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0-1岁婴幼儿睡眠和运动,都有哪些小常识?
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了《5岁以下儿童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
看过这份指南,我帮各位爸爸妈妈把要点都提炼好了——
5岁以下儿童要想健康成长,理应做到:
① 增加身体的活动;
② 减少坐下来看屏幕或被限制在婴儿车和座椅上的时间;
③ 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
④ 有更多的时间积极玩耍。
可见,「运动」和「睡眠」在儿童成长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那么,爸爸妈妈如何帮助宝宝进行科学运动和健康睡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这 2 个话题。
一早、两学、三不教 宝宝大运动不用愁
宝宝成长过程中,运动对宝宝大脑发展、身体发育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婴幼儿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运动发展和感官发展,几乎决定了人的一生。
比如,有人写字东倒西歪、大小不一、一边倒;跳舞时总是踩不准节拍、不停踩舞伴的脚;军训时总同手同脚,永远是你被教官喊出列;游泳手忙脚乱不会动,挣扎到最后沉入水底......
上面所说的各种不协调,都是由于在婴幼儿发展时期,没有进行适当的运动而导致的身体机能发育不良。
这么严重,那可怎么办才好?宝爸宝妈们也不用犯愁,掌握这七字秘诀,宝宝的大运动不用愁!
一早:早俯趴
宝宝离开妈妈的产道后即可开始俯趴。没错,是“离开妈妈的产道”就可以开始俯趴了。
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出生后一周内就开始俯趴的宝宝,头颈部发育更好、情绪更平稳、睡眠能力也发展的较快。
两学:学翻身、学爬行
不要觉得翻不翻都一样、爬不爬都一样。翻身对于身体的左右协调具有重要意义,爬行更是对身体协调、手部发育、视觉发育等都有较大影响。
三不教:不教坐、不教站、不教走
不学并不代表不坐、不站、不走,而是宝宝经过了前面充足的俯趴、翻身和爬行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进入独坐、扶站、行走的阶段。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和积极的鼓励。
总结成七字秘诀就是:一早两学三不教。
一早:早俯趴
两学:学翻身、学爬行
三不教:不教坐、不教站、不教走
宝宝大运动包含的内容很多,对宝宝的影响很广,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才学透其中的弯弯绕绕,一篇文章篇幅肯定不够,以后我将再分门别类细细道来~
发展睡眠能力,才是解决睡眠问题的根本
关于宝宝的睡眠问题,不少妈妈哭诉,宝宝睡觉的时候一惊一乍,一放就醒!持续烦躁哭闹小脸通红!不哭不闹就是不睡!白天睡晚上不睡!一点动静就醒!
但你知道吗?宝宝的睡眠问题,60%以上是由宝宝睡眠能力不足有关的。
什么是睡眠能力?
我从2009年开始学习婴幼儿脑神经发育知识,2013年我开始在盐妈网进行婴幼儿睡眠研究和科普,在2014年底在卡普博士的安抚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睡眠能力”这个概念。
简而言之,睡眠能力指的是婴幼儿克服外界感官信息干扰、放松身体、自行进入睡眠状态的能力,以及在睡眠过程中处理各种感官信息干扰、非大脑控制的肌肉活动和身体活动而不完全清醒、继续睡眠的能力。
睡眠能力具体包含哪些基础能力呢?
① 感官信息处理能力
主要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内耳前庭等感官发展,这些感官对白天、入睡时、睡眠中的声音、光线、味道、温度、湿度、空间等信息的处理能力。
其中有关身体重心和身体平衡对睡眠的重要影响,是我根据神经生理学、婴幼儿睡眠、以及大量实践案例总结的,其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入睡难、易醒、早醒等常见睡眠问题效果十分显著。
② 身体控制能力
身体控制能力受原始反射和肌肉、关节等发育的影响,婴幼儿在各个阶段都会因为身体控制能力不足而影响睡眠。新生儿需要抱睡、仰睡易醒、半夜趴过去就练习抬头、翻不过来就醒等,都和身体控制能力有关。
③自我安抚能力
婴儿自我安抚能力是其自行入睡的重要基础,安抚分为被动安抚和自我安抚。特别提醒父母不要过度哄睡、过度接觉,以免阻碍婴儿自我安抚能力的发展。
那如何发展宝宝的睡眠能力呢?
这里提醒一下:有些宝宝出生之后会直接进入“天使”阶段,即无需怎么哄睡就自己入睡了,或者是稍微哄一下就好。如果遇到这样的宝宝,注意不要好心办坏事而随意破坏他自我安抚能力的发展。
第一步:帮助入睡(0-4个月)
0-4个月内,可以采用帮助入睡的方式,但同时有意识地引导他渐渐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样可以逐渐提升宝宝的睡眠能力。
我们可以这样做:
哄睡(帮助入睡),但看情况给宝宝机会来尝试自己入睡;
有目标地减少哄睡(帮助入睡)的次数;
不用哄到宝宝完全睡着,做到宝宝情绪平静、身体放松即停止,等待他自己入睡。
第二步:交互协助(5-9个月)
在看护人有意识地引导下,宝宝能渐渐从需要被动哄睡向主动入睡发展,这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建议宝宝在9个月前完成这个过程而进入下一阶段。当然,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宝宝与宝宝之间差异大,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提供几个“交互期”适用的方法:
妈妈哄睡的时候以示范的形式进行,比如抚触、轻拍,宝宝会习得并转化为自我安抚的技巧;
练习阶段——白天和宝宝做亲子游戏的时候,多给一些肌肤相亲的机会,为宝宝自己尝试入睡带来更多安全感;
引导宝宝多尝试几种自我安抚的方式,宝宝习得安抚入睡的方法多了,也就更乐意接受“自己入睡”的流程。
第三步:自主入睡(9-12个月)
主动入睡对于宝宝来说终身受益,这个阶段分成2步,一是宝宝自己哄睡自己,二是自然入睡(理想状态)。建议宝宝尽早在白天午睡做到主动入睡,夜里在看护人的陪伴下主动入睡(9~12个月)。
关于引导宝宝主动入睡,对父母有以下提醒:
相信宝宝有能力做到,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往往是父母将宝宝的自我习得过程拖滞了,所以只有你安心了,宝宝才会安心;
宝宝的发育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果出现倒退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要着急,继续鼓励和引导;
和宝宝分床睡,是宝宝使用自己入睡技能的好时机,为他创造安心的、便于自己入睡的条件会更好;
要给予宝宝积极的反馈,不停地肯定与赞扬他自己入睡的成绩和能力,即使宝宝再小,也能体会到来自父母的鼓励。
从完全靠看护人来“哄睡”至交互协助,再到完全自己入睡,这是宝宝的成长过程,也是妈妈的努力过程,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晚。
关键在于妈妈相信宝宝,同时也回馈给宝宝更多信心,帮助宝宝发展自身的睡眠能力。
宝宝的睡眠能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展,入睡不再是妈妈的烦恼,睡眠能力让宝宝受益终生。
爱运动、睡眠足,宝宝更聪明
睡眠和运动对宝宝来说,都有非常明显的益智、促进智力发育作用。
一般来说,睡眠和运动充足的宝宝,长大后记忆力、创造力、精神状态方方面面都会表现得更加优秀。
但是,目前婴幼儿的睡眠和运动情况令人担忧:
根据育儿网开展的 “中国宝宝睡好了吗?” 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有 60% 宝宝并未达到该睡眠需求。
2018年台湾公布了一项针对 3~12 岁儿童的调查显示:近五成(49.7%)的孩子没有运动习惯,七成(70.7%)的孩子运动强度不够。
婴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时期,增加运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每个宝宝的必修课。
这门课修得好不好,就像地基一样稳不稳,关乎一座大楼的稳定性与最终的高度。
怎么评价动画片《海绵宝宝》?
《海绵宝宝》就是一部普通的搞笑动画片,没有太多的深层内容在里面,动画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小孩子看的开心,所以不需要太过认真的去理解动画内容中的意思。
链接: 提取码:iv9a
作为一部儿时记忆的动画片,我对这部动画印象还是挺深刻的,至少在搞笑方面还是做的挺成功的,在观看的时候也不免会对于动画的剧情所引的捧腹大笑。动画主要讲了在海底里居住的海绵与它的一群朋友们的故事。
宝宝抢着做事总是好心帮倒忙,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宝宝长大了,越来越喜欢自己动手去探索,看到爸爸妈妈做事,孩子也会凑热闹吵着要帮忙,可是结果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孩子总是给爸爸妈妈帮倒忙。于是我们常常可以听见妈妈们抱怨:小家伙今天帮着扫地,碰倒了花瓶;帮着拿碗,结果碗掉地上摔碎了...总之,凡是宝宝要插手的事情,妈妈们要花费比完成这件事多几倍的时间去收拾残局。
当孩子双眼放光、兴致勃勃地恳求你:“妈妈,我来帮你做吧?”你忍心残忍地拒绝他吗?如何让小捣蛋变成小帮手呢?
宝宝为什么爱抢着做事,最后却总是帮倒忙?
对于两岁左右的宝宝,他们的自主意识开始发展,愿意去尝试任何事情来展示自己的能力。遗憾的是,他们的真实实力远远低于他们自认为的拥有的能力,所以大多数时候宝宝都会帮倒忙。
3-6岁的孩子简直是“帮倒忙小能手”,他们热衷于帮妈妈做家务、爱动手、爱劳动,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匮乏,知识能力还不够,所以经常惹得爸爸妈妈抓狂。
孩子帮倒忙,家长应该怎么做?
1 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不对他有过高的要求
孩子做事虎头蛇尾,总是给爸爸妈妈制造“烂摊子”,当大人的底线一次次地被挑战,家长们真的很难不发火。可是他们还只是小孩子,爸爸妈妈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宽容。
父母要正确认识到孩子热衷帮忙的意义,他是在发展自己的能力,是成长的表现,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机会来让孩子尝试。另外,孩子的能力有限,各方面发育还不完善,很难像大人一样做事面面俱到,所以家长也不该在这方面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
2 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宝宝年纪尚小,很多事情不适合他们做,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喜好、身体状况等特点给孩子安排一些小活儿让他做。比如:妈妈在炒菜的时候,宝宝闹着要帮妈妈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端到桌上,妈妈在拒绝宝宝做这种危险行为的同时,可以让宝宝帮忙去摆筷子。
家长们在给孩子安排“任务”的时候,记得要先给宝宝做示范,告诉宝宝应该怎么做。当然了,对宝宝来说危险的、要花大力气的活儿就不要让他们帮忙了。
3 给爱动手的孩子准备他们特用的工具
当妈妈在拖地,宝宝跑过来抢过比他们身高还高的拖把来打扫卫生显然是不合适的。为了方便宝宝更好的劳动,父母可以买一些轻巧的小工具给宝宝用,小扫把、小铲子等这些尺寸适宜的劳动工具宝宝用起来会更加顺手,“帮倒忙”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哦。
4 父母多些耐心,宝宝帮忙做事重在参与
即使总是搞砸,宝宝帮忙做事的热情也不会减退。对还在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积极参与劳动比事情的结果重要得多。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起了经验,养成了敢于尝试、不怕挫折的好习惯。家长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多一些耐心,如果因为做得不好就批评、责骂孩子,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聪明妈妈的正确示范
1给孩子充足的时间
每天早上起床,孩子都要抢着帮忙整理被子。可是叠出的被子不仅奇形怪状不能看,而且孩子动作笨拙又缓慢,耽误了自己上学和妈妈上班的时间。
对策:安排孩子早睡,跟孩子商量好,如果第二天想整理被子就要提前十分钟起床。
2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妈妈在洗衣服,孩子看见了也要来帮忙,洗的时候他手拿衣服甩得水花四溅,漂的时候他还一直往盆里倒洗衣粉。每次洗衣服都一片狼藉,地上到处都是水和洗衣粉。妈妈不但要手忙脚乱地制止他,事后还要清理地板。
对策: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盆,打上半盆水,把孩子的围兜或手帕放进去,交给孩子洗。再给孩子划分一块“劳动阵地”,互不干扰。
3给孩子准备合适的工具
大扫除的时候,孩子也不愿闲着,挥舞着比自己个头还高的扫帚费力地扫着。妈妈不仅担心孩子会跌倒,还要时刻注意着孩子会不会碰倒杯子或花瓶。
对策:去超市买一些小巧的清扫工具,轻巧又好看,每次孩子要帮忙的时候就把阳台那块区域分给孩子打扫。
孩子帮忙做事是体贴父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表现,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但是要让孩子从“小捣蛋”化身为“小帮手”还需要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家长们多一些耐心和宽容,相信在将来孩子们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