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教学领域,使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创造性和生活趣味的语文教育变成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文式的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当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之时,美国教育界特别关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教师发现,通过精心组织、巧妙设问、改变课堂中的“刺激变量”、使课程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经验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等,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产生质的飞跃。 在得州的教师看来,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心议题的创设,第二部分是具体实施“七步课堂教学法”。 中心议题的创设,其作用如同体育运动时的热身,可帮助学生尽快进入“七步法”的学习过程。 中心议题不是传统意义上文本、图表、练习等大意的概括,也不是向学生提出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目标。它包含着更广的涵义,因而概括性也更强,其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如《林肯生平》一课,传统教学的教学导语往往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肯生平”或“林肯一生对美国贡献颇多”。然而,这样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切入学习的主题,他们要么对林肯一无所知,要么对其不感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切入主题,如“我们了解伟人,希望将来某一天也像他们同样伟大”等,这样,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样的导语不但向学生清楚地表明了本课的目标,而且把这一目标与学生潜在的实际需要联系了起来,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本文的大意是什么?”多次提问后,学生可能对此问题的兴趣会减弱,此时教师可提出一些扩展性的问题,如:“请说出你所知道的伟人。”“请告诉大家他们为什么是伟人。”其实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到学生身边的人物,如:“你认为你父亲是伟人吗?为什么?”“你身边的伟人还有哪些?”等等。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心议题的创设是极富挑战性的,它要求教师有极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 随着中心议题的展开,学生的学习将渐入佳境。这时,“七步课堂教学法”便呼之欲出了。 1.阅读观察。这一步非常重要。据研究,差生的观察能力普遍较差,他们阅读材料时所得到的信息往往不足优等生的50%。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首先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注意观察,说出你所看到的内容”等,要求学生详细阅读文本,然后通过个别或小组提问、讨论等方式,直到学生发现所有的信息。 2.对比与比较。挖掘材料中的可比成分非常重要,所有文本都是一组信息通过某种结构方式组成的,通过比较、对比、分析、寻找异同,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数学课,可对数量、公式、数据等进行比较分析;阅读课文中的人物、主题、事件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等,也可进行多种对比。 6.实际运用。鼓励学生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或不同的场景中,如:“我们刚学习的是有关馅饼的图表,现在要求大家把所想到的其他内容也放入图表中对比。”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应学以致用。
教育论坛: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
但是,在我国教育活动中,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还严重缺失,我们认为,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主客分离模式的弊端和局限造成的。
主体性是近代和现代哲学与教育学的命题,出于呼唤社会现代性———理性精神的历史需要,近代认识论高扬理性,肯定主体性。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成为工业文明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滋养着个人主体的萌生,也孕育了人对万物支配的主体性,从此主客二分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旋律和文化模式,而传统教育正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产物。传统教育是一种占有式教育,其特征就是教师主体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并且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于是,教师成为绝对的知识权威,不容怀疑,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而盲目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怀疑,没有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借助于头脑贮存,并没有融为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形成批判和质疑,结果为知识所支配,最终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既不来自于外在的客体,也不来自主体先天的潜能,而是在交往和对话中的不断批判、生成和创新。近年来,一种新的理论———主体间性理论基于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以辩证的思绪,对主客对立的主体性思维带来的教育活动的内在矛盾作出了积极解答和现代修正。
主体间性又叫交互主体性,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意味着主体间的权利的平等、尊重、互善和多元的价值依存,实现的是对等的生存法则。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二元论的批判,是对本质与现象、中心与边缘、主体与客体、真理与谬误非此即彼的确定性的抨击,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对统一性和整体性的信仰。它认为教育应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暗示而不是从普遍的、一般性的标准中得到暗示,它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寻求“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声音”。
在教育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我”与“你”的关系,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受教育者置身于教育情景之中,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其目的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智”,教师不再是“话语霸权者”,不再同化学生的思想,而是鼓励多元和发散,鼓励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正如英国思想家密尔所说:“对于异于寻常的个人,不应该阻止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个体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培养他们对已知知识的质疑和挑战,因此,我们认为,建构当代教育交往理念将极大地推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塑造,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教育的殷殷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将交往精神真正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把握当代全球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积极建构现代教育交往新模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批判性思维在经济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东西如何更好、更深刻的思考。当然这是一个痛苦的思维练习过程,但是就像一开始所说的,如果你对批判性思维这个领域知之甚少,那么不要一开始就采取批判性思维。先采用海绵式的思维风格,按照《学会提问》这本书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去练习。当你已经对这套方法了如指掌而且运用自如的时候,再用批判性思维来批判这本书所提出的提问结构,相信你会获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