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构建学生历史知识结构框架
- 2、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3、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4、怎么样建立系统的历史体系??
- 5、怎么学历史
如何构建学生历史知识结构框架
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就是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遵循整合历史知识的若干基本原则,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有机地贯穿在一起,加以系统化整理而构建的知识板块或专题,进而构建出一个科学的知识整体。它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从某种角度而言,它还是历史科学能力的载体。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弄清各部分历史知识之间隐含的内在关系,并注意升华到理性高度加以分析,最终得出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
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是知识浩瀚、时间性强、阶段特征明显、知识的横纵联系密切,总体可以说是繁而不乱。但也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和学习的抱怨。一是历史知识信息量大不好记忆,二是历史知识比较琐碎不好联系,
觉得学起来有些无从下手,且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总是找不到等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只停留在简单的死记硬背阶段,而没有深入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和知识构建。其实学习历史是有方法的,
依据历史规律,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构建历史知识的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很有效的方法 。
它不仅可以把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储存记忆,还可以像网络一样还可以随时调用,而且可以把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正确地理解历史事件 。
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是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其含义是指: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结构(如性质、规律)及该事物的外部结构(即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是个价值极高的问题,答案应该称之为知识构建方法论。
但在知乎看完问题下的答案,发现大部分回答虽正确,但不够完备,或者范围过大,称不上干货。
例如,有人回答的实际是读书方法论。
读书方法论只能是知识管理方法论在读书维度上的应用,正确但不够完备。
例如,收集——整理——输出。
这个流程肯定正确,问题是怎么收集才正确?整理的标准和步骤是什么?输出是有统一方法还是要因人而异?没有操作标准,此方法论正确而无用。
当然也有人回答得很好,但信息冗余太高不够简约(运用奥卡姆剃刀至少可以砍掉一半的内容),回答“如何构建知识体系”但答案自身却不成体系。
我根据认知心理学、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些原则,来构建我的知识管理方法论。它共有四个步骤:
知识管理1.0:分类
知识管理2.0:剔除
知识管理3.0:固化
知识管理4.0:融合
乍看很简单嘛,是的,我认为好的方法论都得简单易懂。例如牛顿的理论叫“万有引力”,达尔文的理论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尊敬的王东岳老师的理论叫“递弱代偿”。大家的理论简约到只有几个字,但推导过程及应用却有一定门槛。
接下来我就细说一下我的知识管理方法论每一步的由来及应用。
知识管理1.0:分类
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按学科做知识分类的,这是一种懒惰的行为。
学科的分类有助于知识区分、科学发展和社会分工,这是做学科分类的起点。
知识体系管理如果仅仅做一下学科分类,是无法实现知识效益最大化的。
也即,知识体系管理的目标,是使知识产生的效益最大化。
大脑工作时,并非按学科去调取知识和技能,而是有一套独特的心智加工过程。
如果知识体系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心智加工过程,显然更有效。
我的分类方法基于心智加工过程。
它源自认知科学的一个理论:三重心智加工模型。(参考《超越智商》)
后面的推论会反复提及该理论。
自主心智
我们通过进化和内隐习得的。比如,对于事物本能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化反应,这是通过进化习得的。包括后天长期训练的技能,已经内隐到自主心智。例如,今天的你骑自行车非常熟练,你骑自行车时做出的动作,全来自自主心智层面的条件反射。
算法心智
就是我们平时口头所说的智力。广义上,我们说一个人智力很高,大体可以说是这个人算法心智很好。但在认知心理学中,狭义上的智力被称作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俗称大G),它有两种分类:
1.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指在不同领域运用推理的能力。可以通过传统智力测试中的图像分类、数列推理来测量。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因为流体这个词,可以强调这是一个像水一样流动的过程性智力。
2.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指通过学习获得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就像晶体一样结晶成一块一块地存储在长期记忆中。所以这是知识性智力。
反省心智
对人类心智过程进行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的心智加工过程,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理性。就像你身后的一个摄影机,从第三者角度观测你的一举一动。
三重心智的A—G不展开细讲(详解请移步理性与聪明的分野: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
人类的心智在加工时,就是反省心智、算法心智、自主心智三者在A—G之间的互动,三者分工明确。
信息-知识-技能的流程参考该理论模型,可以如此解释:大脑输入晶体知识,一些能提升流体智力,一些能促进反省心智。经过长期的训练,知识不断被内化至自主心智并形成技能,从而习得流体思维和思维倾向。
根据以上,我做知识管理时加了一个大的一级分类:
知识
技能
思维
知识
此语境下的知识,指的是晶体知识。无论是技能还是思维的习得,前期都得有晶体知识的输入。在该类别下,就可以直接按照学科进行分类。
技能
此处的技能指的是个人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技能。技能习得初期必须输入晶体知识,熟练后便进驻到自主心智。
例如,设计师需要用PS、AI、Sketch设计各类作品。当他还是新手时,他需要学习设计相关的晶体知识才能获得新技能,例如设计软件的用法、色系的搭配方法等。一旦熟练后,新技能便在他的自主心智中形成。
我从事社会化营销行业,在我的技能分类中只包含营销、创业、管理、设计四大学科,那么历史、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就放到“知识”这个大类别下。
所以,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将“知识”中的相应学科划分到“技能”中,这因人而异。
思维
包含思维技巧与思维倾向,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别,思维技巧即思考的技法,例如栅格化思维,即将问题的拆解出变量逐个分析,这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法。思维倾向,事实上隶属于反省心智,例如,当一群人在同一个逻辑框架下头脑风暴时,具有备择假设思维倾向的人,会对逻辑框架发起质疑并在其反面思考。
以我的整理为例,如下图。
在相应类别下,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再细化整理。每个人整理出内容也许只有自己才看得懂,好的思考技法实际并不多。
知识管理2.0:剔除
通过1.0的方法进行分类,一段时间后,你的知识体系框架中将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冗余,这时就需要做一个简化的工作。
剔除,遵循的原理是奥卡姆剃刀原则。
奥卡姆剃刀,即如果对于同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应该采取比较简单的那一种。
举个例子来说明奥卡姆剃刀对于知识体系管理的巨大作用。
我在回答“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平面设计作品好坏”时,整理了非常多的理论框架。
比如,点-线-面,版式-字体-色彩-层次......
这些理论框架是正确的,都能用,直到我看了这篇文章《色盲设计师的自白!平面设计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这篇文章说,无论多么复杂的商业广告设计,都靠三层建立: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
好的设计作品,一定在三层中有其所长。
例如,原研哉世博会海报。
信息层与背景层极简,但图形层出彩,对技法要求极高。
又例如,这张海报。
背景层极简,信息层与图形层创意性融合。
学习了分层法,才能明白如何有效正确地提高设计水平,即针对每一层中的关键要素逐一击破。
背景层:背景层绝大多数都是摄影元素或者纯色。
信息层:信息层多数都是文字或是图形元素。
图形层:图形层是元素来源最多,发挥空间最广泛,也是对于创作技能发挥最多的一层。可能是绘画元素,可能是摄影元素,也可能是计算的形状等等。
用奥卡姆剃刀剔除其余的理论后,留下的这套方法不仅能更好地规划设计学习,还能提升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
我根据设计分层法,针对图形层做了8天临摹练习后,原创了这样的作品。
在遇到更好的理论前,我仅保留设计分层法。
知识管理3.0:固化
剔除完成后要做什么呢?
公众号笔记侠说,他们要帮助大家固化知识标签。
这让我有所启发,于是将其纳入到我的知识管理体系。
例如,我剔除了其他设计分析法,固化了设计分层法这个知识标签,但凡需要分析设计作品,我都会搬出它来做思维操练。这样做的好处有二:
1、更高效的单点处理能力。
2、节省大量的认知资源。
在没有对设计知识模块作分类-剔除-固化之前,我分析设计作品都得琢磨半天——这个作品为啥好呢?
对于任何一个设计新手来收,思考这个问题会耗费你大量的认知资源,最后也不能给出有价值的结论。
剔除之后,要做的事就是固化知识标签,并反复使用它去现实中做操练。
知识管理4.0:融合
这是四步中最旷日之久的一步。
什么是融合?
打个比方,你的大脑就是地球,知识是其中的组成物质,那么融合就是万物互联。
那么,如何融合呢?我们需要一根线,这根线就是提问。
新建一个思维导图,开始记录你这个世界的所有疑问,没错,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疑问、好奇、困惑。
自由是什么?
世界是否存在大一统理论?
人为什么不自杀?
人为什么会孤单?
如何把握处理普适问题的普适思维?
如何实现公司内部自组织?
为什么男人如此花心?
为什么有些人会骚荡贱?
….
疑问列举好,接下来就要从你的知识体系中提取能回答该疑问的答案。
例如,我回答自己多年来的疑问——孤独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人既惧怕社交,又恐惧孤独?
我迭代了三次答案,最后选择了用人类学作答,因为这样的解释更为底层,直逼本质。
又例如,我在回答本文题目“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时,融合了认知科学的心智加工模型、哲学的奥卡姆剃刀、心理学的工作记忆与学习理论。
以提问的方式来做知识融合,会彻底打破学科的分类,实现知识效益最大化。
初期,这张新的思维导图将会有大量的内容涌入。
随着时间的演进,你对这个世界的疑问和答案会越来越多,但诡异的是,疑问和答案也会呈现出一种向无限小收敛的趋势,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着合并、湮灭、替代、嫁接,倾向于齐物。
于是,我给这个思维导图起了一个名字:万物疑问。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以上,即一个齐物论者的知识管理方法论。
我称之为齐物学习法。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叶倩倩,公众号小猫倩倩,专注学习方法论
从真学渣变成伪学霸的过程中我做了很多努力,在本系列第二篇文章中也分享过一些心得。其中“构建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时给出了“构建知识树”与“推导公式”的小例子,但很多同学反馈说这些对于实际操作来说远远不够。于是喵就把这部分内容拿来单独写一篇。
当我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时,那些建立在数学和物理这两个基础学科上的专业课仿佛活了一般,脱掉了枯燥的外衣,变得灵动起来。就像一颗树种生根发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学习的深入、知识的丰富,这棵树的枝叶也越来越茂盛,每一个知识点都牢不可拆——直到如今工作,我依然能用到的时候回忆起那些专业知识。
这是喵关于学习策略的第四篇文章。
在第一篇讲了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及时获得学习中的正反馈有没有一种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 知乎;第二篇讲了如何克服困难,高效完成自己不喜欢、觉得困难但又不得做的学习任务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欢的工作/ 学习任务?- 知乎。第三篇讲了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知乎
上一次,在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知乎中,我们把学习划分为两种类型——“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是以通过考试或者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类似地,我们也将“知识体系”分为两种类型——“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和“以应用为中心”的知识体系。顾名思义,第一种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掌握专业知识,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相对应。构建这种类型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你理解消化教科书与课堂所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第二种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解决问题,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相对应,可以教会你如何主动获取信息并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如何将碎片“聚沙成塔”,如何学会思考不被微信鸡汤鸡血文洗脑,如何批判性地接受新的观点,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只是由于你接收这些信息的过程是间断的,所以这些知识看起来才显得杂乱无章;而后者本身就是一些碎片,加上你接收这些信息的过程是片面的,于是碎片看起来就更凌乱了。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归纳整理——记忆”,当有新知识点进入体系时要“吸纳接收”;而对于后者,我们需要“重组——添加——重组”。
本文的“知识体系”特指“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给出的建议与具体策略也是围绕怎样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理工类)、如何取得更高成绩展开的。下一次(学习系列第六篇文章)喵将给出第二种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
文章结构图如下:
二、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1)两个工具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
思维导图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中心图像用来捕捉主要内容——比如,如果你使用思维导图筹划一本书,那么你可能在中央放上这本书的图画
(2)分支从这幅图画向四周散射,首先被分成各大主题,附在中央图画上,然后此主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上一层分支上
(3)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印在线条上的关键词组成
注意,思维导图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是“关键词”,而不是“短语”或者“一句话”。思维导图适合自己给整本书或者教材做读书笔记,而不适合记录听课笔记——如果你无法从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中精确地找到这个关键词,最好用康奈尔笔记法或者传统笔记法进行记录。而且课堂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跟上老师的思路”,这里思维导图所倡导的“发散性思维”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思维导图适用范围是复习或者自学,而非课堂学习。
下面是东尼博赞在《思维导图》中给出的为教材做思维导图的步骤:
(1)快速浏览、翻阅全书或整篇文章,对其内容的组织得出一个初步的印象。
(2)编制一个时间方案,用以研究并确定在这段时间里必须涉及的材料内容和数量。
(3)给这个领域已经知道的内容画一幅思维导图,以建立联想性思维“抓钩”。
(4)用一个小型思维导图确立这个学习阶段希望达到的目的和目标,并完成一幅不同的思维导图,用来回答在次学习阶段必须回答的所有问题。
(5)再总览以下全书或这篇文章,看看目录、主要的标题、结果、结论、小结、主要的示意图或者图片,和其他一些映入你眼帘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会给你为全书或这篇文章画的新思维导图一个中央图和主要分支(或者基本分类概念)。
(6)现在,转到预习阶段,看一看有没有材料还未包括在概览中,特别是每段、每节和每章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地方往往集中了最为重要的信息,然后把它们加入到思维导图中去。
(7)下一步是内查。这时,你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学习难题,但仍会跳过一些主要的问题区域。对全书或文章的其他部分熟悉以后,你就会发现已经很容易理解各段落的意思,并快速地完成思维导图。
(8)最后是复习阶段,你可以回到一些早先跳过去的、比较困难的部分,回头看看全书或文章,以便回答剩下的问题,或者填完没有填的空。这时你可以完成思维导图的笔记。
有点类似于拼图游戏,把小块拼好最后再组装到一起。
看范例的话应该会更直观一些~
嘿~你还记得我刚刚说的话吗?思维导图适合一个人看书或者复习的时候用。那么,听课或者听讲座的时候该怎么记笔记呢?来看看康纳尔笔记法吧!
2.康奈尔笔记法
这个有很多文章推荐,这里就不再复述了,下面我们就可以动手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了。
2)建立知识体系的具体步骤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直接用自己的教科书进行演示吧,这样看起来会更直观一些。今天被我用来当栗子的是《电力电子技术》~~不是学电的同学看不懂具体内容也没关系,因为这种方法只需要你用眼睛观察就可以知道怎么操作。
1.确定哪些内容要加入体系
如果你面对一本教科书不知道该怎么入手的话,先看看它的目录吧。
这是《电力电子技术》的目录:
我们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目录第一章里面提到的“大功率二极管”、“大功率晶体管”与我们在那两门基础课中学到的“二极管”和“晶体管”有什么联系或者不同呢?直觉告诉你,它们之间一定有联系对不对!?如果没有联系的话,名字怎么会这么像呢?但是肯定不会完全相同,要不然就可以省去“大功率”三个字了。
看完目录再看一下第一章的小结:
嗯,看起来这些器件被分成了好几类,具体有哪些类别,我现在不需要记住它,只要有个印象就行了。老师讲到分类这里我要认真听下。
我们接着看目录后面的内容。第三章的标题是“交流- 直流变换”,第四章是“直流- 直流变换”,第五章是“直流- 交流变换”,第六章是“交流- 交流变换”。看出来了吗?就像是两个变量 A 和 B 之间的排列组合一样。我们知道,一本教科书通常会在前几章写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作为铺垫(比如介绍大功率元件);中间的几个章节通常是考试的重点,是该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最后几章一般是行业内新发展新技术应用之类的。
看完目录,我们知道占据了整本书巨大篇幅的重点就是中间的四个章节,学习时候重点要放在这里,而且从标题来看,这四种变换方式肯定是有联系的。具体有哪些联系,我们学到那个部分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
这些很重要、彼此有联系的知识,就是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础。
2.搭建组块
要熟练地掌握理工科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1.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2.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时理解。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3.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联系可以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带宽,这样连接到组块的神经线路不仅稳固,而且它会成为多条痕迹路径上的一站。
听起来有点抽象,我来用具体的知识点解释一下:
敲黑板!!!下面的内容非常重要!!!
我要建立组块的知识点选自第三章“交流- 直流”变换。我们先学了一个知识点,叫做“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它长这样:
过了两天,我们又学了一个知识点,叫做“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它长这样:
又过了两天,我们学了第三个知识点,叫做“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它长这样:
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是由3 个“单项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并联而成的;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由一组共阴极与一组共阳极——2个“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串联而成的。
这就打包了3 个相关的知识点。
为了使我们自己记住这个了不起的发现,快把它画成一个小型的思维导图吧:
注意哦,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尽量用“词”而不是“句子”,所以上面对名称进行了简化。
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记忆最基础的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图形,再记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一下子记住3 个电路图了。
但只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记住不同触发角时的波形形状,还要知道直流平均电压之类的物理量的计算公式,要把其他的知识点也加进去,让这个微型网络看起来更丰富:
比如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有一种加续流二极管的特殊情形,还要掌握晶闸管和续流二极管上电流的平均值;对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要知道触发角大于和小于30两种不同情形下直流平均电压;而对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需要记住触发角大于和小于60两种不同情形下的直流平均电压……
让我们把这些内容也加入思维导图里:
对比可以发现,三相半波电路与三相桥式电路在触发角较小时的公式形式是一致的,只是数值不一致,对比记忆又可得:
为了保证我们对这些知识点记忆深刻、稳固,我们要搞清楚这些公式都是怎么来的,这时候要回到教科书,看大片的文字——那些是我们最不喜欢的原理,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公式。
以三相半波电路的直流平均电压 Ud 为例。看的过程中问问自己,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教科书上给了推导:
我们先看第一个公式。
为什么要计算直流端的负载电流与负载电压?因为“交流- 直流”整流电路的目的就是把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电压和电流是描述电的基本物理量,是衡量这个电路转换效果直观标准。
公式里的每个数值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我们可以具体看一下:先说公式本身,因为输出端是直流,所以计算的是“平均值”;如果输出端是交流的话,计算的就是有效值了。积分的意义是计算一个周期内的累计值,再除以周期长度,算出来的就是平均值了。看看这些数值都是什么含义呢:
为什么前面的因子是1/(2/3)?因为一个周期(2)内总共有3 相电压。
为什么积分下限从/6开始?为什么积分上限从5/6开始?这要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波形图开始说起:
图中数字1,2,3是 A,B,C 三相电压波形,任意两相相交的点我们称之为自然换相点,我在图中用红色的圈标记出来了。在0 至180的范围内,可以看出第一个点的横坐标是30,第二个点的横坐标是150。这时在刚刚到达自然换相点时施加触发脉冲的情况。如果在这之后,在30之内,触发角有多大,相位就往后偏移多少,所以就有了上面那个积分公式。
大于30时,波形发生了很大改变——直流不再连续了。当一相电压小于0 时,晶闸管关断了,直到下一次触发脉冲到来的时候才能导通,这时候输出直流电压、电流都是0。对应的公式的积分上下限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我们就构建了一个关于“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完整组块,用关键词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该部分所有的重要知识点。下次你只需要看一眼思维导图,就能够快速从大脑中回想起这些知识。
请注意,“自己搭建组块”最重要的是“自己搭建”。如果我直接丢给你上面的那张思维导图,你一定不会联想到那些公式的含义是什么,死记硬背之后没多久就会忘记它。而且万一考试的内容的是“绘制触发角为15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呢?如果你理解了它,一定不难画出来。
我刚刚演示的就是一次完整的搭建组块的过程。所有的组块互相交织,排成一张网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说,《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知识体系:
试试看,把康奈尔笔记的内容(课堂知识)和教科书里的知识整合到同一张思维导图里吧~
3.及时复习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一定要回想学过的知识,这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讲过没有及时消化的内容,通过自学理解后也要及时回想。洗澡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入睡前,努力回想当天学过的知识。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你越努力回想学习材料,它在记忆中植入得就越深入。别扔太久之后才去练习回想,那样你每次都得从头开始巩固概念。特别是对初次学到、还颇有挑战性的知识。学习任何新技能或者新学科的时候,你都需要在不同背景环境中进行大量的练习。
对于康奈尔笔记,应当尽可能频繁地复习笔记。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复习笔记的好习惯,而非考前抱佛脚。这将极大地提高你的记忆与理解。
每学完一个章节,回顾一下自己做过的思维导图。试试看,如果打开一张新的思维导图,凭记忆开始绘制。完成之后对比之前你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思维导图和新的图有什么差别,哪些知识点遗漏了、哪些知识点记混淆了。
-
三、总结
这篇文章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操作写得比较详细,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吧:
如果把每一个知识点比作一个沙砾,没有体系的知识就是一盘散沙,有体系的知识却可以聚沙成塔。
“知识体系”分为两种类型——“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和“以应用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前者本身就是一个体系,而后者本身就是一些碎片,本文的适用边界是第一种知识体系。
本文提供了一种笔记工具——康纳尔笔记法,还有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二者配合使用,共同帮助我们完成知识体系的建立。
知识体系是由组块整合而成的,要想建立知识体系,首先要学会确定要“整合”哪些内容,然后搭建组块。知识点构成组块,组块构成知识体系。讲了一个超级超级详细的例子,手把手教会你从零开始完成整个知识网络。
里面的几个图画起来都很麻烦,又从早到晚写了整整一天……喵……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猫倩倩
怎么样建立系统的历史体系??
历史的知识初看琐碎且繁杂,但通过运用知识网络图,你就会发现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一目了然。
第一步:从时间和事件两条线记忆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地点、人物、后果、意义等内容。
第二步:着重记忆、思考、把握时间线和事件线的交点,将重点放在政治制度的时间演变、文化成就的时代特性,以及同一时代不同政府或地区的横向比较等方面。这些就是时间轴和事件轴的交集,也是高考历史科目考查的重点。
问题:中学历史有厚厚的好几本书,知识点又多又杂,能介绍一些好一点的记忆方法吗?
解答: (1)建立知识网络图。上面的结构图是很有帮助的,首先从中国古代是出发,纵向前进的时候把每个朝代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横向展开,边看边回忆知识点。然后在鸦片战争时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进入世界近现代史,这时三条主线就很明确了,一是资本主义近现代史,二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近现代史,以及从中引出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条主线在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格局这些知识点处相交,所以整个中学历史的脉络就很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多看书加深印象了,有一句话“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历史的记忆也是一样,关键还是勤看书,书读百遍,知识点也就深深刻在脑海中了。每把书看完一遍之后,就阖上书,自己在脑海中默想知识网络图,想不起来或者想不清楚的地方往往就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地方,这时就应该在书上的知识网络图上特别标记出来,然后下一遍看书时重点看这些地方,一遍一遍下来,自己没有掌握的东西肯定就越来越少了,厚厚的几本书就简化为一张简单的网络图储存到你的脑子中了,这就是所谓的“把书读薄”吧。
(2)弄清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事件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联系,而事件本身也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所以记忆时一定要弄清因果关系。原因要分清“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等,具体见后文的具体运用分析。至于结果,这就涉及到记忆某一事件的影响及历史意义的问题,总体看来,历史事件的影响一般都遵循由小到大的顺序,首先是对本国本时期的影响,然后再扩展到对世界、对以后的历史影响,同时横向展开,例如这一事件对经济、对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等,这样就能够把一些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都掌握,具体运用起来才不会一团糟。
(3)对于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可以运用到一些小窍门。主要有:以今推古法,也就是以现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推知历史知识。例如,我们知道泉州有一座六合塔(灯塔),那么就可以连带的想到泉州在元代是贸易中心;又如,今天我们仍有“苏绣”的说法,所以在问及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的时候就可以想到苏州。偶尔还可以利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材料来记忆历史知识(排除掉影视中具有文学性夸张性的成分),例如可以利用《射雕英雄传》中杨康、郭靖名字的由来,记忆与“靖康之耻”有关的知识;又如,可以从电影《巍巍昆仑》中了解人民解放战争前中期的大致状况,《太平天国》也是一部不错的了解太平天国兴衰的影视作品。
怎么学历史
学历史主要靠死记硬背,把课本上的知识都掌握,然后在通过做题训练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起来,历史是文科的范围,文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死记硬背,再加以试题强化。
历史的好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学史可以明智。“说通俗一点,学习历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变得更聪明。为什么能起到这个作用呢?因为历史就是讲述过去历朝历代的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做人做事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其中会学到很多知识,学到很多道理。如果想使自己智慧,如果想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就要认真学习历史。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