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春秋时期的孔子怎么自学的?
- 2、春秋战国出了那么多思想家,他们的学识从何而来的?
- 3、古代的人怎么学习
- 4、古代没有网络,书店也不发达,古人从哪里获得学习用的书籍呢?
- 5、春秋战国那么多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哪来的?
春秋时期的孔子怎么自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矣。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我的看法如下:
“知”——孔子思想的精华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是无法应付现实生活的变化,从奴隶主贵族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需要有一批有才干的人才,要他们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孔子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对这句话虽有种种不同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应该是无疑问的。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论语·述而》)他的这一作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为了所有的阶级,更不是为了什么培养为全民服务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才干的人。虽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动,却是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
不仅如此,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了不少合于人们认识规律的经验,但孔子的这方面的思想,还不是认识论本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讲到“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但是我们从他的具体教育活动上看,他并不十分重视这点。他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才是他自己的主张,显然这和“生知”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孔子从来就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错误。关于他自己,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非常好学,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论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赞美好学的学生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说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了,在实际上并没有重视它。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等,“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生活行为的准则,对上要讲忠义,对朋友要讲信实。”(《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历代文献”就是《诗》《书》《礼》《乐》等等。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是他非常轻视生产实践。在《论语》中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主张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的话,例如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不耻下问”等等。但是孔子轻视生产实践则是非常错误的,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和种菜,他不仅说他不如老农民和老菜民,而且骂樊迟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呀!做一个统治者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隐瞒真情。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着小孩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论语·子路》)孔子说这样的话表明他是一个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而剥削阶级从来都是自己不劳动而且轻视劳动。
其次,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他提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谈到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他已经知道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孔子常常向别人请教,从别人那里学得知识,然后用来教别人,他说:“我有很多知识吗?没有呢。有一个普通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从他的问题正反两面去盘问之后,却得到很多启发,然后尽量地告诉他。”(《论语·子罕》)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他所说的“学”和“思”的关系虽然不等于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但也是别人的经验如何通过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关系。“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看来,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大凡人类认识史总是首先重视“学”(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逐渐才注意到“思”(对经验加以总结找出规律),孔子通过他亲身的教育实践,开始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并由注意“学”开始,到注意“思”的认识阶段。
嘿嘿,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春秋战国出了那么多思想家,他们的学识从何而来的?
一、我认为主要是在当时是一个战争时期。所有的附庸国都试图制造他们自己的愤怒。他们想保持自己,想通过合并其他国家,占领其他国家的人民,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在战国后期,我甚至想把所有的诸侯国合并起来,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
二、那时,国王们不像我们。”现在我们都明白了,法家和军队的思想是强身健体、统一中国的灵丹妙药。那时国王不明白,他们都在摸索。比如说,看到气功的“尊君以义”是很有力量的,大家都跟着学“尊君轻视”。
看到“实践地球联盟”可以是强大的,每个人都遵循“地球的实践”。看到秦慕功的“开土”能强起来,大家都会到外面去。看到楚庄王“激起中原”的强大,大家都轮番而至,争相在中原打拼。总之,它们是不断探索和借鉴的结果。
三、当然,除了从摸索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创建另一套,并有自己独特的治国方略。如有必要,将提供。当时,确实有人向国王提供这些规则。此产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更符合主流价值观。例如,学习亵渎神明的道路,去政府等等。还有一种非常规,比如说,你不能说“王”,而要试着说“霸权”,相对来说,非常规的思维让国王更感兴趣。因此,非传统思想层出不穷。
四、另一点,一个学者,如果你能说出一套让国王感兴趣的非常规思想,那么你就可以很快进入这个阶段,在生活中做出重大改变。因此,“非常规”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有一些读者不愿意去思考政治,因为他们对天堂和地球一无所知,因为生命太短,因此,他们更愿意去思考世界,思考生活,思考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思想家了。
古代的人怎么学习
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
作者:李卫星
2012-04-05 09:03:02 来源:解放军报
【 字号: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纠错 】
【 Email推荐: 】
车胤囊萤夜读
开篇的话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贯彻落实中央的号召,首先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学习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古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安政治学院教授程远博士。
1
立德增智,学不可少
记者:“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学习重要性的精辟概括,爱好学习、善于学习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数千年来,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燃薪而读等故事传为美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勤学、善思、贵疑、好问等优秀的学习精神和学习品格,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
程远:中华民族“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由来已久。《论语》开卷第一篇的标题就是“学而第一”,把学习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后世学者们继承了这个传统:《荀子》开卷便是《劝学篇》,杨雄《法言》开卷是《学行篇》,王符《潜夫论》开卷是《赞学篇》。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几部家训全都把读书学习作为大事,谆谆叮嘱后人。
记者: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曾说:“非学无以广才”。古人重视学习,是因为学习是增加学识修养、成为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
程远: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古人有许多精彩论述。《论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相差无几,后天的学习才使人有了优劣高低之分。荀子把人性分为“性”和“伪”两个方面,“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伪”指的是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学习、教育形成的品德。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有缺陷的,故而“恶”;“伪”就是对这种自然属性的加工改造,目标是“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自然属性是加工改造的基础,没有加工改造,“性”的完善美好就无从谈起。而化“恶”为“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接受教育,努力学习。
记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可见,在古人看来,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途径。
程远:是的。荀子指出,学习不仅能够化“恶”为“善”,而且可以使人“参于天地”,成为“圣人”。他说,人刚生下来并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之所以有的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其唯学乎”。明朝思想家王廷相认为智能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他说:“使无圣人修道之教,君子变质之学……虽禀上智之资,亦寡陋而无能矣。”意思是:即使是一个禀赋很好的人,如果不去学习,也会浅薄而无能。清代思想家戴震明确主张人的智能是后天学习和不断扩充的结果。他说:“然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贤圣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问学,贵扩充。”即是说,人的智愚相差无几,智者圣人无非是通过努力学习,不断补益不足,改变愚昧,扩充知识的结果。所以,“唯学可以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明代思想家李贽甚至认为人的智能不存在天赋上的高低差异,“圣人不曾高,凡人不曾低”,差异主要是后天的学习、见闻、思虑等的不同造成的,因此,一个人要想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学不可少也”。
记者:学习可以培养人的情操,坚定人的信念,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智能。
程远:概括得好。《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习可以使人认识真善美;认识是信奉、践行的基础。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首先是从正确的认识开始的。另外,人的能力也主要来源于学习。《学记》说:“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提高人的能力素质与学习密不可分。
记者:有人打比方说,人的知识犹如球体,球体的外面就是未知世界,知识越多,球体越大,对未知世界的接触面就越大,就越能感觉到自己知识的欠缺,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和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知识越少,球体越小,越容易自满。
程远:古人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思是学习能够打开知识的窗户,就会发现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2
书山之径,力学不倦
记者: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叶适认为:“天下之物,未有人不极其勤而可以致其用者也。”在古人看来,“勤”是学有所成的不二法门。
程远:是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曾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像他那样忠信的人有,像他那样好学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就不一定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谈到自己的学习时说:“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我国历史上勤于学习的故事不胜枚举,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东晋学者葛洪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学习就像“救火治病”,就像“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这些论述是很深刻的。
记者:俗语说:勤能补拙。一个人,即使聪明才智远不及人,如果勤奋刻苦,也能有所成就。反之,如果在学习上坐享其成,即使资质过人,也可能一事无成。
程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很愚钝,记忆力很差,一天要读熟百把字都很吃力。但他毫不气馁,日夕披览,孜孜不倦,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了一个相反的例子,说是有一个叫仲永的人,小时候资质过人,但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终使其碌碌无为。王安石感慨地指出,五岁便能指物作诗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关键是不学习造成的。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中说:“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立者也。”这些话,都是很有道理的。
记者:许多人都知道“勤”的重要性,可是,勤奋一时容易,要长期做到勤而不疲很难。这也是许多人在学习上一曝十寒的原因。古人对此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程远:快乐地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不如自觉学习,自觉学习不如快乐学习;愉快地学习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学习。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宋代思想家张载也有很深刻的论述:“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着心处如何。”意思是:学习是否卓有成效,天资优劣、勤奋与否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看其对学习是否有兴趣。
记者:记得孟子曾经说过:“不专心致志,则不得。”荀子也说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古人把专注看成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
程远:是的。孟子曾以下棋为例,形象地说明了专心的重要性。他说,如果请一个围棋高手教两个学生下棋,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却想着有一只天鹅快要飞来,想去拿弓箭射它。其结果,后者的学习一定不如前者。这不是由于他们智力上有什么差异,而是由于他们专心不专心所致。《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对专心致志的心理特征作了更为详细的说明。他说:“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于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意思是:心是身体的主宰,耳朵眼睛听命于心。把心放在所学上,是耳目接受信息的前提。如果心不在学,则只能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如果想学有所获,必须全身心投入。
记者:学习不但要专心,还要有恒心。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程远: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能学有所成。《中庸》作者提倡的“五弗措”,就是“恒”的具体化。“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措”是弃置的意思。强调学、问、思、辨、行,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手的恒心、韧劲。只要坚持“五弗措”,就会“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记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人想学习,总觉得是抽不出时间来,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程远:古人也有这样的问题。据《三国志·吕蒙传注》记载:吕蒙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后来身经百战,升为中郎将。孙权劝他多读书以增加智慧。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批评说:我并没有要你成为渊博的学者。你忙,能有我忙吗?我小的时候,读过《诗》、《书》、《礼》、《左传》、《国语》,统事以来又研读了三史和各家兵书,自我感觉大有长益。你很聪慧,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自此,吕蒙“始就学,笃志不倦”,终于成为“学识英博”、文韬武略的一代名将。据史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曹操身处乱世仍“老而好学”。身处战乱年代的刘秀、曹操、孙权、吕蒙,有多少政治、军事方面的急事、大事需要处理,可仍然“手不释卷”。可见,“没有时间”常常是人们自我放松的托词,只要抓得紧,安排好,总能挤出时间学习的。
记者:有人认为,读书学习是年轻人的事,年龄大了,再去读书学习,来不及了,用处也不大。
程远: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历史上有许多年少有为的俊才,亦不乏大器晚成的智者。荀子50岁才开始游学,后来成为先秦子学的集大成者;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替人放猪,40岁才开始学《春秋》,后来成了有名的学者;宋朝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后来成为著名文学家。王廷相说:“才美何迟早,休警白发侵”,不仅仅是励志之语,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3
贵疑好问,然后能才
记者:读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途径,但也不能信师泥古,拘守陈说。孟子就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程远:唯师、唯书、唯古,限制了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创造力,为古代许多学者所不屑。他们主张用怀疑批判、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态度去学习。
记者:这种学习态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程远:贵疑。宋代思想家张载说:“学则须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言论文辞通俗,道理深刻。
记者:为什么说“有疑”是学习进步的表现呢?
程远:古人解释得很清楚。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才会深入思考,才会向人求教,也才能悟出新知,有所进步。有疑犹如开启主动思考、追求新知的钥匙。如果只是一味埋头读书,提不出什么问题,说明没有与作者一起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学习收获是很小的。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清代思想家王夫之继承了朱熹的思想,说:“由不疑至于疑,为学日长;由疑至于不疑,为道日固。”清楚地说明,学习的过程就是由不怀疑到产生怀疑,通过学习,疑问得到解决的过程。由不怀疑到产生怀疑,说明动脑子了,学习有进步了;通过学习,疑问得到解决,说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更深入了,收获更大了。学习就是这样由不疑——疑——不疑的矛盾运动过程。
记者:怎么才能做到由疑到不疑呢?
程远:好问。荀子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把好问视为成才的重要途径。《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问题的大小深浅与收获大小成正比。好问,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著精神。清代大画家郑板桥说:“读书好问,不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记者: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段话许多人都会背诵,但要真正做到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向他人请教,弥补不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有一定地位的人。
程远:敢于承认自己对某个问题不懂,而且主动向人请教,变不懂为懂,要有很高的境界。孔子就是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他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过;入太庙,对不懂的东西“每事问”。他对好学好问的人非常赞赏,曾赞扬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不用脑子,不问问题的人很无奈、很失望。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意思是一个人不肯想想怎么办怎么办,也不问人,对这种人我也不知该怎么办。
记者:《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有学友之间的相互切磋,要想得到丰富的学识是不可能的。古人重视交友,也是为了相互学习,相互请教。
程远:是的。我们知道,一个人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在课外获得,特别是在与同学朋友师长的相互交谈、相互辩难、相互启发中得到提高、补充和完善的。孔子就非常重视学习别人的长处,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特别是他还能虚心向学生学习。有一次问子贡:你跟颜回比较起来哪个强些?子贡说:我怎能跟他比?“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感叹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也不如颜回。正是这种“每事问”钻研精神和学无常师的谦虚态度,成就了孔子的博学和伟大。
4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记者: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只学习而不思考,将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想入非非陷于危险境地。我理解,这实际上讲的是学习与思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程远:是的。后世学者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宋代思想家程颐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朱熹指出:“学便是读,读了又思,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必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惶惶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合一,永远不忘。”王夫之也认为:“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循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意思是:学的时候不要自恃聪明,只有老老实实向先觉者学习,才能获益;思,则不要拘泥于前人陈说,而必须自己去独立思考。思考的内容是“其理果尽于言中乎?抑有未尽而可深求者也?则思不容不审。”即前贤所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有没有未尽的地方需要补充或发挥。他还进一步论证说:“学非有碍于思,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在这里,古人把思考看成是获得知识的关键、巩固知识的前提。深刻地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独立思考的重要作用。
记者:学习是为了继承前辈的文化遗产,思考不仅仅是为了准确理解所学的知识,重点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创新。
程远:的确如此。王夫之对此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他说:“学成于聚”,“思得于永”。“学成于聚”说的是量的积聚,即学习知识必须一点一滴地积累。实际上,做任何事都必须由近而远,由低而高,积小而大,积微而著。也就是荀子所说的“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思得于永”,是在强调“思”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地、持久地、不间断地思考探寻,才能富有成果。最终目的是“新故相资而新其故”,即在对“故”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创造出“新”;再用“新”改造“故”,使“故”变新。用现在的语汇讲,就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记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有许多惯性思维束缚着人们的手脚。
程远:孔子的办法是“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随意揣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所是。如果能做到“四毋”,就一定能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穷原见委,补偏救弊,挖掘出真知灼见。
5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记者:朱熹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照着去做,如果明事知理而不践行,学与不学没有区别。
程远:古代许多学者都有这样的思想。比如,孔子推崇的学习过程是:学——思——习——行。荀子推崇的学习过程是:闻——见——知——行。《中庸》推崇的学习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们都视践行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的落脚点都是“行”。
记者:学即认识,行即实践。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司马光曾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在认识与实践之间,他更看重实践。
程远:类似的论述还有许多。如,宋人黄睎说:“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知而后行者,上也。”明朝林希元说:“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清朝颜元认为:“心中惺觉,口中讲说,纸上敷衍,不由身习,皆无用也。”
记者:古人强调知行合一,我理解,一是要防止成为虽然学富五车,却不能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书橱;二是要防止成为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南辕北辙的伪君子。
程远:是的。唐朝历史学家刘知几说:“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牴牾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箧’,‘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安用为?’”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学贯古今、博览群书,但却不能行善事、走正道,遇到矛盾冲突不知道孰是孰非,这就是葛洪所讥讽的藏书的箱子!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记者:《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认为学习与实践不可分割,只有学了就用,以用促学,才会乐在其中。这体现着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思想。
程远: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许多学者所继承和发展。荀子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行。如果“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意思是有知识而不去践行,即使掌握的知识很多,还是贫乏的。可见,在荀子的观念里,真正的知识必须符合实际并能在实际中施行。王夫之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他说:“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主要意思是:认识要能够成功地指导实践,实践可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把实践纳入认识过程,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记者:古人重视学习,也总结出了许多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其学习的内容和重点与我们今天对学习的要求差别很大,这是必须注意的。
程远:这个提醒很重要。我们今天介绍古人关于学习的思想,重点是要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确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积极有效的学习,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自己,力争做一个对国家和军队建设有大用的人。
古代没有网络,书店也不发达,古人从哪里获得学习用的书籍呢?
古人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可以用抄写的方式来获得学习用的书籍。
一、口耳相传
先秦和西汉时期,纸还没有发明出来,书籍一般都是刻在竹简或写在布帛上,用竹简制作的书十分沉重且不便于携带,布帛书虽携带方便,但是成本十分昂贵。
因此,当时书籍并不能被一般人所拥有,社会上也没有专门的书店。当时的书籍主要是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也就是说前人将书的内容背诵下来再教给后人。
二、抄写的方式
我国最早的书店始于西汉,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政策以后,对儒家经典以及求取功名所必读的书籍,需求量很大。
当时的书籍以竹木制成的简策居多,读书人要想得到书籍,最初只能靠从别人那里借书抄录,而且主要用于自己读,并不用于交易,后来逐渐出现了相互交换手抄经书复本的图书交易市场。
据《艺文类聚》记载长安太学每月月初和月中设有交易书籍的贸易市场,允许太学生在此买卖经书。刚开始只是太学学生为了互通有无,以后发展成为有人专门抄书出售,书籍开始成为一种商品。
三、背诵书籍
随着书籍供求需要的日渐增多,就出现了专门出售书籍的书店。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在其所著的《法言》中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书肆就是书店,是说喜好著书却不以孔子学说为要领,就像书店一样,里面什么书都有。这是目前文献中有关书店的最早记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的日益繁荣,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商业城市,这为书店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东汉时出现了造纸术,由于纸比较便宜且便于书写和携带,所以从那以后,纸质书也多了起来,随之各地的书店也逐渐多起来。
《后汉书》就明确记载了东汉思想家王充年轻时“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是说王充早年家穷买不起书,他就经常逛洛阳的书店,看到想要的书,看一遍就能记住,所以最后成了一位博学的人。
春秋战国那么多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哪来的?
我古代的思想家是比较多的,但是大多数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战争频繁,各个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时期比较特殊,所以在学术上就出现了“百家争鸣”。中国古代的各个学术思想,其实在这个时候就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不过很多人也非常疑惑,为什么这个时候的思想家会这么多,并且不知道这些人不同的思想是从何而来。这些人的知识其实有的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有些人是在实践生活中逐渐领悟出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一个战火纷纷的年代,但是相对来说也比较公平,因为那个时候对于思想不受限制,任何人只要有能力有思想就完全可以去试一试,也许就能够为自己博一个好前途。自从周朝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朝基本上就已经没落了,虽然朝政还在周朝的手上,但是国家基本上就四分五裂了,各个国家之间也在相互打仗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思想家,知识有的是从私学里面学过来的,因为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一些读书人在到处讲学了。除了这里之外,有些人是从官学或者是家学的,也有的人会出去游学,或者是通过读书得来。例如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刚开始其实就是周王室里面专门管理图书的馆长,所以老子的很多知识基本上都是来源于那些藏书。而管子和孔子这些家里比较贫困,是在乡里面读书,后来是因为成绩比较优秀,才会逐渐为人熟知。
这段时间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思想家,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的是比较好的,所以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这段时期的社会是比较动荡的,也在不断的寻求新的发展和变革,所以思想才非常活跃,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各个统治者都在群雄争霸,所以对政治上也是有要求的,特别需要知识分子。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这些知识分子也会努力的学习,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