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业务

怎么联系黑客,黑客联系方式,顶级黑客在线接单网站,网络黑客,黑客技术

物理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物理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最新)

本文目录一览: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1)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2)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读:

○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沸腾: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点知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第七章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

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

: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

: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

: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

: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

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

如果不是

,

则要调零

;

(3)

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

,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

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

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

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

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

G=m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g=10N/kg。

3、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

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

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

原来运动的物体

,

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

,

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

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

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

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

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

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是相同性质的力。

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受平衡力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

读出

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

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

、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

、使接触面

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强

1、压力: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

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

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

F =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

P30

9.1

3

中,

甲、

乙说明:

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

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

、压强:⑴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

p =F/S

推导公式:

F = PS

S=F/P

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

面积S的单位:米2(m2)

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

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压强

公式

p = ρgh

适用范围

通用公式:一般固体

一般液体

一般思路

水平面:

F = G

p=F/S

先p = ρgh

再F = PS

特殊思路

圆柱形物体

p = ρ g h

规则容器装液体

F = G

p=F/S

3、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

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

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

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

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

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

液体中的深度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

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

长。

D、标准大气压:

支持

76cm

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

=760mmHg=76cmH

g=1.01×105Pa

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4、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5、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

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升高。

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飞机的升力:

飞机前进时,

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

压强较小,

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一、浮力

1:浮力:

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

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液(气)体

二、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

所受的重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排浮GF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方向

力的关系

V排与V物

密度关系

下沉

向下

F浮 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悬浮

静止在液体内部

F浮= G物

ρ物=ρ液

上浮

向上

F浮 G物

ρ物ρ液

漂浮

静止在液体表面

F浮= 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

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1.浮力的应用

1)

轮船是采用

空心

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

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

潜水艇是靠

改变自身的重力

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

气球和飞艇是靠

充入密度小于的气体

来改变浮力。

4)

密度计是

漂浮

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

“上小下大”。

2、浮力的计算:

1)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2)称量法:

F浮=G物-F拉

(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3)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4)

阿基米德法

F浮=G排=ρ液gV排

(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

、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

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不做功的三种

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

、功的计算:作用在物体上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

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

×

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

W=FS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

——

焦耳(

J

F

——

——

牛顿(

N

S

——

距离

——

米(

m

功的单位:焦耳(

J

1J=1N·

m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

S

一定是在力

F

的方

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

F

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

·

=

焦)

,不要和力和力

臂的乘积(牛

·

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

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

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

要省距离必须费力,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

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

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

所做的功(

FS

=

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

Gh

二、功率

1

、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定义公式:

P=

t

W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

W

的单位:

J

时间

t

的单位:

s

功率

P

的单位:

W

4

、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

1kW=103W

5

、推导公式:

P

=F

υ

;

公式中

P

表示功率,

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υ

表示物体在力

F

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

P

的单位:瓦(

W

,力

F

的单位:牛(

N

速度

υ

的单位:米

/

秒(

m/s

三、动能和势能

1

、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

,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

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

、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

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

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

、重力势能

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

的质量越大,

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

重力势能越大。

4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

它的弹性势能就越

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单位是:

J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

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远地点重力势能

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不一定是

棒)

、受力(动力和阻

力)和转动(绕固定点)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

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

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

1

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

2

表示。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

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

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

F

1

L

1

=F

2

L

2

也可写成:

F

1

/ F

2

=L

2

/ L

1

4

、应用:三种杠杆:

名称

结构特征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L1

L2

F1 F2

省力、费距离

撬棒、

铡刀、

动滑轮、轮轴、羊

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L1L2

F1

F2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

起重臂、

人的前臂、

理发剪刀、

钓鱼杆、

镊子、

船桨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L1

L2

F1

F2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1

、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

F

=

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F

(或速度

v

F

=

重物移

动的距离

S

G

(或速度

v

G

3

、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1

2

F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

擦则,拉力

1

+

2

F

G

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F

(或

v

F

=2

倍的重物移动的

距离

S

G

(或

v

G

4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

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

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

所画的直线

F

2

O

F

1

L

1

L

2

1

F

G

n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1

F

G

G

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F

(或

v

F

)=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

G

(或

v

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G

G

n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

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3

机械效率

1

、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

W

有用

Gh

(提升重物)=

W

W

=

η

W

斜面:

W

有用

Gh

2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

W

W

W

有用

G

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

W

fL

3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

W

W

有用

W

FS

W

有用

4

、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式:

=

W

W

有用

定滑轮:

=

Gh

Gh

G

FS

Fh

F

动滑轮:

=

2

2

Gh

Gh

G

FS

F

h

F

滑轮组:

=

Gh

Gh

G

FS

Fnh

nF

5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

60%

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

60%

6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7

、机械效率的测量:

1

)原理:

=

W

Gh

W

FS

有用

2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

G

、钩码提升的高度

h

、拉力

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8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物理北师大版初二下知识点梳理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7。 公式: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合力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②漂浮、悬浮:F浮 = G;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SF = n SG 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η指效率)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η=G /(n F)=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打盹会做梦,学习会圆梦。要想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则需要实际行动起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知识点

第1节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

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 总结

一、长度

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

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 方法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经验 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人们有时要利用

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 跳远 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

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上册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

★ 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 备考资料

★ 八年级学习方法指导

★ 最好的学习方法推荐

★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

★ 各年级物理学习方法大全

  • 评论列表:
  •  颜于厌味
     发布于 2022-10-04 04:17:21  回复该评论
  • 距离用公式表示:W=FS,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功的单位:焦耳(J),1J=1N·m。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
  •  纵遇假欢
     发布于 2022-10-04 01:56:39  回复该评论
  • 本文目录一览:1、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2、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3、物理北师大版初二下知识点梳理4、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1)声现象
  •  痴妓葵袖
     发布于 2022-10-04 02:10:03  回复该评论
  •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不一定是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