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业务

怎么联系黑客,黑客联系方式,顶级黑客在线接单网站,网络黑客,黑客技术

5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的简单介绍

五年级上册科学书课本“生物与环境”(第5—第8课知识点)有什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 请你以“绿豆种子发芽必须有水”为题写出研究计划。

2、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空气、水、适当的温度。

3、 请你以“绿豆种子发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为题写出研究计划。

4、 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5、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6、 请你说出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穿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7、 什么是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8、 在食物链中什么是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①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②直接或间接的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9、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请你写出两条水田里的食物链. ①水稻→田鼠→蛇→鹰。②水稻→蝗虫→小鸟→鹰

11、什么是生态群落?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2、生态瓶中的生物一定要平衡。

13、什么叫做生态系统?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4、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如果那样,草原的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其他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5、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第二单元(光)

16、什么是光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17、什么叫做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1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

一天当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影子出现在太阳位置的反方向。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19、光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20、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21、什么是反射?反射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碰到了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做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22、光的反射的两个例子:汽车后视镜、医生的额镜。

23、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可以将光会到一点。

24、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25、深色的纸吸热快,表面不光滑的吸热快。太阳直射吸热快。

26、写出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27、我们常见的地形有什么,分别举例说明?①常见的有平原,如内蒙古,②盆地如四川盆地。③高原,青藏高原④高山,如泰山。⑤峡谷,如三峡。

28、什么是大陆漂移说?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单人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29、什么是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0土壤里的颗粒按大到小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

31、什么是土壤?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2、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33、在河流里流速快的地方发生侵蚀,慢的地方被沉积。

34、在林江大河的下游和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这是为什么?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流变慢了,所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基础训练:

复习要点:

1.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子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太阳下物体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一次是:长———短——长。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候,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日晷是古代人名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4.太阳东升西落一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

5.16世纪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当北京时间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峨眉月→新月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球在太空中运动,我们看见的月亮也是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但他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美国(华盛顿)7:00、德国13:00、澳大利亚22:00收看实况直播。

9、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4点开放,夜里闭合。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10、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林奈的“钟”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钟”来布置花坛。

菊花是短日照花卉,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提前开放。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

11、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是因为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

选择题: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东→西;短→长

日晷是测量(B)的工具。

体积 B.时间 C.长度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时(B)。

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新月指的是天上(C)。

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

早晨 B.中午 C.晚上

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猫头鹰的睡觉时间是(A)。

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晨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C)。

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C)。

上午 B.下午 C.夜晚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拓展空间:

小孔成像:

蜡烛的火焰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除了恰巧穿过小孔的光线外,都被纸屏挡住了,而穿过了小孔的光线由于沿直线行进,火焰顶端的光线投到纸屏的下方,火焰底部的光线投到纸屏的上方,所以在纸屏上出现了蜡烛火焰的倒像。不仅如此,像的左右也是相反的,因为左边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直射在纸屏的右边发出的光线直射在纸屏的左方。早在两千年前,墨子就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小孔成像现象做出了准确的解释。

复习要点: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自然光:闪电 太阳 萤火

人造光:灯泡 蜡烛 焰火

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3、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4、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

研究内容凸透镜凹透镜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观察物体有放大作用有缩小作用 可聚光使光发散成像特点可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不能

5、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

(3)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

6、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曲,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7、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8、光是有颜色的。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这一现象是1666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当七色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

第三单元:电和磁

1、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组成。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导体:钢尺、铁钉、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橡皮、布、纸等。

3、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测定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

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

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4、磁铁有南极(S)和北极(N),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的性质:(1)能吸铁(2)能指南北(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North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South表示。

6、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指南的一头称为南极(S),指北的一头称为北极(N)。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它被称为司南。

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7、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得多的磁力大。

8、两极变化和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

9、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南北,都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不同: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门吸、带磁性的冰箱门、磁悬浮列车等。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电线匝数以及有无铁心有关:电流大,磁力大;匝数多,磁力大;有铁心,磁力大

电可以产生磁。把电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形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吸起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磁力大小还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也越大。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而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也会改变。

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电磁起重机、电铃等。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图片部分:肺的介绍

(下图)

拓展空间: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运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中要循环器官。

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

运动时为了给身体提供足够的养料,心脏在加速运动式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机能。合理饮食能保障心脏所需的营养,预防心脏病。在饮食结构上要做到荤素搭配,每天还要喝6~8杯水。

基础训练:

填空题:

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的(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心跳就是心脏的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次收缩舒张,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心脏)和(血管)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实验操作:收集两袋气体,其中一袋是空气,另一袋是人呼出的气体,同时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人呼出气体的那一袋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是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知识问答:

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呢?

答:血液在推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的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除体外,只有心脏不停的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复习要点:

1、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人一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与脉搏次数是一样的。运动后人的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都会加快。休息后会慢慢趋于平静,直到恢复到和运动前一样。

2、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认识并知道他们的作用)

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4、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5、肺活量大就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强,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充裕。

6、体育锻炼能增加人的肺活量,使心脏更有力。肺活量由呼吸肌的力量、弹性决定的。保护肺和心脏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吸烟,不喝酒。

7、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人进行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脏和血管,通过血液流动,可以把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并能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8、心脏是人体的“泵”,心脏不断跳动的目的是推动血液循环,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9、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10、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人在运动时,因为需要的能量增多,所以就要加快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要血液加快循环,以便更快地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人在运动时,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同时加快。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复习要点:

1、解释:解释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日心说,板块说。

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2、建立模型:

科学家常建立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的联系。如图形(植物细胞模型)、公式(数学公式)

黑盒子模型,纸筒模型。 建议大家复制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课《地震》课本上的重要句话,就是知识点

共有5个知识点:

地震的现象及危害、产生原因、地震的预兆和预报、地震的分布、地震来临的措施。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还有问题请追问~

什么是光源五年级上册科学

1.内容是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2.主要知识点《光》:

(一)、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电灯、萤火虫等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二)、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三)、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四)、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 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科学》五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8、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9、会根据要求正确写出食物链

问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在“水稻 田鼠 蛇 老鹰”这条食物链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3、光是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物会有影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 直线 )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 汽车反光镜 )、(医生用的额镜 )、(潜望镜 )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 )源和(热 )源。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 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吸热快。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

8、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9、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问题:1、你能想办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极其变化

1、地球的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 )、(地壳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是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3、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其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4、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5、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高山),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山丘 ),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

6、在地形图上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 ),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

7、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8、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植物的覆盖程度)、(降雨量的大小)等。保护森林退耕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0、雨水和径流会把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1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12、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蚀和沉积是除了流水以外,还有(风)、(冰川)、(海浪)等。

1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让它慢慢沉淀,发现泥土中颗粒大的沉降速度越(快)。把沉积物的上层抹在手上,感觉很细腻,那是(黏土)。

15、侵蚀和沉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问题: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你能说说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当我们用手提某种物体时,都会感受到物体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衣裤松紧带)、(弓箭)、(拉力器)、(弹簧)等。

4、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生活中,利用反冲力的例子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烟花)(爆竹)、(鞭炮)等。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动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施加动力)。

7、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人们在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1牛≈100克力

8、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物体在运动时,会受到接触面给它的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0、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

滚动摩擦力要(小),滑动摩擦力要(大)

11、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速度(越慢)。

12、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13、运动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14、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15、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

16、常有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17、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

五年级上册科学书内容是什么?

五年级上册科学书内容是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关于光的科学介绍

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 评论列表:
  •  森槿谜兔
     发布于 2023-04-04 14:07:56  回复该评论
  • 做(C)。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C)。上午 B.下午 C.夜晚第二单元:光与色彩拓展空间:小孔成像:蜡烛的火焰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除了恰巧穿过小孔的光线外,都被纸屏挡住了,而穿过了小孔的光线由于沿直线行进,火焰顶端的光线投到纸屏的下方,火焰底部
  •  馥妴雾月
     发布于 2023-04-04 03:44:56  回复该评论
  • 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9、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10、请你写出两条水田里的食物链. ①水稻→田鼠→蛇→鹰。②水稻→蝗虫→小鸟→鹰11、什么是生态群落?像池塘里的这
  •  澄萌淤浪
     发布于 2023-04-04 11:12:07  回复该评论
  • 。第二单元(光)16、什么是光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17、什么叫做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1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一天当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  孤鱼渊鱼
     发布于 2023-04-04 12:57:05  回复该评论
  • 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3、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