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资料
你去看看简略的《中国通史简编》,书店都有卖的!
历史溯源
“历史”一词的由来
在古代,历史只称“史”。记载史的人称史官,当时的史官,除记录统治者办的事外,对于大文、地理、人事、灾祸也加以记录。可见,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现在更为广泛。 “历史”这一名称出现于近代。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学堂里最初开设“史学”课,第二年即改名为“历史”。有人考证说“历史”是外来词,来自日文,因为日本人早称“史”为“历史”了。
古代、近代、现代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认为是从地球上出现“完全形成的人”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中国古代史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终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世界现代史,始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之例,毕竟还算不得是真正指称国家的“中国”的出现。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之所谓“中国”者,即指后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于“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后世中原之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把这一带地区称作“中国”呢?
这一带地区的四周分布着夷、翟、戎、蛮诸族及其所建国,而将这一带包围在中间,故称这一带地区及所建国家为“中国”。
“中华”小考
古代的中国亦称华夏,又称中原。华夏,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祖国的美称。是说我国疆土广大、中华民族是有文化、讲文明的礼仪之邦。据《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中”是指中土、中心。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洛邑,以它为天下中心,故称为“中土”,“夏”。是大的意想,由“华夏”、“中夏”二辞又衍出生“中华”一辞。这个辞开始见于《三国志·蜀志》中“游步中华”一语。
“支那”的原意是什么?
“支那”本来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称呼,中国人一般不用。由于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人们便感到是一种蔑称。其实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译。china又一译意为瓷器,有人便以为是以瓷器(china)作为中国的代称。据英文《韦氏大辞典》诠释,瓷器(china)一词来源于支那(chi—na)。由此可见,在西方先有中国之名,后有瓷器之称。
“文那”
“文那”一词,最早见于印度古诗《摩河婆罗》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给中国的一种尊称,包含着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友好感情。
为什么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民族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人中原,与以虽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黄帝族援助,攻杀虽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炎帝族,由西北进人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炎黄二帝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王位世袭”始于何时?
在中国历史上,王位世袭相传最早发生在古代的夏启,商周因之,日益使之完善。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宜父是周族的第一个首领,他有三个儿子,在率领族人迁居山下的周(今陕西岐山北)时,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虞仲没跟随迁徒,古公檀父临死时,把其首领地位传给了他的幼子季历,即周文王的父亲。
季历是个很能干的首领,使周族的社会地位起了很大变化,从过去受压迫的地位一下跃入显赫的奴隶主贵族大家庭的行列。伐戎的胜利,对当时商朝的安全是有利的,因此季历被封为商朝的“牧师”(一种职司畜牧的官)。但是,随着周族统治者力量日益强大,加剧了周族和商朝的矛盾,商王文丁便把季历杀掉了。
季历被杀后,其子昌世袭了王位,即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文王在位五十年,由其子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率诸侯东征灭掉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王位的世袭制度,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春秋”、“战国”
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这三百多年间诸侯的力量逐渐强大,周天子已经徒有虚名,无力控制各诸侯了。这一完整的历史时期恰好与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公元前722年一前481年)所记载的历史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
春秋后期,各诸侯兼并吞食的结果,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诸侯国。此后,七国间的兼并征伐更加剧烈、频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最后统一,战争才逐渐停止。因此,后人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为“战国”时期。
《史记》并非司马迁定名
在先秦两汉时代,许多书是没有书名的,《史记》也是这样。司马迁在这部巨著完成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看后非常钦佩司马迁所取得的成就,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这也仅仅表明是谁的著作而已。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东汉班固写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也只写《太史公百三十篇》,这就是此书在两汉时期正式流行的名称。一些学者在引用这部著作时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这个书名过于繁复,经常省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这样的字样。“史记”二字是从“太史公记”这四个字里省略出来的,汉末以后才称为《史记》。
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的总集,相传是宋初钱塘一位老儒所编,共取姓氏四百六十八个,远没有包括中国人的全部姓氏。据宋人郑樵统计,宋代姓氏一千七百四十三个,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个叫吴沈的人,编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一千九百六十八个。但这部《千家姓》仍然没把中国人的姓氏都包括进去。于是万历年间又有人编了一本《万家姓》——《古今万姓统谱》。然而,中国人的姓氏毕竟不到一万,所谓“万姓”,无非是言其多而已。
那么,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氏呢?据统计,见于文献的姓氏(包括少数民族和元清时代蒙满两族译改的姓氏)就有六千三百六十二个,其中单姓三千七百三十个,双字姓二千四百九十八个,三字姓一百二十七个,四字姓二个,五字姓五个。
《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头?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载有四百多个姓氏。四百多个姓,为什么偏要把“赵钱孙李”放在前面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儒编的。宋朝的皇帝姓赵,赵便为国姓。钱塘属浙江,当时占据江浙一带的是口吴王钱似,孙是他正纪的姓。李是南唐李后主的姓。于是“赵钱孙李”便为头一句。
“皇帝”一词的由来
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等。
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后,自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议改称号。李斯等人和众博士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秦皇,秦皇最贵,可改“王”为“秦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并自号始皇帝。从此,“皇帝”的称号为历代君主所袭用。
“太上皇”的由来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登上金龙宝座后。万事皆吉祥如意。却有一事,使得他犯了愁肠,这就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事情的由来是:有一天,他和前几次一样,又去参拜太公,寻思太公此时当端坐堂前,等待着儿子。谁知刚到门前,只见太公着旧袄,执行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这突然之举,使他大吃i惊,急问因何事竞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只是不听。
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求之不得,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皇帝拾趣
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他姓赢名政,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最后的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即爱新觉罗·博仪,他在位的时间是1909年至1911年。
在位时间最长的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烨,从公元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六十一年皇帝。
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汉朝的刘贺,他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除了。
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则天,她即位时已六十一岁,她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终年八十一岁,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是汉朝的殇帝,名刘隆,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了皇帝。他又是寿命最短的皇帝,死时不足一周岁。
十岁以下的小娃娃就当了皇帝的,在中国历史上共有二十九个。
慈僖太后虽然没有称帝,但权力比皇帝还大。她当政四十八年,为所欲为,皇帝成了傀儡。
古代君主的称谓
古代的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谓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老子》中说:“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显然在“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巩固一己统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今,朕皇考日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遂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准再用的。
古代人们对帝王的称呼更显示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淫威。
或呼帝王为“天子”,“天子”即“天之骄子”,他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称国君为“万岁”,约始于秦汉。“万岁”一词本是人们于喜庆时的欢呼语。如《战国策·齐策》记冯援替孟尝君烧掉债卷,“民称万岁”。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以呼“万岁”为常,遂成为帝王之代称。
或对“陛下”称呼国君。“陛下”本指待卫在宫殿台阶下的国君近臣或侍卫人员。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
恐有渎圣颜,故呼其身旁侍卫之人以转达。“陛下”遂成为国君的尊称。至今人们仍用这些词汇来尊称外国国家首脑,但只限于外交场合了。
古代县官为何称“知县”?
知,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知县就是管县,管理、主持一县的政事。
知,解为管理、主持,古诗文中常常遇到。《左传》“子产其将知政矣”,就是说子产将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读书杂钞》指出:后世官职上加“知”字,就是从这里开始。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就是说,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宋史·苏拭传》说苏拭“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说派苏拭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后的知府、知州、知县、知事(知县又称县知事),都是这种意思。古诗词中,知也解为管。杜甫“翠襟浑短尽,红嘴漫多知”。多知即多管,意谓鹦鹉能学人语,多管闲事。王维“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不知即不管,是说为看红树而不管路远。
“唐人衔”的由来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代。国外的华侨往往被人称为“唐人”,华侨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按英文的字义是“中国城”的意思。
美国“唐人街”是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一些城市的中国人——华工和华商创立和建设起来的。开始,他们在旧金山、纽约市等地的某些街道,开设中国式的小茶馆、小饭铺、豆腐坊等,逐渐形成了华人生活区(也称中国镇)。后来,商店目益增多,除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那里享有。
如今,“唐人街”成了繁华的街道。那里有华侨学校、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每逢新春佳节,在唐人街上耍龙灯、舞狮子、放爆竹……保留着中国传统的辞旧迎新的风俗。
何谓“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或称“尚方剑”),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尚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是指皇帝所用的剑,是一种最高权利的象征。它究竟有没有“先斩后奏”之权呢?从历史的记载来看,皇帝是不大把这样大的权交给别人的。
“使节”释源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给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那种叫做符信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给他虎节;在平原任职的,授给他人节;在湖泽地任职的,授给他龙节。出使凭证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耗牛尾等装饰品,亦称旄节。张骞、苏武等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现在,“使节”的含义有了变化,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古代皇帝用的“金牌”
抗金英雄岳飞在宋高宗绍兴十年,准备“直捣黄龙府”之时,被秦桧在一日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并秘密处死。这一故事已家喻户晓,但“金牌”究竟是何物,却众说纷坛。许多人都说是黄金铸成,其源皆出于清朝俞正燮所著的《癸已存稿》中所说“截金为牌”
《梦溪笔谈》谈到古时邮递是这样说的:“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如过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至五百余里”。可见金牌是皇帝处理紧急、机密军事事务时所用的一种朱漆黄金字木牌,并非如上所说的黄金所铸。
“娘子军”的由来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动他的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雩县故乡,散发家产,招募了大批士l兵,又联络了当地农民武装,合并了几支零散的起义军,兵力扩充到七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
至于女子为基本成员,又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则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四十军,每军二干五百人,总计十万之众。
何谓“哨棒”?
《水浒全传》第二十三回写武松打虎:“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一棒劈不着大虫(老虎),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捧折做两截。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哨棒这样不济事呢?原来,哨捧不是打虎用的,是为了驱狼的。过去,山东道上狼群极多,过往客商习惯带一根哨棒。哨棒的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来真有点龙吟虎啸的劲头,狼群听了,以为是什么猛兽来了,惊慌逃窜,附近的百姓听到哨声也会出来帮助追赶。
武松从沧州回家探望哥哥,想不到有虎,也没有想到要打虎,所以他随便带了一根哨棒。另外,哨捧也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来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种用途的。
单于、可汗、天可汗
在古代,我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对他们的首领有不同的专用称呼。如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匈奴族,称首领为“单于”;北朝时期的柔然族,唐朝时期的回汔族、突厥族和宋元时期的蒙古族,称首领为“可汗”。回汔、突厥族为了表示服从唐朝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还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这些称呼都有特殊含义。像“单于”一词,本是“撑梨孤涂单于”的简称。在匈奴语中,“撑梨”是“天”,“孤涂”是“子”,“单于”含有“广大”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说明,博士在那时是一种官职,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
硕土,我国五代时期就有。《五代史》记载:“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土,杰立相望。”可见,硕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
学士,最早出于周代。《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史记·儒林传序》:“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说明,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入学者。
“庙号”与“谥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祭祀时由大臣们商议定的名号。一般地说,都是把当朝的第一个皇帝称为高祖、世祖或太祖;把第二个皇帝称为某宗。唐朝之前的皇帝,不全都有庙号。唐朝至清朝的皇帝多数都有庙号。
溢号是皇帝、王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了后,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前的功绩,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谥号起于周朝末年东汉、宋朝较为盛行,惟有秦朝不许后人用褒贬的字眼来议论先皇的善恶。所以,秦始皇、秦二世这样的称呼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明清两代六部的职能
古代的六部是国家管理各方面事物的机构。六部初建于隋朝,正式定制于唐初。下面是明清两代六部的职能:
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的职能。
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财政部。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弹站,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兴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垂帘听政”始于何时?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亲临宝座,处理政务大事。但是,由于特殊的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了。这时,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此类事在东汉便不乏其例,至于太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则是从唐代武则天开始的。
《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巡抚、总督
总督、巡抚是明清时期地方军政首长。总督的地位声望约高于巡抚。但就其设置而言,却是先有巡抚,后有总督。
巡抚之名,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后来每年都要派中央官员巡抚地方。这一时期,巡抚性质问于“钦差”,本身不是官号,没有品级,可兼中央监察、组织部门的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传郎等官衔,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军民安抚。因为属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毕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后,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设巡抚,并开始了以省为管辖单位的巡抚制。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地方军政事务。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后,全国除直隶、四川外,每省都设一员巡抚,规定了巡抚品级。至此,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官。但仍遵行旧的兼衔制。
战乱时期,各地巡抚互不统属,往往贻误军机。为统一调度,就设立了专管军事的总督。总督性质同于前期的巡抚,兼衔一样,也不常置。自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才开始了正规的跨省总督制。从此,总督职权日益扩大,兼掌民政,实际上也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获得品级,正式成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后的事。其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我国封建官制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即中央监察官容易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这是因为,历代封建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经常派出中央监察官巡视地方,这些官代表皇帝,挟制地方,逐渐夺取地方军政大权。如汉刺史、魏晋都督、唐节度假都是由中央监察官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的。巡抚、总督由中央监察官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则是这一特点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何谓“凌迟”?
凌迟,又叫“陵迟”,是封建社会一种最残酷的死刑,始于五代。行刑时执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块一块地割光,十分野蛮。
在封建社会里,有两种人常处以凌迟,一种是反对朝廷的所谓谋反大逆的人;另一种是“罪在十恶”的人。
“凌迟”在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废除。
何谓“刺配”?
“刺配”这种刑罚,始于五代的后晋,后晋以前的流配,限于远徒,而不刺面。据有关史料记载:“(后)晋天福(高祖石敬瑭年号)中始创刺面之法”,到了宋代,还把刺面与脊杖、流配等刑罚并施于“罪犯”一身,并美其名曰“打金印”。《水济传》第八回即有“犯人徒流迁徒的,都脸上刺字”的描写。
刺在犯人脸上的字,有大小之别,当时负责审判的官员认为罪情严重或“性情凶恶”者,则刺上大体字;次之,则刺上小体字。所刺的字,除了“迭配某州(府)牢城”外,有些也把犯罪情由、服役种类刺在脸上。如“配某州(府)屯驻军重役”等,南宋时规定犯强盗罪免死流配者,“额上刺强盗二字,余字分刺两脸”。对罪犯人身污辱更加残酷。
受刺配刑罚的人被押送边疆从事名目繁多的劳役或充l军,重者终身不释。
“签字画押”的由来
在文书、字画、契约上署名或作私记,占时谓之作“押”,今则称“签名”、“签字”,这在王国时就有了。
唐初,由于唐太宗曾下令不许群臣在奏折上以草书署名,而其他文书上多有草书的。草书形体花哨,谓之“花押”。到了宋代,人们在进呈公文或与人书牍时,文末多不署名,仅书本人的字,谓之“押字”或曰“草字”。
签名或押字对目不识丁的人,是个难题,于是人们便以画圆圈代之,这就是“画押”,或曰“画花押”。画押的创始人,应推宋代的王安石。王安石署名的习惯只书“石”字,而且写了一横一撇之后,于撇中腰画一圆圈,由于他性急,“作圈多不圆,往往窝扁,又多带过”,因而听到有入私下议论,说他所署实力“反”字,他于是便“加意作圈”,后人效以为式而废去横撇,这就是画押的由来。
清代七大藏书阁
北京的文渊阁和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镇汇金山寺内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和杭州的文测司为清代七大藏书阎,是珍藏《四库全书》的书库。
七大藏书阁,皆以文为首,第二个字多从水旁,象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百多年来,七大藏书阁在帝国主义的躁躏下,有的已遭厄运。文源阁于1900年随着中外罕见的园林杰作——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抢掠一空之后,被付之一炬。文宗阁和文汇阁在19世纪中叶毁于火。
“考勤”始于何时?
我国的考勤制度起源甚早,但当时所谓考勤,主要是对国家官吏而言。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文献记载,当不早于清代。清初,国家官吏实行坐班制,每日办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此制渐弛。清人昭涟《啸亭杂录·卷十》记载,军机大臣和砷擅权时,曾经自立私寓,“不与诸大臣同堂办事,而命诸司员传语其间”。后来,有许多官吏也呆在家里办公,不坐班。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卷七》中写道:“自乾隆以后,重臣兼职者多,遂不恒入署。而阅折判牍,移于私宅”。为此,清政府在国家机构中设置“画到簿”专司考勤。画到簿为官吏考勤的重要凭据之一,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但由于它反映不出迟到、早退等情况,所以没有多大约束力。
咸丰年间,成立了总理衙门,为了防止画到溜号的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就规定对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别给予“请奖”或者“参劫”,这便是历史上考勤与奖惩相结合的开始。
古代的假日
我国的假日制度始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当时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称假日为“休沐”。汉代规”定了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称之为“五日休”。唐朝改为“旬休”,官员每十日可休息一天。
古代除定期的休息日外,还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给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放假三日,元宵十日。为鼓励臣下尽心国事,晋代定有“急假”,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为限。后晋时,家居外地的官吏探亲时还给路程假。清政府对有功的文武大臣
想研究中国历史需要那些书籍呢,请推荐些书籍。
我个人推荐《史记》、《三国志》、《全球通史》,这几本著作文笔流畅,观点通达明晰,适合入门。
而至于像《万历十五年》这样的东西,要有一定基础看才行,毕竟不是非常中正的作品。
党史书籍有哪些
这太多了,不知道您具体想要哪一种?我先向您提供部分书名吧!
和谐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读本
生态文明建设导论
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员干部读本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手册
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
精神分析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
聚焦三农:农村改革发展新奇点若干问题解析
法治中国30年——重大事件回放与述评
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2008
党务工作基本流程
党务工作规范文本
加强党性修养 弘扬良好作风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读本
中国金融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中国生态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中国产业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中国人口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中国信息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中国贸易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中国消费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
中国国土资源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中国能源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应对突发事件党政干部读本
应对金融危机党员干部读本
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
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读本
改革开放30年首都民主法制建设报告
1949开国大典实录
李大钊传
陈独秀传
毛泽东传
瞿秋白传
张国焘传
张东荪传
傅斯年传
胡适传
蒋梦麟传
蔡元培传
中国乡村建设(春之号)
中国乡村建设(夏之号)
洗钱与反洗钱:跨国界跨世纪的交锋
中国乡村建设(秋之号)
提问2010——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
中国乡村建设(冬之号)
社会保障知识读本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百法百例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读本
提问G20——洞悉未来十年的世界与中国
提问“十二五”—中国百姓关注的未来五年国计民生
提问2011——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
思考中国——《学习活页文选》选编
变革中的危机——袁世凯集团与清末新政
公文写作入门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读本
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学习问答
领导干部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教育读本
领导干部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
中国海权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优秀文选
新编入党培训实用教材
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30年研究
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重大事件回放与点评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读本
人民日报理论著述年编·2009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参考
红色记忆——领导人后代谈家事
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
新世纪 新拓展:政治学理论研究概观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800题
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基层党委工作
党支部工作
党员发展工作
党员管理工作
党员教育工作
组织工作
宣传工作
纪检工作
统战工作
群众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选举工作
会议工作
党务工作规范文本
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热点疑点要点500问
新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青年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知识竞赛500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重要问题解析
卡尔·施米特政治观研究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百问
胡锦涛9.19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
王明传
红星照耀的家庭——共和国开创者家事追忆
姚依林百夕谈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百法百例
党支部工作规程与方法
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工作规程与方法
发展党员工作规程与方法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程与方法
党小组工作规程与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知识竞赛600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员干部读本
王瑛——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
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500题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大阅兵
反腐风暴——开国肃贪第一战
新中国反腐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用文本
领导者核心能力提升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党建热点面对面
毛泽东与佛教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学习读本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学习问答
入党培训教材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党员干部读本
党支部工作教程
党支部书记实用手册
党支部书记培训教材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
创新型党支部建设
和谐型党支部建设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新编预备党员培训教材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0
党员干部学理论2010
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100例
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党纪政纪及相关法律法规手册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读本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问答
反腐倡廉重在制度建设
红书架·党员干部读党史(一套七册)
中共党史人物传(十卷十六册)
奉献中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读本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手册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规程方法与案例启示
新编党史党建知识读本(2010版)
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2010版)
新时期共产党员党性修养(2010版)
读党史第1辑——从望志路到南湖
读党史第2辑——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
党章学习读本(2010版)
入党培训问答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