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地理八下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地理八下知识点归纳有: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普遍认可风成说。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黄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观的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
3、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见直立的陡崖。
4、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多空隙、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5、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6、黄土高原地面光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垦、采矿、修路活动,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7、一般来说,地面坡度越大,坡面越长,降水越多,降水强度越大,地面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减产;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输送了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10、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多发自然灾害。
11、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并引发泥石流、滑坡、塌陷多种地质灾害。
12、黄土高原的治理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的。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1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 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 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 种植 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
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1、解决 措施 :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2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3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 称谓: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4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区域全貌
二、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 文化 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知识点复习
★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识点归纳
★ 8年级下学期地理第六章教案
★ 八年级地理思维导图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主要知识点整理
★ 中国地理初二下册知识点
★ 8年级地理会考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知识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有知识,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知道我们将要到哪里去。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 下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1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 文化 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2
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 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 气候
1、 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 黑土地和黄土地
1、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 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 “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 自然条件
1、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 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 主要作物
1、 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 种植 小麦、玉米、谷子等。
2、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 自然灾害
1、 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 解决 措施 :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3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 ,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4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 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 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5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 称谓: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
★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是初中学习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2、地貌特征: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
3、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东北三省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中间位东北平原。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5、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1
第1节 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
(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2.海陆兼备的大国
(1)四至点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73°E)
东西时间差异显著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5)我国与14个国家路上相邻: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6)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7)朝鲜和越南既与我国陆上相连,又与我国隔海相望
3.行政区划
(1)我国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简称、行政中心(教材第7页、8页)
第2节 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给食品等方面带来压力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国家从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
2.人口东多西少
(1)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km?,约为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2)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第3节 民族
1.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是壮族
(3)民族 文化 :傣族-泼水节 藏族-雪顿节 苗族-苗年 蒙古族-那达慕节 高山族-丰收节 汉族- 元宵节
2.民族分布特点
(1)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2
第1节 地形和地势
1.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山脉构成我国的骨架,呈“网格状”分布
(2)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区约占2/3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但是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4)四大高原及其特点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宽谷广布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宽广辽阔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5)四大盆地及其特点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6)三大平原及其特点
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地”
华北平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之乡”
(7)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最西侧的一列)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中间的一列)
台湾山脉(最东侧的一列)
东西走向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小兴安岭、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没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2)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影响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众多大河滚滚东西,便利东西交通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第2节 气候
1.气温
(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纬度位置影响)
(2)夏季气温最低处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形因素影响)
(3)5带1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4)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青藏高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两年三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海南:一年三熟
(5)水果
暖温带:苹果、梨、葡萄、哈密瓜等
亚热带:柑橘等
热带:菠萝、香蕉、榴莲等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空间不均匀: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位置影响)
(2)时间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年际变化大
(3)四大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横断山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2)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
(3)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长江以南地区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是受季风影响
第3节 河流
1.以外流河为主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2)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内流区约占1/3
(4)一般来说,我国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外流区:夏季降水多;内流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5)松花江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概况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青海省),注入东海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第一大河
长江没有结冰期
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湖口
长江干流上大型水利枢纽:三峡
(2)价值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3)治理
川江:滩多流急;荆江:九曲回肠(治理 措施 :裁弯取直)
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治理措施:退田还湖);洪涝、水污染;
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青海省),注入渤海
黄河干流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
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
(2)黄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3)治理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含沙量大-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开展水土保持
下游:“地上河”-加固黄河大堤
(4)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易发生凌汛
第4节 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后果严重
(2)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干旱:华北地区
洪涝:南方地区
台风:东南沿海
寒潮:北方地区
地震:西南地区和台湾地区
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区,西南地区最为严重
3.防灾减灾
(1)我国运用遥感卫星技术,能够精确预报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
(2)发生地震时,应及时有序撤离至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无条件,可暂躲在小开间墙角
(3)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3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1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利用
如:土地、阳光、水、森林、藏羚羊等
(2)非可再生资源:相对人类历史来说,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如: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3)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正确做法:废物利用、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 贺卡 等
第2节 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是: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2)土地资源分类
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3)我国难以利用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2.地区分布不均
(1)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2)耕地和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东北、西南和东南是我国三大林区
(3)草地和难以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问题尤为突出
(2)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3节 水资源
1.时空分布不均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空间分布不均: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丰北缺。华北和西北缺水更为严重
(3)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2.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建水库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跨流域调水
(3)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的缺水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4)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5)南水北调三线
西线:水质最好
中线:丹江口水库-北京;自流北上;经过省区(鄂、豫、冀、京)
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水质差,可调水量最大
(6)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水污染、水浪费
(7)保护水资源
农业:推广喷灌、滴灌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生活:一水多用,少用清洁剂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初中地理预习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 八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 初中地理知识点全整理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
面对 八年级 地理,我们进入上册的学习开始就要学会记录笔记。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欢迎翻阅。
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一章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二章
1、我国四大高原基本特征: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岩溶地形广布。
2、我国四大盆地基本特征: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沙漠广布(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柴达术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盆地,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我国第四大盆地,海拔最低,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 “紫色盆地”之称;
3、我国三大平原基本特征: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平原,黑土广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包括三江、松嫩、辽河平原。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水乡”和“鱼米之乡”这称
4、我国三大丘陵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的丘陵是东南丘陵。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⑴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⑵季风气候显著
①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其他地区叫做非季风区。
②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6、 气温
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纬度因素)
②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相差不大。
③我国冬季最热的地方:海南岛;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最冷的地方:青藏高原。
7、降水
①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③影响我国降水的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
④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新疆的托克逊。 八月份,此地又出现“伏旱”。
8、 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⑴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⑷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⑹水田旱地分界线
⑺南方北方分界线
⑻河流有无结冰分界线
⑼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10、湖泊的分类和分布特点:西部以青藏高原较为集中,多为咸水湖南;东部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都是淡水湖。
11、特殊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2)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全长1800千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也是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阳湖。
①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③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1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1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1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1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1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1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2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三章
1、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4、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 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7、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8、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
9、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10、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1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 措施 兴修水库 ;
1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
13、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
14、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15、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16、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17、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经过西藏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18、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19、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
20、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
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四章
1、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狭义农业仅指 种植 业。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属于第二产业,分重工业、轻工业。
3、我国的工业分布,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沿江:长江沿线形成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重要工业带。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
4、我国的主要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中国的硅谷—中关村。
5、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6、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经过西藏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8、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9、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
10、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
11、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1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13、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4、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
15、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16、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17、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18、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19、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0、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猜你喜欢:
1. 八年级地理笔记期末考试试题
2.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5.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笔记
6.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7.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8.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9. 2016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