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的其本要求
基本是要做到格律,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
韵律(节奏规则,押韵)、
平仄(音调相对)、
对仗(词性相同,词的意思要相近或相反)、
工整(字数要相同,上下对句不要出现重复字)。
基本知识和撰写方法
对联,又称春联、楹联、对对子,相传起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主孟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传统对联角度来看,出题的对联叫出句,对应的对联叫对句。出律时要求有平仄,要求上联尾字为仄,即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下联尾字为平,即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不然就不会朗朗上口。平仄合律就是为了抑扬顿挫的韵律。
但从步入现代文化的范畴看,更多的人不在拘于对联一些枝末小节,也抛弃了一些约束的繁冗条框。更多的人更看重对联的意境和韵味,倒不怎么在乎上下联之间的字字平仄对仗,很多人也不去管或不懂什么是平仄,这让传统对联有了一种现代对联改革的味道。而且只要声母和韵母在上下联的首尾声调只要不是一致的,总会有些许抑扬顿挫的感觉,从而大都会有那么一些韵味的。
而着随着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与世俱进,对于对联的压仄已经没有如从前这般传统和讲究了。只要对字工整,字意相对或相近,数字相同且不会上下重字,而且上下联之间首尾两字的音调不一样,音韵读起来朗朗顺口,且整个联对读起来有意境,则是为一个较合律的对联了。
有关对联的资料和基本知识有哪些?
有关对联的资料和基本知识如下:
1、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
2、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3、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相对的词要在相同的位置上面,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尽量相对。
5、对联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关于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创作的基本知识
楹联: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任大家徜徉。
4、人行书林里;心在学海中。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7、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8、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学如黄鹤习如鹊;勤如羽翼奋如翅。
11、懒惰厌学难成器;勤奋博学出状元。
12、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13、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
14、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16、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