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知识产权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 2、知识产权业务发展前景如何?
- 3、未来知识产权产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 4、2021年了知识产权行业前景怎么样?
- 5、知识产权最新的趋势是什么?
- 6、请问知识产权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
知识产权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逐年增长
2015-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逐年增长,增长率逐年降低,截至2019年底,全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约为6.6万家。其中,专利代理机构有2691家,商标代理机构有4.5万家;代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的服务机构有276家,代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的服务机构有15365家;从事知识产权诉讼等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超过7000家。“十三五”以来新增约3万家。根据变化趋势,2020年,齐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约达7万家。
从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变化上看,2015年,全国专利代理机构数量突破1000家,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开始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之后的几年,每年新增代理机构均在100家以上。从2016年开始,专利代理机构数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增长率维持在20%左右。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专利代理机构3253家。
从商标代理机构数量变化上看,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总共只有几家商标代理机构。从90年代国家开始试点推行商标代理制度后,特别是2003年取消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人资格审批以来,商标代理机构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19年,我国商标代理机构总数为45910家,同比增长47.5%。2020年,我国商标代理机构数量增速约将有所减缓,总数约突破5万家。
从业人员数量逐年上升
据测算,截至2019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82万人,吸纳就业作用明显。调查显示,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5.5%,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层次较高。2019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平均新进人数3.9人,平均调离(离职)人数2.8人,平均新进人数高于调离(离职)人数1.1人。
经营效益较为良好
根据调查测算,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约为2100亿元。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19年平均营业收入351.4万元,与2018年相比上升了6.0%;平均利润额为68.6万元,较2018年增长11.3%。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19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26.6%,营业利润率达到20.2%。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业务发展前景如何?
知识产权业务发展很快。因为中国在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力度不够。主要在执法上还需加强。 调查取证其实不难。主要是依法执行比较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微软视窗系统盗版。 有时候厂商也睁只眼,闭只眼。也是为了抢市场份额。 知识产权注册业务应该在未来有很好的前景。现在中国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是爆发出来的。
未来知识产权产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知识产权背负着技术和法律双重属性,根本上运用于商业。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革命性爆炸式发展的环境下,给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及其产业的发展不断带来挑战注入活力,热点问题和新的发展不断涌现。
典型的,NPE以及专利海盗问题,它对业界提出的主要疑问有,现有的专利制度是否适于软件等技术的保护? 现有制度是否还能保护技术进步?是不是对专利的保护力度过大了?是否需要制度的变革来解决问题?标准必要专利问题也对制度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疑问,而且显得更明确,在科技越来越呈现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下,以后的路该如何走?这可以归结为对制度的挑战。上述两个问题还在另外一个方面提出了挑战: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
就制度挑战这一方面,短期内,比如未来十几年二十年,可能还不会有根本性的变革,之后就很难说了。短期内,这几个趋势应当是较为明确的:发达国家目前对知识产权保护过度,保护力度应向总体宽松来调整,对知识产权质量方面的授权标准会有提高,而不发达国家则相反;各国制度会向更统一更接轨的方向发展;制度会更复杂。相应,更国际化、专业性更强,是对从业人员的大方向上的要求。
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会对知识产权产业更有塑造力,更考验我们的智慧和知识结构。近年来的商业模式创新,除技术支撑和驱动之外,还呈现跨界发展的明确趋势。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跨界,而是深度专家级的跨界和相应知识经验的融合。也就是说,如果还是作专利代理人撰写申请文件、答复审查意见,可能不会有太丰富的变化,但如果是与企业商业运作深度结合,就需要有跨知识产权、某行业、金融、贸易等领域,且在多个领域有深度认识和经验的专家,无论是做知识产权咨询还是经理人,或是新出现的某个知识产权产业中的职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因素。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和产业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与西方主导的制度去接轨。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会有复杂的搏奕、交换、作用与反作用,这是由中国独特的体制、文化以及巨大的体量、渐强的实力来支撑的,中国会与世界更接轨,但会有自己特色的体制和运行方式,会产生可能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结果,世界也会受我们这方面的影响。所以,从业者具有中国经验绝对是一个巨大优势。
2021年了知识产权行业前景怎么样?
从业人数逐年上升
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服务保障,对助力创新创业、稳定和扩大高水平人才就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新增约3万家,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新增38万人。截至2019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81.9万人,较2018年底增长2.6%,吸纳就业作用明显。
2020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从从业人员性别、学历、工龄上看,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性别比例较为平衡,学历普遍较高,有三分之一就业人员工龄均达5年以上。
——性别比例较为平衡
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底,参与调查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为54.8%,高于男性。
——学历普遍较高
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底,参与调查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中,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从业人员人数占25.0%,大学本科学历占50.5%。总计大学以上学历比例为75.5%。
——1/3从业人员工龄达5年以上
调查显示,从从业时间看,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从业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比为34.0%,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从业人员扎根知识产权服务行业,持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新吸纳就业人员效应明显
2019年参与调查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全年平均新进人数为3.85人,平均调离(离职)人数为2.79人,占调查机构平均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9.9%和14.4%,总体人员增长率为20.2%。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6.6万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约吸纳2万失业再就业人员,知识产权服务业新吸纳就业人员效应明显。
疫情期间稳就业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2020年4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支持和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通知》,组织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支持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9月15日,各地共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专场招聘活动53场,组织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业宣讲培训90余场,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与,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类就业岗位4953个。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最新的趋势是什么?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兴起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的资产证券化类别,其发展之快,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知识产权已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要素,企业经营形态也从强调传统的土地、厂房、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转而强调专利、品牌、顾客关系、服务等无形资产。在这种背景之下,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作为知识产权开发与知识产权融资的创新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知识产权(称为“基础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基础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证券在国际上,有的理论家提出以"淡化"、"弱化"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来缓解专有性 与公开、公用的矛盾。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法学家中山信弘。 而更多学者,乃至国际公约,则主张以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专有性来解决这一矛盾。最 典型的例子就是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缔结的两个新的版权条约。其中增加了一大批受保护的客体,增列了一大批过去不属于专有权的受保护权利。而 美国、欧盟国家均已准备在1998年到1999年,即进入21世纪之前,修订知识产权法,使之符合新条约的要求。此外,在商标保护方面,强化专有性的趋势则表现为 将驰名商标脱离商品以及服务而加以保护。
这种强化知识产权专有性的趋势,应当说对发展中国家未必有利。但目前尚没有发展中国家表示出"坚决抵制"。主要原因是:在知识经济中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是抵制不了的,发展中国家应及早研究它们的对策。上述第二对矛盾,引出了知识产权保护中最新的程序法问题,亦即在涉外知识产权 纠纷中,如何选择诉讼地及适用法律的问题。过去,绝大多数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均以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为诉讼地,并适用诉讼地(法院所在地)法律。但网络上的侵权人,往往难以确认其在何处;在实践中,侵权复制品只要一上了网,全世界任何地点,都可能成为侵权行为发生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网络的 无国界性决定的。曾有人提议采取技术措施,限制网络传输的无国界性,以解决上述矛盾。但在实践中困难极大,或根本做不到。于是更多的学者,更多的国家及 地区,实际上正通过加速各国知识产权法律"一体化"的进程,即通过弱化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来解决这一矛盾。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一体化",就要有个共同的标准。多少年来,已确认的专有权,一般不可能再被撤销。于是,保护面广,强度高的发达国 家法律,在大多数国际谈判场合,实际被当成了"一体化"的标准。发展中国家虽然并不情愿,却又阻止不住。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订立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 权协议》,就是违背发展中国家意愿,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又不得不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典型一例的过程
请问知识产权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
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也意味着知识产权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新形式下,不仅我国经济产业要“一带一路”的“走出去”,随之的企业商标定位及相关保护也要“走出去”、国际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企业寻求国外商标保护的意识就越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能力就越强。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主要形式。只有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才能获得全球市场份额和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指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第一步就是将商标在国外取得法律保护。只有在海外取得商标保护,商品才能在海外安全销售;只有商标在海外得到保护,围绕商标进行的宣传营销才有保障,商标才能做大做强,成为驰名商标。因此近年来企业注册海外商标的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更多企业开始关注到注册海外商标的重要性。
如已在英国、俄罗斯、泰国、新加坡等33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商标的“中国红”。据介绍,创始人尹彦征历时20年,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瓷器工艺思路,经过上万次试验,成功研制出色相与中国国旗一致的“中国红”耐高温瓷器,结束了国际陶瓷领域高温红色瓷器无标准红色的历史,而颜色鲜艳的高温大红瓷器工艺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珍视和厚爱,被世人称誉为“中国红瓷器”。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和品牌,尹彦征将“中国红”商标的45个类别进行注册,成为“中国红”商标的唯一合法持有人。“中国红”商标在各国成功注册,也为中国红瓷带来巨大商机。
进行国外商标注册,不仅是效益使然,同时也是企业保护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商标没有在所在国进行合法注册或者使用,商品就有可能在该国侵权。中国的公司在欧洲各种博览会办展的时候就有可能受到维权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