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情)是动力,(意)是支柱,(行)是关键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①统一性: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②矛盾性: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不通等现象。
举例论述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道德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之间的关系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思想品德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的:"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知"这个要素不仅是思想品德的构成部分,它还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就形成了知识与思想品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产生了知识对思想品德的影响和作用.科学知识(真的知识)与人的思想品德也有密切联系,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道德认识也只是思想品德的一个因子,科学知识也只是影响思想品德的一个要素,所以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品德得到了提高。也就是说,品德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掌握,但知识与品德之间不存在必须的正比关系。
根据知识与思想品德的联系和知识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过程要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思想品德。
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知识教学的教育性;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最后,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关系???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
思想因素,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做到教书育人
什么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认识。思想品德(道德品质)形成的一般顺序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儿童是现实的社会的人,他以他的活动与交往同外界建立不可分割的联系,构成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和交往的范围扩展和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他同外界的联系关系也日益丰富。
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品德发展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自生活主体的活动和交往,但是,通过主客体的互相作用以促进品德的发展并不是无条件的,不是任何活动和交往都有益于品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