的猪群中选择种公猪应知道怎样避免近亲交配。种公猪数量多的猪群有可能成为大的猪群,这在根据不同的血统和使用不同的种公猪时会更容易。
但在只有几头种公猪的猪群中,建议。
6.养猪常识中怎样把握母猪配种时机
生产中要使母猪容易配得准,产仔多,仔壮,就应争取在排 卵时配种或输精。
排卵是在 *** 期内进行的,但到底什么时候排 卵肉眼是看不见的。生产实践及试验表明,要使母猪容易配准,并且多产仔,一定要在排卵前2 -3小时配种。
其排卵开始时间 约在 *** 母猪接受公猪爬跨后的24 - 36小时, *** 期短的母猪 排卵较早, *** 期长的母猪排卵较晚。 排卵的连续时间为10 - 15小时,配种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受精,只有在排卵最集中的 时间配种,才能增加受精卵的数量,受精卵也最健壮。
如配种过早,卵子尚未排出,等卵子排出, *** 已死亡( *** 在母猪生殖 道内一般能保持10-20小时的受精能力),达不到受胎的目的。 如配种过迟,卵子排出很久, *** 才进去,这时卵子已经衰老而失去受精能力(卵子在生殖道内能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是8 - 10 小时),也同样达不到受胎的目的。
*** 期短的母猪甚至还会拒 绝交配。因此,饲养员必须时刻注意母猪的一举一动,及时找出 *** 母猪,并适时配种。
配种适宜时间的确定,应从年龄、品种、 *** 开始时间、发 情症状综合判定。如地方猪品种 *** 时间较长(3 -5天),可在 *** 后第2 -3天,也即 *** 中期或盛期配种;培育品种 *** 期 较短(2 -3天),可在 *** 的第2天早、晚各配1次。
杂种母猪 多介于中间,可在 *** 后第2天下午、第3天上午配种。 同一品 种的老龄母猪,应在 *** 后当天配种,青年母猪则拖后配种。
同时结合观察外观症状,生产上也有的采取观察猪由不安转为安定 不动、呆立时配种第1次,间隔8 - 12小时再配1次,效果良好。
7.老张讲养猪知识
科学养猪“六坚持”
一、坚持养杂交一代猪。
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皮特兰、迪卡、长白等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称为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存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
二、坚持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可在猪舍外种植葫芦、南瓜、向日葵等植物遮阳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新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三、坚持自繁自养法。
自己饲养优良种公母猪,自己培育杂交仔猪,自己育商品猪,有利于防疫防病,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
四、坚持推行高密度养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由于猪只饲养密集,省猪舍,固定资产投资少,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活动场地小,吃饱则睡,增重快,饲养期缩短。
五、坚持向科技要效益。
推行一条龙快速养猪法。实行“五改一加”,即一改养脂肪型猪为养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二改喂单一饲料为喂经过配合的全价饲料。三改饲喂熟料为生拌料湿喂。四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对断奶后的小猪采用直线育肥法,可有效缩短育肥期,提高育肥率,增加经济效益。五改有病找兽医为无病早预防,严格控制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副伤寒四大传染病,以减少病死率,提高成活率、出栏率。一加是加喂添加剂、生长素。
六、坚持适时出栏和屠宰。
育肥猪体重超过90千克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千克的,虽然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以体重90~120千克屠宰最合适。
8.怎么养猪现在我想先小规模的养母猪(10
先在网上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这方面行情,目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对于养母猪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时机,因为母猪的饲养时间周期较长,所以待你的母猪产仔猪的时候基本这一拨调价期差不多过去了。
一、投入猪圈资金:建猪圈至少十间,每间至少五平米(能宽则宽,通风好长得快),包括空间大约占地一百平米左右,你可以根据当的建筑条件计算建房成本。 二、投入购猪资金:仔猪成本低,但要饲养很长时间才行;成猪成本高,但本钱多。
不过建议你最好一次购入二十或三十条仔猪喂养,待长大后,精选其中最好的作为母猪对象,那样会好一此些。 三、找一下内江技校是否有此专业,否则只好先购买资料自学了。
按照以上所列示条款,你可以计算出总共需要投资多少资金了吧。 祝你心想事成。
猪场保育舍饲养员要注意那些
⑴. 在仔猪转保育舍前空栏要彻底冲洗并用烧碱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⑵. 对转入、转出的猪群做到批次清楚明白,做到强弱分群,而强与弱的如果在一起会造成生长不均匀,因为强大的永远有得吃,而弱的就没得吃或吃得少了。所以,要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
⑶. 对问题猪(称残翅),例如:脐带炎、大耳朵(肿大)、关节肿大、漏去势等等都放在最后一栏饲养。
⑷. 对刚转入的仔猪要安排好其睡觉和排便的地方(称定位),要使仔猪在要求的地方排便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转入前把一些粪便事先放在睡觉的地方。那么仔猪就会在那里排泄了。如果仔猪在睡觉的地方排便,那么就要在睡觉的那里用铁线扎着一个饲料袋在那里,仔猪就会在那里咬就不会乱排泄了。这样猪就会有一个生活习惯:拉屎的有拉屎的地方,睡觉的地方睡觉,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⑸. 此外,喂料时在头两天要注意限料,以防引起消化不良;以后自由采食,每次勤添少添,平时在饲料中加入一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