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徽州文化的形成(高峰)时期和代表人物,以及代表文化形式?
一、徽州文化的高峰形成时期在南宋时期。
二、南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有利于安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
三、徽州文化的代表人物有: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著有《医说》的医学家张杲等人。
四、徽州文化的主要文化形式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
安徽徽派文化有哪些,这些文化是怎么分出来的?
徽派文化特指的是安徽的文化。这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主要分为戏曲、文学、美术和饮食四个类别。
一、戏曲文化
安徽的戏剧表演历史悠久,距今流传下来的现存有30余种。影响较大的是黄梅戏、徽剧、花鼓灯等。黄梅戏又称黄梅调,主要流传在安庆一带,也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它是由山歌、秧歌、茶歌、花鼓调等多种戏曲融合而成。徽剧是一种地方性的戏曲声腔,从明末清初17流入安徽,后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四平腔,乾隆年间,有著名的徽班进京。
二、文学
安徽在文学上有徽州文化,其内涵非常丰富,包含传统的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州方言等数十种反应当地人民长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安徽还有著名的桐城派,这也是由数百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这一时期创造出的文化成果。世人对于桐城文章的赞誉是很高的。
三、美术文化
在安徽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尤其是新安画派最为鼎盛。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是极高的。龙城画派在清初,扬州八怪纷纷齐聚于此,在龙城挥洒笔墨,将龙城的书画活动市场推向全国。他们继承了祖辈的传统技法,并在此技法上积极创新。以泼辣豪放的笔墨写实,在这时期出现了数十位有影响力的书画家。其思想和艺术去一致,技法高超,龙城画派对全国的绘画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饮食文化
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徽菜的种类包括皖南菜、淮扬菜、沿淮菜这几类代表菜系。徽州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加之当地的名厨多,故在饮食上的研究颇为深厚,山珍海味构成了徽菜的独特之处。
关于徽州文化
1、方言
徽州方言又称徽语, 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语里去。徽州方言是广义上的吴语,可属吴语徽严片。
2、新安画派
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
3、傩舞
傩戏(拼音:nuó xì),也称为傩舞,是我国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传统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
4、生产习俗
徽州旧时各生产行业,如做农、从意、经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规习俗。农村要祭“五谷神”,祈求庄稼兴旺;天旱常兴“求雨”,素食斋戒,做道场祭拜龙女菩萨;耕牛转让时,买主要带牛绳将旧牛绳换下,叫做“断索”,表示买卖双方均不得反悔。
扩展资料:
徽州 的建筑艺术:
1、民居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
2、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歙县多牌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
3、雕刻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