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世纪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历史地位如何?(800字)
- 2、黑暗的中世纪对欧洲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否可以辩证的看待?
- 3、14世纪-16世纪历史发展潮流是什么?出现这种潮流的原因?影响?
- 4、论述中世纪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5题目
- 5、中世纪对近代西方社会有何影响
- 6、中世纪的知识分子怎么样
中世纪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历史地位如何?(800字)
写作思路:通过客观的眼光对于中世纪的文化特点进行描述,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结出中世纪文化的历史地位。
正文:
西方基督教的兴起,象征着古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漫长的中世纪是“上帝”统治人类的时代,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自公元39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西方进入了“政教合一”神权体制的思想黑暗年代。
中世纪无异于“黑暗时代”的代名词。可是,如果以相因而持续的眼光来观看这三个世代相承的历史阶段的时期更替,“史学家现在认识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因为“经年累月的研究已经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这就是“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结束时,欧洲的技术与政治的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然而,当这一优势以殖民扩张的方式来体现时,往往被视为邪恶而与中世纪联系起来。
这样,中世纪的黑暗表象,也就完全地遮盖了中世纪的文化成就,促使欧洲以外的人们满怀着对于邪恶的愤恨而认同于欧洲之内的人们关于中世纪的说法,并且将中世纪这一概念普遍化,用来作为对于人类文化与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特定时期进行的时代命名,从而使中世纪成为具有批判性文化概念:“今天,在一般人的头脑里,‘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经成为反动或者停滞的同义语。
因此,如果一个现代改革家想要指责他的保守的对手的思想,他只要把他对手的思想贴上‘中世纪’的标记够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世纪并非是一个漆黑一团的历史世代,但由于欧洲中世纪文化发展的主要时代特征的独特性,使其有别于古代与现代,这就是基督教以其国教化及国家化,不仅使基督教神学垄断了思想而成为官方哲学,而且使基督教教会插手了政治而具有统治权力
在基督教从思想到政治的直接影响下,在保障与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的同时,又妨害与阻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因而这一影响的正面性与负面性之间的对比十分强烈,较之文化发展的评估需要整体性的综合考察,作为个人的观察者往往具有偏于一隅的局限性,因而更容易注意到这一影响的负面性。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上帝之道深入人心,特别是文化发展空缺之中的艰难生存环境,使教徒们感受到人间地狱的滋味,力图以自己的苦行来为自己深重的罪孽进行赎罪,不仅出现了众多的修道院,而且出现了更多的不愿脱离人间生活的教徒,故而他们采用朝圣这一最普遍的苦行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赎罪愿望,由此让上帝之光普照众生。
所以,到《启示录》所说的“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去,亲临沐浴神的荣耀光照,亲自在“城的光里行走”,已经成为每一个信徒的最大愿望。 这样的朝圣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在公元1065年,就出现了一幅由一位主教带领一支由7000个日尔曼信徒组成的朝圣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耶路撒冷行进的浩大场面。
当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这基督耶稣受难的地方,沿着当年基督耶稣身背十字架走过的道路,亲眼目睹基督耶稣被钉死的那座头骨形状的小山丘——髑髅地时,心中就感到应该像基督耶稣承受十字架的重负与苦难来为世人赎罪那样,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来自我赎罪,因而十字架已经不是痛苦耻辱的象征,而是天国福音的象征,成为每一个信徒坚守信仰的标记。
来到圣地耶路撒冷,就是通过苦难的考验来虔诚地信仰,在灵魂的净化之中来走向新天新地。 可是,此时的耶路撒冷,并不仅仅是基督教的圣地,除了是犹太教的圣地之外,它还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占领了耶路撒冷以后,就修建了清真寺与岩石殿,从此,圣地耶路撒冷在大多数岁月里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好在基督教的朝圣者只是对圣地耶路撒冷充满了崇敬向往之情,并没有夺取它的打算,因而也不会受到多大的限制。
不过,在公元1077年,当塞尔柱突厥人占领耶路撒冷以后,基督教的朝圣者开始受到限制,并且,占领者还向他们征收高额的费用,因为此时的塞尔柱突厥人正在猛攻拜占庭帝国,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军费开支。最后,在公元1085年,日耳曼信徒前往圣地耶路撒冷的道路已被完全切断。
中世纪的思想特征是蔑视物质,重视记号所表达的意义。“代表本身的事物(用于实用的目的)在文化代码结构中占据最低层;作为另一类事物(用于观念表达的目的,如权力、神圣、高贵、力量、富有、智慧等)则与前者不同。
由于意义问题与价值相联系,就产生了把各种文化记号的表达与内容分等的问题。此外,记号的价值学不仅受事物的价值影响,而且受内容与表达之间关系的某些定量特征的影响。”如宗教的物品,它的内容相对应的价值就可能达到较高的层面。
如十字架原本是罗马帝国执行死刑的刑场标记,由于基督教将其作为圣像装饰物,其内含的价值意义使这个标记成为教民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行为是符号性的,因为教民崇拜的不是圣像装饰物的物质性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宗教观念与权威。
在这种意义等级结构中,占据最高位置的是不含有物质性的记号,称为零记号(即表达抽象意义的记号,没有现世的物质可以与其相匹配)。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中世纪艺术作品反映的都是宗教题材,而人的现世生活却很少表现。
黑暗的中世纪对欧洲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否可以辩证的看待?
当然。
现在对中世纪的历史文献并不多,翻译成中文的更是少得可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侧面了解一些蛛丝马迹。
一般来说,西罗马灭亡之后,文艺复兴之前大概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属于中世纪黑暗时期,但我个人认为,纯粹的文明黑暗是在西罗马灭亡之后,一直到查理曼建立加洛林王朝,大概公元800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整个大概三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欧洲本土的日耳曼人中的东哥特,西哥特,法兰克,撒克逊,伦巴第,汪达尔,盎格鲁-撒克逊,我国的匈奴,阿拉伯的穆斯林,几乎当时世界上一切有破坏力的民族都聚集于此,展开连绵不断的战争,再加上当时教会的狂热,几乎粉碎了所有西欧的异教,以至于所有的文化都与教会有关,可是在战争期间,教会的主教甚至都在忙着收敛土地和财富,以及标榜城市伯爵的身份,哪里还有时间去建设什么文化呢?
罗马式文化在当时几乎毫无用处,当时不需要雄辩家,不需要哲学家,更不需要律师,因为刀和剑可以征服一切,这就体现出罗马不重视科学文化的恶果,仅仅隔了一道海湾的希腊文明在此时仍旧有零星文化的火光,而意大利,西班牙以及高卢地区,文化则是完全停滞,甚至有些倒退。
根据上面所说,可以总结出,因为战争以及文化发源地的滞泻和不符合时代的文化,最终导致了西欧进入了所谓的文化,政治的大黑暗时代。即因为没有高级的文化,蛮族的政治仅仅是停留在讨伐和争夺领地的层面上。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以下引用中世纪剑桥插图和全球通史的观点):
上面说过,罗马式的文化并不能保持长久(因为欧洲的文化从意义上讲就是罗马文化),他们在中国已经开始用纸书法的时候,甚至还在用羊皮,这个现象直到埃及的草纸发明后才有所改观。即罗马式的文化如果继续下去,那么欧洲的文化必定会落后于东方,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盛唐时期,中国文化空前繁荣,当时的阿拉伯文化尽管在伊斯兰教的控制下逐渐单一化,但阿拉伯人的穆斯林是当时世界上流动最频繁的人,频繁的流动带来的是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即文化在融合中不断的提高。
如果按照罗马式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欧洲必定会走下坡路了。
但日耳曼人出现了,他们一蛮横,暴力,毫不留情面的粉碎了罗马帝国,随之而来的,就是罗马在蛮族中少得可怜的传承。因为此时的东罗马(即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罗马帝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被希腊所有融合,甚至于在君士坦丁堡中很多人都说希腊语,而非拉丁语。所以,在某一层面上说,西欧的文化在这时就已经被粉碎得不成样子。
但破后而立,粉碎之后必定是新的重建,尽管教会的影响日益增大,之后不久新萌芽的文化也多是基督文化,但这无疑为今后西欧文化的复兴埋下了种子,而并非像中国一样,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在文化方面有所改变,以至于是被欧洲殖民。
若是当年的罗马帝国得以延续,清政府又不闭关锁国,我想,一百年前被殖民的很可能是西方,而非我天朝上国!
嗯,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望楼主去粕取糟,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以后再问这种知识性问题的时候,最好带一些悬赏,否则回答的人很少,我也是因为对中世纪历史极度感兴趣,才进来回答的。
14世纪-16世纪历史发展潮流是什么?出现这种潮流的原因?影响?
欧洲历史变革:1.经济方面
从14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2.政治方面
14到16世纪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反封建斗争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如德意志的农民战争,还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夺取政权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后期发生的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独立的荷兰成为17世纪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3.思想文化方面
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天主教会和封建传统的观念和桎桔,
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
4.国际关系方面
(1)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西欧具体历史事件: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艺术风格的更新,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简单来说,文艺复兴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其后遍及西欧整个地区。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人文主义的理念,其重点是“人”,是“人”的本能的发挥,是“人”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首先,是人的发现。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1)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2)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3)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是道德行为。(4)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些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讽刺、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丑恶。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培根)。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为后来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霍布斯、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权。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高层的阶梯。第五,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实态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六,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无价的瑰宝。
论述中世纪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5题目
1,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
希腊哲学在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出现。早期的哲学家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本质进行一种严肃的、批判性的探求——这种探求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他们询问关于它的成份、它的组成和它的运作的问题;他们质询它是由一种还是多种事物组成的;他们探究它的形状和位置并猜测它的起源;他们追求理解事物产生和转化的变化过程;他们沉思地震、日食、月食等异常自然现象,并寻求不仅适用于一次具体的地震或食、而且适用于所有地震或食的普遍性解释;他们开始仔细思考推论和证明的规则。
哲学家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有序的、可预言的世界,事物按其本性在其中动作。用来指称这个有序世界的希腊词是kosmos(宇宙),从中引申出我们现在所用的“宇宙论”(cosmology)。由于他们关注于自然,这些引入新的思维方式的哲学家就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自然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开篇就说,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惊异”,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有了惊异也就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而为了摆脱无知人们就会渴求知识。但是求知并非为了实用的目的,而纯粹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通俗地说,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人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知识阶层不用为着生活而奔波劳碌,因为整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没有闲暇的人,是无法从事求知这种复杂的脑力劳动的。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哲学知识是自足的,它不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强调了哲学和科学之来源的非功利性,也说出了为何希腊成为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的道理:因为它提供闲暇、提供自由,因为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智慧无比地崇尚。
自然科学的发源地并不是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在的雅典,而是在小亚细亚大陆的爱琴海沿岸——爱奥尼亚的米利都,泰勒斯和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形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学派——爱奥尼亚学派。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记述了泰勒斯的一个故事。泰勒斯的朋友们因为他的贫困而指责他,对他说,哲学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但是这位哲学家通过对天体的观察,预见到第二年将会出现橄榄作物的大丰收。于是在冬天,他筹集了一些钱,非常便宜地租下了米利都和开俄斯两地所有的榨油机。到了橄榄丰收的季节,这种榨油机的需要量很大。这时,泰勒斯以非常有利的条件把所有的榨油机租给用户,赚了很大一笔钱。泰勒斯证明:“对于哲学家来讲,要赚钱是很容易的。但是,他们的兴趣并不在发财这方面。”
科学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是指出科学成就在改造技术、工业、工程等等方面的实际结果。诚然,科学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确实说明正是科学超乎想象地改变了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并且在不远的将来会进一步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社会的发展。但对这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评价科学研究的态度,几乎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会赞同。由于希腊奴隶制度保证贵族和自由民优裕的生活,大量的奴隶使自由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希腊哲学家可以从爱好和兴趣出发,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摆脱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因此科学和哲学都是出于对真理的诚挚追求,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古希腊时时期还不太明显,因为在当时哲学和科学是指一种追求,一种“理智的愉悦”。总体来说,科学和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事物,而其后的人们为了研究上的方便才将二者分开了。
2,科学或者说科学的萌芽,即使埋葬在地下,它也要经过冬眠而逐渐发芽的。在中世纪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科学依旧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一点痕迹。当然,这些工作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科学的殉道者,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正是他们的牺牲,才为近现代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欧洲中世纪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是农业技术,农业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基础。封建领主的庄园农业,对欧洲农业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他们首先使用了铁犁,后来又有了犁壁,有了比较好的挽具。他们还懂得二圃和三圃的休耕制和轮作制,这样就可以恢复地力,提高产量。十字军东侵之后,欧洲人对东方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多的了解。水稻、甘蔗、棉花这样的一些农作物被引进了欧洲。在南欧,柑桔和其他一些亚热带水果也发展起来,畜牧业也日渐兴盛,良种绵羊的数量因毛纺织业的需要而大增。在冶炼和铸造方面,他们从阿拉伯引进风箱,掌握了熔铁和铸铁技术,并学会了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和活字印刷等的制造和使用技术。总之,欧洲中世纪虽然被宗教神学所统治,但欧洲人还是学会和掌握了当时世界上许多先进技术,从而逐步改变了长期的落后封闭状态,发展了生产。
欧洲中世纪的许多科学成果,都是从阿拉伯引进的。特别是11~13 世纪,由于穆斯林虐待了基督教的朝圣者,引起了欧洲基督教徒的不满和愤怒。1095 年,在教皇的号召下,发起了对西亚的战争,出征者每人衣服上缝上十字,因此称为“十字军东征”。虽然在近200 年的8 次的东征中,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动摇了欧洲社会基础,引进了许多伊斯兰的科学技术。可以说,正是十字军东征,伊斯兰科学文化的引进,才给黑暗的欧洲点燃了火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
另外早期的教育机构为后来的欧洲科学技术的起飞准备了条件。这些大学成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阵地,是他们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常表现出对教会的反叛。教会势力对此当然不会甘心,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迫害大学里的学者和教授,焚毁他们的著作,甚至于把他们投进监狱,一些大学也转而为教会所控制。
但是,这些镇压和迫害并没有阻挡住人们求真理、学知识的潮流。大学中传授的任何真正的知识都成了射向封建教会的利箭。世俗的大学就是这样在与教会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各大学培养出来的许多知识分子也在实际上成了摇撼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欧洲科学文化的复兴,大学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中世纪是欧洲科学春天来临之前的寒冷黑暗的冬天,为新事物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1)哥白尼的理论是一项重大突破,它与地心说、当时的天文学观点和圣经传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掀起了一场科学革命,朝着现代科学世界观的建立迈出了第一步。在《天体运行论》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哥白尼提出了一种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理论,即日心宇宙学说。
(2)布鲁诺不但热烈宣传和颂扬哥白尼学说,还充实发展了这一学说。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和永恒的,在太阳系以外,还有数不清的世界,无数颗恒星,都像太阳一样巨大。布鲁诺的宇宙无穷无尽的思想,使唯物主义宇宙观日益深入人心。
(3)第谷是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用肉眼进行观测的天文学家。他做出的第一件引人注意的事,是在1563年发现了木星最接近土星的时间,这件事后,第谷开始着手修定行星表,他所制作的新行星表定位精度达到了30弧秒。第谷做出的第二件有名的事,是在1572年观测到一次星球爆发,后人称它为第谷星,这是继1054年中国人首次观测到的新星之后的第二颗新星。第谷首次引入“新星”这个概念,他通过视差测量出这颗新星比当时人们认为的宇宙边界要远得多,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天空是完美无缺和永恒不变的”观点的有力冲击。第谷第三件有名的事是对慧星的研究。1577年,第谷对天空出现的一颗巨大彗星研究的结果表明,它不仅来自当时人们认为的“天界”之外,其运行也有特定的轨道。
(4)开普勒1588年毕业于德国蒂宾诺大学。1591年获得该校硕士学位。1601年第谷去世后,开普勒继承了一大批非常宝贵的资料。他以这些观测结果为基础,计算出一个能描述星体运行的体系。1609年,开普勒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公布了他对行星按椭圆轨道运行的研究成果,这就是现在的开普勒第一和第二定律。开普勒根据第谷的观测资料和他的椭圆轨道理论,终于制作成功了新的行星运行表。这一部运行表发表于1627年。在行星表的计算中,开普勒首次采用了苏格兰数学家耐普所发明的对数。
(5)伽利略是科学革命过程中以及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位关键性人物。他改进了望远镜,并对运动和自由落体进行过深入的研究。1610年他在《星空信使》中宣称存在着许多以前从未有人见过的星辰,正是它们构成了天上那条银河。他还指出,月亮远非完美的球体。他还发现有4颗卫星在环绕着木星旋转。
(6)勒内·笛卡尔,构想了一个无限的宇宙,在这个宇宙里没有什么位置和方向是特殊的,太阳只不过是我们的区域性的恒星而已。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充满物质的空间,这些充满空间的物质的运动形成无数的旋涡。笛卡尔的旋涡理论是第一个取代中世纪水晶球模型的宇宙学说,一度成为十七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宇宙学说。直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旋涡学说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7)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在没有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天体受到“第一次推动”之后,将始终维持惯性运动。牛顿还根据他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导出了地球与月球的引力规律,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引力定律,并认为这一规律适用于宇宙万物任何两物体之间。牛顿还预言了引力对人造卫星运动的控制方式。牛顿的成就使天文学脱离了单纯的观测与测算,从单纯描述天体运行的经验规律上升为认识天体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它使一个半世纪前,由哥白尼开创的科学革命迈向又一个更高的顶峰,这是人类几千年来,对行星运动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巨大飞跃。在这一巨大飞跃中,人们认识到了天文学研究在天文观测、资料积累、资料处理分析、模型建立、理论的得出等步骤的分工、衔接以及循环提高的意义。
因此科学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打破蒙昧,不断超越前人的成绩,用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来满足人类自身的渴望
4,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中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过,“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他的众多成就影响了后人的发现,他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影响至今。
5,科学技术史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理论,实施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史实与理论的产生条件相联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具有极端的艰苦性,为面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的困难增加了克服的信念,培养了我们的坚强品质;而在了解科学成果被发现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来思考、检验,让我们更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与精神。
中世纪对近代西方社会有何影响
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历史上称为中世纪。在人们的观念中,中世纪往往被视为“科学的空白期”。但是大量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并未消失,科学研究并未中断。这其中,大学的作用功不可没。大学不仅对于科学知识的回收、保存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近代科学思想的产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早的大学建立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和萨莱诺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波隆那大学以研究法学著称。因为波隆那地处当时欧、亚、非的商业贸易中心,商贾云集,贸易纠纷时有发生,商业诉讼接连不断,法学人才的需要迫切。此外,意大利学者与教皇联合,为共同对抗神圣罗马帝国以求得城市的独立和权利,加强了罗马法的研究,民法逐渐成为单独学科。再则,为解决城市当局与封建领主的矛盾,刺激了法学的发展。当时著名的法学家艾纳卢斯曾在此研究和讲学,吸引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和青年。到13世纪初,波隆那大学学生达5000余名,教学内容日渐丰富,1316年增授医学,1360年增授神学。建立于11世纪初的萨莱诺大学,最初是一所医学学校,萨莱诺是地中海岸驰名的疗养胜地,传统医学基础较好,吸引了达官贵人来此地疗养。11世纪初犹太医学家阿非利加诺来此地讲学,使东西方医学在这里得到了交融,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萨莱诺大学逐渐成为欧洲的医疗中心和医学研究中心,它是西方早期的分科大学。巴黎大学由当时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发展而来。1108年到1139年,法国著名经院哲学家、早期唯名论的重要代表(阿伯拉尔)曾在这里与唯实论进行过长期的论战,学者和青年纷至沓来,使学校名声大震。巴黎大学以研究神学著称,最盛时学生达5万人,成为当时西欧大学的典范。在这3所大学的影响下,13世纪到14世纪,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多所大学。如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1222年)、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亚勒索大学(1355年);法国的图卢兹大学(1230年);西班牙的巴伦西大学(1212年);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1290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布拉格大学(1348年)等等。1400年全欧新建大学22所,1500年约80所,1600年大学总数为105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是教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极大地促进了西欧中世纪文化的繁荣,不仅为近代大学打下了基础,而且对近代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起初以单科为主,11世纪到13世纪,随着欧洲人把阿拉伯文的希腊、印度科学著作译本以及阿拉伯自已的著作大量译成拉丁文,特别是1200年到1255年间,亚里士多德全集被发现,并被译成拉丁文,很快进入大学课堂。当时逻辑学、物理学、宇宙学和数学基础已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基本上以逻辑和科学的科目为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大学的传播,引起了教会的恐慌和恼怒。从1210年到1231年,教皇三次下达禁令,不允许在巴黎大学阅读和传授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但是,教皇的禁令如落花流水,到1255年,也就是教皇的禁令颁布45年以后,巴黎大学讲座课程的教材目录已经包括所有能得到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但在当时的牛津大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一直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传授和研究。
中世纪的大学,在研究阿拉伯传统浸染过的古希腊著作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这些评著几乎包含了随后几个世纪中在科学领域反复讨论的大多数科学概念、理论和争论。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改变了西方教育制度,形成了主宰西方文化的专业知识分子层,造就了一批把基督教带进理性之海的哲学———神学家,特别是塑造了欧洲人说理论辩的思维习惯,形成了西方不朽的学术传统。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授课和辩论两个环节。授课是指阅读指定教材和由教师解释教材。辩论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上展开的“问题辩论”,一种是课下在公共场所举行的“自由辩论”。“问题辩论”通常先由教师给出一个论点,由他本人或者学生引经据典做成一个否定性的答案;然后,由助教对这一论点进行正面论证,并对反驳意见进行解答;学生或教师可以针对助教的论证提出新的反驳和问题;经过反复的发问与回答、论证与反驳,最后由教师作出最初的论点是否成立的结论。这种论辩属于正式的辩论,经常进行。“自由论辩”属于非正式辩论,与会者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加以讨论,这种辩论后来演变成为大学里的文化娱乐方式。无论是正式辩论或非正式辩论,其目的都在于培养敏捷的思考能力,练习推理方法。
在几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艺术方面一直接受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英国现代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认为,如果西方思想没有经过几个世纪的理智训练的准备,以便用宇宙理性或人类智力去探索自然的秩序,那么现代科学的诞生将是不可能的。因此,西方那种批判的理性和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并非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出现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转折点在3个世纪以前的大学和城市时代。从阿伯拉尔和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开始,就已经兴起了对辩论思维和哲学思辩精神的爱好,较高级的研究受到逻辑辩论术的指导,大学课堂上的争辩和公共场合的自由辩论,不仅提高了才智的敏捷性和思想的准确性,而且尤其发展了一种批判精神和方法上的怀疑,西方文化与近代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此兴起的。
在中世纪,尤其13世纪和14世纪,学术思想最活跃、影响最大的是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以此二校为代表,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特色。巴黎大学是神学———哲学国际中心,其辩证法风格以论辩和辨析的方法,追求思想的清晰与确定。在3个世纪里,它不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学子,而且招来了阿伯拉尔、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大阿尔伯特、布拉班特的西格尔、托马斯·阿奎那、波纳文图拉、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等伟大的学者,几乎构成了从公元1100年到1400年之间的哲学史。而这些伟大的学者,又必然是由那些伟大的教师,在一种令人们的心智激荡高昂的气氛中造就出来的。牛津大学的学者们更加关注自然哲学和经验科学,第一个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罗吉尔·培根就是最重要的一位代表。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怎么样
中世纪里,有能力读写的阶层主要有两个来源, 第一,是修道院学校; 第二, 是城市中的大学。 后者往往是在前者中发展并独立出来的, 虽然依然在名义上依然归属教会, 但一般相对独立。 中世纪思想的活力就来自这些城市里的大学。(实际上,在克吕尼运动之后, 修道院学校几乎不再接收俗世教徒了。) 本书关注的也是后者, 尤其是他们的发展和衰落。 一般来说, 对于大学里的知识分子的梳理, 是可以沿着两条脉络来进行的:其一,是世俗上的; 其二,是学术上的。 就世俗意义上而言,十一世纪的背景是西欧的复兴和教权的扩张。对于西欧的商业而言,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关键性的, 虽然这次东征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十字军国并未能坚持很久,但它再一次为西欧夺回了对“我们的海”——地中海的控制。 于是, 对东方世界的贸易再次兴起。 随着商业兴起的,是属于商人和自由手工业者的城市(参见《中世纪的城市》)。 而大范围商业贸易在城市的发展, 则需要大批受过专门教育的人员来负责文书, 会计和法律方面的工作。 这是世俗学校在城市发展最明显的推动力。 而且, 在教权和君权竞争的夹缝中, 大学, 无论是在学校组织, 还是在所授课目和学位授予上, 甚至在大学人员的刑事审判和豁免权方面, 都获得了一定的自由。 或许, 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学校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但最活跃的学术中心却在法国(巴黎和沙特尔学派)和英国(牛津和爱尔兰)。 相对而言, 西班牙的大学开始于收复失地运动之后, 而德国的大学则起步更晚, 繁荣于中世纪之后。 虽然许多大学教员曾自称为靠脑力劳动来获取报酬的手工业者, 但我很难相信这是一种普遍的看法。 至少就中世纪的中后期而言, 即便是城市里手工业者间的等级都是非常明确的, 作为渴望拥有政治主张和影响力, 但收入不高的大学教员们, 毕竟不是早期流浪和放纵的哥利亚德们, 想必难以容忍这一分级。 从结果来看, 除了扬.胡斯之外, 很难说中世纪的大学对民众思想上产生过什么影响。 最后, 大学毕业后的大学生们, 除了成为神职人员外, 也大多成为法官, 律师和公证人。 就学术而言, 中世纪是经院哲学的时代, 在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中,除了少数异端外, 其主旨总是在于: 以理性彰显上帝。 虽然应该肯定中世纪大学对于(罗马)商业法律上的继承和发展, 对(希腊)逻辑与修辞的重新引入和研究, 但丝毫没有理由高估中世纪知识分子在被后世称为“自然科学”的那部分上的实际进展。 事实上,中世纪时期, 医学和数学上的发展几乎全部来自阿拉伯文明 (尤其是从西班牙), 比如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和阿维森纳的《药典》。 虽然有着所谓的“七艺”, 也就是大学所设的七门课程, 分别是: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 但其中的天文, 或者更广义的物理,也只是亚里士多德的 《物理学》 和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 而已, 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思辩哲学。 这一点正如《文艺复兴中的人和自然》一书中所说的, “他们的目的是追求原著的纯洁, 而非科学真理”。 中世纪大学早期的对手常常来自西多教团。 作为中世纪基督教的自我革新之一, 西多教团强调以苦修,也就是体力劳动来向上帝赎罪, 而轻视智力, 或者说理性。 而作为大学的成员, 阿贝拉尔则希望发展逻辑来验证神学, 这与明谷的圣伯尔纳针锋相对。 而在中世纪后期, 大学所面临的, 除了教皇对异端思想的控制之外, 则是以多明我修会和方济各修会为首的四大托钵修团的兴起。 强调恪守使徒式贫穷和布道, 以乞讨的方式修行的托钵修士们不断涌向城市。 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阶层, 他们自然也会进入大学。 他们有着教皇的支持, 不收学费, 而且往往虔诚而显得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实际上,后来的许多知识分子, 从马丁.路德到哥白尼, 都出身于修士。 但这种出世的苦修, 是和中世纪城市里世俗的精神相悖的, 比如《玫瑰传奇》所表现的那种对生命力和个人欲望的赞扬, 自然会招致大学里俗世教员的抗议。 中世纪大学思想活动的衰落。 这一衰落与其说是和人文主义者的兴起有关, 不如说两者是同一原因的两个结果。 随着十字军东征的接连失败, “阿维农之囚”事件之后, 君权在和教权的斗争中取得了不可逆转的胜利, 十五世纪正是君主集权制在西欧确立的世纪, 大学自由赖以生存的夹缝也因而渐渐失去。 更重要的是, 在集权制下, 君主聘用文职人员来管理政务, 而不是像中世纪早期那样分封给不用付薪水的贵族。 所以,无论是大学里的知识分子,还是后来的人文主义者, 向君权和世俗政治的靠拢在所难免, 《中世纪的秋天》里所描述的布鲁日宫廷文化即为一例。 此外, 十四,十五世纪同样是民族主义萌芽的时代, 印刷术的大范围使用, 民族语言开始取代拉丁语, 整个欧洲的大学开始渐渐变成各个民族的大学, 大学的当地化自然会方便君权和贵族的进一步渗透。 就宗教层面而言, 随着教皇的影响渐渐只限于教皇国之内, 而自身变为意大利的诸侯国之一, 学术开始更加肆无忌惮的嘲笑教权, 并同时肯定现世。 随着一次次瘟疫的降临, 神秘主义, 和忧伤颓废的氛围再次兴起, 大学里对于思辩和神学的探讨也变得僵化而让人厌烦, 曾经那个生机勃勃的经院哲学时代结束了。 衰落可能并不是合适的词,后世的许多著名学者依然出自大学, 在十五世纪也还有很多大学相继建立。真正失去的,是大学的独立。 在这一点上, 它也是城市自由对君权退让的表现之一。 巴黎大学参与了对圣女贞德的审判, 然后失掉了君权的信任。 同样的, 1358年的巴黎起义让巴黎在以后的近两百年里失去了法国政治中心的地位。 另一个可能不那么恰当的例子, 是汉莎城市同盟同样在十五世纪中的式微。 最后,中世纪大学知识分子的活动同样可以看作是理性精神在欧洲的复苏,虽然带着神学的面具。就像沙特尔学派所说的, “除了理性证明的真理,不存在别的权威”。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新教运动的兴起,神学最终归于神秘主义,人文主义者继承了中世纪知识分子对希腊文化的热忱,而理性则从中解放出来。近代科学,也就是罗贝尔.培根和弗朗西斯.培根所先后提倡的实验科学,由此而始。 PS:我对翻译的要求真是越来越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