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经常输液的人会在血管中留下“玻璃渣”
据国外一项检查表明,经常输液的孩子,血管中有很多玻璃渣或塑料残渣,这会造成血管壁粗糙,容易引起动脉硬化。陈运彬说,国外研究人员曾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解剖发现输液多的动物血管上留有玻璃渣,这说明输液留下玻璃渣或塑料残渣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出现。但是这种玻璃渣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一块块的玻璃碎渣,而是肉眼看不到的极其细小的微粒。 而人们提到的输液微粒,大多是指在使用阶段混入的细微颗粒。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陆敏说,在配置输液的药品时,脂溶性或者水溶性等不易消融的药物如果没有摇匀,会产生一些细微的颗粒。另外,输液操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微粒,比如在针头刺破输液瓶口的橡皮塞子时可能会有微量的橡胶碎屑混入药品,以及加药过程中进入瓶内的棉纤维微粒等等。 由于微粒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绕开了人体的防御和过滤机制,又不能被免疫系统清除,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些反应。像一些没消融的药物颗粒,在进入人体后,很快会被人体吸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困扰。 而那些橡胶、棉纤维等异物,会稍微麻烦一些。人的免疫系统会将这些异物视为入侵者,从而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击。而人体此时的反应就是发热,在发热的情况下,免疫系统的作用得到增强,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入侵者将被免疫系统打败。而这些实际上只是颗粒物的伪装入侵者,并不会被免疫系统消灭,一些尺寸稍大,不能从血管壁逃逸出去的颗粒,也很可能会一直留在体内。它们最终将在一些末端血管沉积下来,并在那里固定住。 在人体循环系统中,原本是找不到任何微粒的,食物消化后最终都以溶解和载体状态被吸收,其余杂质从消化道排出体外,只有在胆道和泌尿系统的酸碱度不平衡时,才会使矿物质产生结晶形成结石,但结石不会进入循环系统。所以只有输液才会给体内带来不溶性微粒,并且这种微粒无法在体内代谢。 微粒是有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的,陆敏说,除了一些最终沉积在末端血管的固定颗粒物,还有一些无法代谢的颗粒物,它们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严重时形成肉芽肿。但是人们对这些微粒不用太过恐慌。现在的输液管终端,有一道终端过滤网,可以过滤掉药液内的许多杂质。
经常输液对血管的危害
输液要注意什么?现在很多老百姓生病后为了快速延缓病情,喜欢采用输液的 方法 进行治疗。输液对血管的影响有哪些呢?经常输液的危害有什么呢?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经常输液对血管的危害吧。
经常输液对血管的危害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无关系!
在一次检测中,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而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输液的危害
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输液的过敏反应
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任何液体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颗粒堵在血管里无法被清除出去,这时身体自动地采取第二个处理办法,就是将这些颗粒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团块。输液时如果经常输不合格的药品,肺里就会积聚很多这样的团块。
输液时的不良反应
静脉炎
静脉炎处理: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溢出血管外,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②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③超短波理疗。
吊水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的专家指出,经常输液会带来的以下四点危害:
1、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人们总以为输液最省事、最保险,可是对输液的安全性却很少有人关心。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统计显示,静脉注射导致的不良反应占56.7%,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解析: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是有害的物质过滤掉,然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一过程后血药浓度降低,进而降低了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静脉输液不同于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给药方式,药物不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疗效更直接、更快,但发生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更高、更快,而且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药物口服后,在人体有一个吸收的过程,发生不良反应时可以洗胃;皮下、肌肉注射的药物其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而给急救创造了条件;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体内药物浓度瞬间达到最大值,不良反应当即暴发而且凶险。
2、输液微粒可堵塞微血管。
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um,经常输液会使药液中超过4um的微粒蓄积在心、肺、肾、肝脏、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微粒堵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肉芽肿等。有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液体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堵塞。
临床应用发现,很多中药制剂因其制备工艺差异大,成分复杂,很多成分属天然大分子物质,且中药的各成分溶解度不同,较易形成不溶性微粒,阻塞毛细血管引起超敏反应。
解析: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输液微粒是指注射液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径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其粒径在1~50um,是肉眼看不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这也是静脉输液最大的危险因素。
输液中的微粒有随空气进入输液的尘埃粒子、切割安瓿产生的玻璃屑、穿刺胶塞造成的橡胶微粒、输液器具携带的微粒、脂肪乳乳化不完全产生的脂肪栓、生产过程中加入的活性炭颗粒以及药物结晶等。
3、刺激血管加重心肾负担。
输液对血管不仅是一种刺激,还可能携带致热物质或不溶性微粒进入机体。长期输液还会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改变、发热反应、肺水肿、心力衰竭、空气栓塞和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解析:大多数输液剂偏酸性,短时间大量液体进入,会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改变,导致稀释性酸中毒。发热反应大多与内毒素有关。内毒素限量试验表明,多数为单一分析内毒素限量合格,但是内毒素也有叠加作用,输液混合后内毒素限量不合格。
若输液量过多或输注过快,大量液体进入血液循环会使循环负荷过重,出现急性肺水肿或心力衰竭症状。
4、增加感染增大副作用。
输液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输液污染等,可引起交叉感染。每年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病人遭受院内感染,并有数万人因此丧命。
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吊瓶”中如合用7种药物,其毒副作用就会增加50%以上。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可发生化学反应性沉淀。例如氨苄青霉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可呈现棕色沉淀;如果大量输注维生素C,可出现中毒反应。
解析:静脉输液感染包括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如穿刺部位或与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与输液管路有关的感染或污染。输液器具、输入的液体、输液部位的皮肤以及护士的手等被污染时均可导致交叉感染。
扩展资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志刚教授指出,患者对于输液的一些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认为输液能使疾病好得快。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在出现感冒发烧时,家属都很着急,往往会要求进行输液治疗。而实际上,感冒期间服药或输液对缩短病程无显著效果。只有当感冒症状较重,如高热不退、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时,才需由专科医生诊断,决定是否需要输液。
2、认为输液可以没病防病。
一些老年人甚至认为输液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疏通血管。实际上输液对血管的疏通作用是短暂的。而与所愿相反的是,输液时液体中的微粒容易黏附在血管上,产生病灶,反而不利于血管的疏通。
3、认为输液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营养输液有糖类、氨基酸、脂肪乳输液等,只适用于不能通过口服经胃肠道吸收营养的患者。其他患者将营养输液当成摄取营养素、增强免疫力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4、认为儿童服药麻烦,不如直接输液。
因儿童口服给药困难,一些家长主动要求输液。殊不知,儿童由于脏器发育还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不适当的输液其风险大于收益。
参考资料:健康报网-你还在盲目输液吗?
参考资料:人民健康网-怎样输液才合理安全
为什么说能吃药得不打针,能打针得不输液?
输液微粒,它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不能被机体清除掉的颗粒杂质。它的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可为50~300μm,或者更大。因为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50μm以上的颗粒物,所以我们几乎是看不到它们的。而这种小颗粒在大量输液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就像PM2.5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虽存在却无形,在我们吸入的每一口空气中都多少有一些一样。
有一些药品原料的生产工艺不够先进,在生产过程中会混入一些杂质,制成成品药后,随着存放时间延长也会产生微粒污染药物;在药品配制成输液的过程中,室内的空气交换和无菌操作不正规也可能带入微粒;
输液用的瓶子、袋子和橡胶塞受到溶液的侵蚀也会发生理化反应,产生一些细小的颗粒;输液操作中切割安瓿和胶塞反复穿刺加药等人为因素均可能导致玻璃微粒或者橡胶微粒意外落入液体中,形成液体“PM2.5”。就算输液微粒进入我们的身体应该也不会“见血封喉”吧。没错。少量的微粒不会有明显的病症,可是这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旦进入我们体内的微粒数量足够庞大,危害就来喽。
在输液过程中,微粒会附着在血管壁,当它们逐渐汇集成较大微粒时,就有可能阻塞口径较小的血管,造成局部血管阻塞和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导致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此外,微粒的聚集还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被细胞吞噬形成肉芽肿,而这些肉芽肿就可能存在癌变的风险。
微粒的来源和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微粒的来源和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特殊环境产生的微粒。在医院的病房中,由于人的走动时会带起大量的尘埃、纤维和细菌。那么在医生给病人输液时,这些微粒就会不可避免地通过输液器的进气管进入药液,使药液里的微粒增加几十倍。实验人员还发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可以使药物中的钙盐产生碳酸钙结晶。临床操作时产生的微粒,如插管、排气等操作可使输液中的微粒明显增加,尤其是50微米以上的异物和纤维。尽管目前在针剂或粉剂生产中,采用隔膜防止橡胶塞与药液接触污染,但隔膜被针头穿刺后,橡胶粒进入药液的问题仍不能避免。
二是人为污染源产生的微粒。大都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采矿、冶金、水泥生产和交通运输。根据它们来源的不同,其组成也多种多样。由矿物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大都是未燃尽的有机物、飞灰、二氧化硫和硫酸盐等。由采矿、冶金与水泥生产中所形成的颗粒物,大都是矽尘、矿粉、煤烟、硅酸盐粉尘等。由交通运输引起的颗粒物则多是轮胎磨损粉尘及地面扬尘等。空气污染导致的最常见的疾病是哮喘,最致命的危险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细小微粒造成伦敦每年死亡10000人。人们每次呼吸,都要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吸入的微粒要多100倍。由于微粒极小,因此它们能进入肺部深处。
三是被风刮起的泥土和灰尘、建筑材料产生的微粒、由汽油车辆排放的氧化氮变成的硝酸盐微粒、电厂和工厂排放的氧化硫产生的硫酸盐微粒。炎症并产生黏液。心脏有问题的人呼吸困难时,极易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