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化学应该怎么学呢?
高考如何才能在化学上取得胜利?这个问题是每个高考生和每个指导高考生的老师关心的话题。
一、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是由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理论知识构成的。物质的性质繁杂,规律众多,化学的学习既要像语文、英语那样强化记忆许多具体的小知识点,又要像数学、物理那样做适量的训练,以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所以,化学应试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坚实的化学基础;二是良好的应试能力。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取得好成绩的保证。纵观状元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都不是靠加班加点、死学硬记。相反,他们的化学学习较为轻松,学习也有张有弛,这都利益于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反思、仔细观察、切磋琢磨、总结归纳等。
例如预习。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高中化学的课前预习比初中更为重要。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比初中化学多,课堂容量比初中大,预习可以扫除化学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预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预习还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预习时要做到:第一,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已学的知识框架。第二,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第三,找出本课内容的难点和重点。第四,对重点问题和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来或记入预习笔记。
又如听课。上化学课前应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如果在每节课前都能自觉这样要求自己,那么上课的效果一定会大大增强。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课下可以看书。所以他们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原因之一。
因此,高中生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完成知识的积累。
高中化学鲁科版教学安排顺序
高一应该都是学必修1和2的内容。分科以后,理科的就开始有机内容加深一些:有机化学基础,然后是化学反应的原理,最后是物质结构与性质还有实验。高三一般是一轮复习。
教材的知识安排全面性非常的强,目的是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点也是人教版教材的主要出发点。同时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创新实践的能量。
二、知识安排策略:对于教材安排的目的在于普及化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所以在章节模块知识的安排上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需求。
对于在高二分科时选择的理科生而言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安排去照本宣科,不做任何的调整就会在后期的学习中使得学生出现知识点混乱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知识的梳理。
基于教学的实际和记忆规律对理科生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点教学次序稍作变化,具体安排如下。
模块一:对于必修一的内容,教材安排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两章内容包含中学化学阶段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一上来就学习这三个知识点,无异于“三座大山”压在了他们身上,而且这三个知识点理论性太强,直接在一开始的学习显得很空洞,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
很多学生在学习完一二两章就降低甚至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从学生了解新事物的一般规律出发,通过几种常见元素的具体性质的学习逐渐的展开具体的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作如下调整:
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此章不作变化,通过第一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为概念理论章,我们可以借助《鲁科版》的做法,将理论知识与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具体的单质(Na)、氧化物(Na2O、Na2O2)、酸、碱、盐及其转化关系。
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密切联系,克服过去概念学习抽象枯燥的状况,使有关概念的学习更加生动具体,便于理解。
另外,对于本章所学的概念,不能要求学生通过这一章完全掌握,而应分散在以后各章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后两章除金属钠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前之外,其他不作改变。
另外,本学期的校本课程可以把《选修二 化学与技术》作为选修课,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与选修二中的部分章节联系起来。
加强学生对工业生产的了解,为以后的高考必考题型——工艺流程题和选考题打下基础,当然这种选修课可以为以后学习理科的学生适当安排。
模块二:对于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和选修四第一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内容合并在一起完成该部分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容易形成整体的知识模块便于记忆和理解。
原教材的安排主要是针对会考考察内容,所以在知识的深度上没有做出相应的开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做题都会出现大量的问题。
因为这两部分的知识相关性非常的强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也是很难去把握知识的挖掘深度。据此对于理科生的教学内容安排做出一定的调整。
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2节)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其中,必修模块的原电池知识可以和选修四中的电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电化学内容的本质认识和应用能力。
本学期也可以适当安排选修课学习《选修三 物质结构和性质》,为参加化学竞赛的同学做准备,也为高考选考题型作铺垫。
模块三: 选修四的内容放在模块二之后,进一步对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深化和相关内容的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教学的开展和检测。
另外,高二的上学期从历年的教学体会来说,相对来说学期时间较长,更有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教学,避免高二下学期因六月份“三大考”而耽误太多时间,课时严重不足,导致课程无法上完的问题,否则也会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
必修二 第二章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模块四: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在高考中的比重15%--20%左右也是非常大的。相对无机知识而言有机化学对于学生是陌生的,所以知识的安排应该便于学生完成学习为主。
有机化学的知识特点是知识难度不大,知识非常系统而且各种物质之间的联系紧密并且知识非常的系统。基于这种现象,在有机知识的教学中最佳的方式就是将相关的知识进行连续性的学习和知识认知比较符合该部分知识的特点。
比如有机化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问题,而结构对应有机物的命名等相关问题,一次性的学习便于学生规整有机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并且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知识体系。
必修二《必修》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 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章 有认识有机化学物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整体任务,从而确定具体的教学时候过程,所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了这点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的实施教学。
化学教学设计 取向包括哪五个方面?
化学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关于化学教学设计的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结合具体实例,阐明化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分析与设计,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化学教学目标撰写、化学教学策略设计、化学教学媒体设计、化学教学评价设计等;
二是根据化学新课程理念,结合化学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了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如何设计、组织实施。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pwd=erau 提取码: er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