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重视科学技术的君王是谁
翻看世界历史,当康熙正在轰轰烈烈地除鳌拜、削三藩之时,欧洲已进入科学史成就最高的时期之一,产生了培根、牛顿、笛卡儿等伟大的科学家,我们的康熙大帝也极关注西方的科学技术,他曾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为自己学习天文和数学的老师,还曾向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学习过几何、代数三角等课程。他不但学会了天文历算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当时天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学会了使用天文仪器,组织数学家编写《律历渊源》和《数理精蕴》;他甚至仿效法国科学院,在宫中建立了有画家、雕刻家、制造钟表和天文仪器的工匠等人参加的科学院。但是,非常可惜,康熙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个人的爱好阶段,并没影响到他治国的大政方针,他的子孙则连这点爱好都丢弃了。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有哪些进步的地方?又有哪些局限性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的进步地方有:
一、坚持实践至上的科学精神。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坚持以实践为依据,积极探索自然现象,发展科学知识,并以实践为根本,以实验为基础,以观察为根据,以推理为核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提出宇宙观念。中国古代科学家们从实践中提出了宇宙观,把宇宙视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把宇宙中的天地、火水、山河、阴阳、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以此构建了宇宙观念。
三、发展天文学。中国古代科学家们发展了天文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天文观测体系,发现了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运行规律,提出了太阳系的概念,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规律。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的局限性有:
一、把宇宙视为有限的,以宇宙本身为最终的终极归宿。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是有限的,把宇宙本身视为一切现象的最终归宿,对宇宙的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的探讨。
二、缺乏客观性。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但缺乏客观性,容易受到感性和主观主义的影响,缺乏客观性的科学知识体系。
三、缺乏系统性。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在发展科学知识时,缺乏系统性,科学知识的构建缺乏系统性,孤立的知识点很难形成有机的整体。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只重视实践而不重视理论?
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往往是以读书为起点,然后用经验知识验证前人的理论和观点,并作适当的发挥、诠释和概括。与这样的研究程序相关,科学研究首先要求广泛地读书,博览群书,其中也必然包括儒家经典,这就是“博学以文”。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还要用亲身的实践对前人的知识进行验证,尤其是地理学家、医药学家、农学家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因此,古代科学著作有不少都是对以往科技知识的整理和总结。 古代的科学研究由于与儒家的经学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围绕着前人的著作而展开的,所以一直有尊崇经典的传统。古代科学家首先必须尊崇儒家经典,尤其是包含科技知识的那些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尧典》、《尚书禹贡》、《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周礼》、《周易》以及《春秋》“经传”等都是古代科学家所必须尊崇的经典。此外,科学中的各个学科也都有各自的经典:数学上有“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天文学上有《周髀算经》、《甘石星经》等;地理学上有《山海经》、《水经》等;医学上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等;农学上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耒耜经》等等。这些经典是各学科的科学家所必须尊崇的。 由于尊崇经典,所以科学研究只是在经典所涉及的范围内展开,只是在对经典的诠释过程中有所发挥。先有《九章算术》,后有《九章算术注》;先有《水经》,后有《水经注》;先有《神农本草经》,后有《神农本草经集注》,诸如此类。这与儒学的经学方法是一致的。尤其是,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到中国,当时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持“西学中源”的观点,并且采取引中国古代经典解释西方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科学研究方式依然是承袭了儒学的经学方法。[ ] 三.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特征的影响 由于古代科学家的科研动机、知识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因而中国古代科技所具有的实用性、经验性和继承性的特征,事实上也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古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动机之一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所以,大多数具有儒家价值理念的科学家在研究科技时,所注重的主要是科技的实际功用,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富有务实精神。虽然也曾有一些科学家对纯科学的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在总体上看,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是相当明显的,是主要的。在论及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时,中国数学史家钱宝琮先生说:“《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似乎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种重视感性认识而忽视理性认识的见解,虽不能证明它渊源于荀卿,但与荀卿思想十分类似。”[ ]如果对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九章算术》,其实用性的特征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么,整个古代数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的密切联系,也就不言而喻的了。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医学和农学的实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儒家文化的务实精神有着直接的关系。 与实用性特征相联系,古代科学家较为强调感觉经验,注重经验性的描述,因而使古代科技带有明显的经验性。在科学理论上,则主要是运用某些现成的、普遍适用的儒家理论以及诸如“气”、“阴阳”、“五行”、“八卦”、“理”之类的概念,经过思维的加工和变换,对自然现象加以抽象的、思辩的解释,只注重定性分析,而不注重定量分析。其结果是,科学研究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比如,唐朝时期的天文学家僧一行,他在天文仪器制造、天文观测等诸方面多有贡献,他所编制的“大衍历”是当时最好的历法。然而,他在解释他的“大衍历”时则说:“《易》: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数始于一,地数始于二,合二始以位刚柔。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合二终以纪闰余。天数中于五,地数中于六,合二中以通律历。……故爻数通乎六十,策数行乎二百四十。是以大衍为天地之枢,如环之无端,盖律历之大纪也。”[ ]再比如,宋代科学家沈括在解释黄河中下游陕县以西黄土高原成因时,他说:“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他还说:“五运六气,冬寒夏暑,旸雨电雹,鬼灵厌蛊,甘苦寒温之节,后先胜复之用,此天理也。”[ ]由于停留在经验性的描述和思辩性的解释上,科学在理论上相对较为薄弱。 由于古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较多地受到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对科学家来说,不仅儒家思想是不可违背的,而且,各门学科的“经典”也是不可违背的。这种崇尚经典的学风使得后来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更多的是对前人著作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的继承、沿袭或注疏、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改进。因此,古代的科学著作大都少不了引经据典,广泛吸取前人的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因而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即使有所创新和发展,也主要是在既定的框架内做出适当的改变和发挥。 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经验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实际上正是在科技的层面上对儒家思想的延伸和展开。由于要实践儒家之道,所以古代科技重视实用,重视经验,在实用科技方面较有优势,而在科学理论上则相对薄弱;同时,又是由于要尊崇儒家之道,所以古代科学家总是把自己的研究与儒家学说、儒家经典联系在一起,重视知识的积累,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注重科学知识的研究和技能技巧的古代职业教育思想家是谁
注重科学知识的研究和技能技巧的古代职业教育思想家是墨子
先秦诸子中的墨子继孔子之后、兴办私学张扬个人主张“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创立了与儒学并称为显学的墨家学派、成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蔡元培称赞他“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在春秋战国时代墨子以“农与工肆之人”为教育对象、创办了亦工亦读的私学教育弟子学会并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技巧可谓开辟了中国职业教育之先河。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会在历史中经久不衰?
所以,中国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和经验感受的传统有着强大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必然会在历史中经久不衰,前后相承,不断积累性进步,并构成自己独特的体系,对世界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在汉代国家统一的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科学的生命力继续显示出来。
中国古代人的科学观是啥样的?又是怎样变化的?
我国一直以来就有文明古国的称号,我国古代的科学观更是受到世人瞩目。很多人都想知道,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国家,科学观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妨来一起看看,我国古代的科学观是什么样的,历代又是如何发展的?
1. 神秘的上古科学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源于原始人们的生产和平时的生活经验。
原始社会的时候,科学存在于技术之中,或者说仅仅是萌芽。如在选择石料,打制和使用石器中,比如说制作石斧,就蕴涵有力学和矿物学、地质学知识的萌芽;
在采集狩猎和原始农牧业中,包含着动植物学的初始知识;在火的使用、制陶和原始冶铜技术中,则有一些化学知识的萌芽;而养家畜捕鱼这些的发展的需要则促成了天文和数学知识的早期积累。
工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的产生,也是原始技术的开始。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冶炼铜器到铁器的使用,都显示了人们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当时人们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往往是通过神话传说的形式留下来的。
比如说盘古开天地,女蜗用黄土造人,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体演化学说和生命起源理论。南方多雨,北方常旱,这是因为南方有雨师应龙,北方有早神女魅;山有山神、河有河伯,自然界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一种神灵在起作用,这就是当时人们的自然观。
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螺母发明养蚕术,把对人有用的重大发明都归在一个半人半神的人物身上,而且还想象出有更伟大的英雄能征服自然力,如‘翼射九日’等,这就是当时人们的科学观。那么在上古时代之后,人们的科学观又有了哪些变化呢?
二.百家争鸣的秦汉科学观
先秦时期出现了《周易》。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之源的《周易》,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总纲,不仅确立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基本模式,而且在近两千年的封建时代直至今天对科学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首先,《周易》最重观察。《系辞下》说,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然后始画八卦,然后才有《周易》。
这段话是中国古代‘观察’一词的最早出典。这种‘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以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家。
其次,《周易》又十分重视分类的思想。它首次提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不仅主张“以类族辨物”,即用阴阳、八卦、六十四卦这些范畴对万物进行分类;而且要求“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即要求触类旁通,由己知的事物推广到其他未知的事物。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的任何科学方法,都可以追溯到《周易》,都可以在《周易》的思想中找到它们的根源。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在此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我国古代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各学科体系开始形成。
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和医学五大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科学理论。
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可谓是集战国秦汉数学之大成,是中国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大大充实了中医学体系的内容;
张衡研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动仪”和“浑象仪”更是将汉代的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三.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科学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固然中国处于政权并立的“乱世”时期,没有形成稳定的大一统局面,但南北分裂对科学的发展似乎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相反,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
由于战乱的原因,反倒促成文化的广泛交流。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进入成熟期,以魏晋玄学为特征的新道家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科学的第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