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中图版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的复习要点在于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分类记忆。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图版的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中图版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地球日:4月22日
3、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由于人口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4、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5、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首先要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最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修建水库(最大工程:长江三峡)。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7、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常见的: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包括: 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9、
10、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
11、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 工业
12、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我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1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14、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15、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1)辽中南工业基地: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沈阳、大连、鞍山
(2)京津唐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北京、天津、唐山
(3)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
16、我国目前初步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
17、高新技术产业有三个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大;②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大;③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第四节 交通运输
18、现代交通运输的五种形式及其特点: ① 铁路:我国最重要的长距离运输方式,运量大,速度快,运价低。 ②公路:最灵活的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③水路: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 ④航空:适合贵重、急需且数量不大的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运量小。 ⑤管道:运量大、安全、节能、不间断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19、⑴我国铁路已经形成了“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分布格局: 主要南北铁路干线: 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主要东西铁路干线: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重要铁路枢纽:郑州、北京、徐州、兰州、株洲。
⑵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 ⑶航空: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级行政中心和重要城市的国内航空运输网。
⑷水路:分为海洋运输、内河运输。
20、①主要的海港:大连、天津、上海、宁波、广州、湛江等。 ②我国重要的河港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 ③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中图版第五章 地方 文化 特色和旅游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22、服饰:(重点记忆)傣族、藏族(藏袍)服饰
23、①烹调技术技法多样: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调味,重火候。(烹调技法如煮、蒸、烤、炒、烧、炖、炸、熘、卤、腌、涮、煎、爆、焖、熏等。刀工有直刀、片刀、坡刀、花刀等多种 方法 。)
②八大菜系:山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广东菜系、福建菜系、湖南菜系、安徽菜系等。
第二节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24、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25、地方文化特色包括
历史文物、文化遗迹、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俗、工艺特色、风味佳肴等。
26、到2011年6月,中国已有41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
27、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⑴ 选择目的地: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喜好、经济收入、闲暇时间。从报纸、杂志、广播、图书、电视电影、互联网、旅行社或亲戚朋友获得旅游信息。
⑵ 设计旅游线路:①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路线,尽量避免往返线路重复。③合理安排时间;④注意劳逸结合;⑤突出旅游线路设计的主题。
⑶ 准备相关的物品:必要的衣物、地图、照相机、足够的钱、必要的食物和水、常用必备药物、小小针线包。外出旅游别忘了先买 保险 。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中图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地理知识,我整理了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知识点,一起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内容吧, 希望对你的地理考试有帮助。
一.地形和河流
1、亚洲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3、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人们过聚居生活
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
6、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7、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三.东南亚
1、位置及领土组成: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地形特点:
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居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气候特点:
⑴、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明显的分为旱季和雨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风)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风)。
⑵、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4、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
四.南亚
1、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两段与印度洋的广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2、南亚三大地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两大河流:⑴、印度河:发源于中国的西藏,由北自南注入阿拉伯海,主体在巴基斯坦境内;⑵、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由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
4、气候: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一年分三季。热季:3—5月,高温多雨;雨季:6—10月温热多雨;凉季:11—次年2月,凉爽。
五.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见世界地理P 41图)。
2、认识两个海峡: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7年级地理下册书中图版知识点
解决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 措施 是调水工程。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7年级地理下册书中图版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年级地理下册书中图版知识点(一)
1、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林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草地,最重要且人均占有量最少的是耕地。
2、我国现有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三大林区为东北,西南和南方林区,其实面积最大的是东北林区,树种最多的是西南林区。
3、秦岭——淮河以北为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大豆、甜菜等;以面食和杂粮为主食,豆油为食用油。秦岭——淮河以南为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以大米为主食,花生油为食用油。
4、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我国总体人多地少,“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5、南方制作糖类食品的原料是甘蔗,制作食用油的原料是油菜籽;北方制作糖类食品的原料是甜菜,制作食用油的原料是花生。
6、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表现在: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匮乏。可供开垦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7、土地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咸化等。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存在大的差异,应该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农业发展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8、我国西北部草场广布,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大草原盛产三河马、三河牛;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7年级地理下册书中图版知识点(二)
1、自然资源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生物等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海盐等。
2、我们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3、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时间分配特点: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修建水库;水库兼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状态,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
5、淮河、海河、辽河是我国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
6、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是以冰川和积雪存在,(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指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约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
7、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南方长江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和华北地区,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线工程。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水引入黄河,再供应西北,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经过郑州、石家庄等城市输往北京、天津。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河道送水。
8、供水紧张的原因: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解决办法: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灌溉方式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7年级地理下册书中图版知识点(三)
1、 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理解概念,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源。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
2、水资源:
①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下水等组成。
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 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3、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1/4
4、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 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 空间上(地区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南方多,北方少(所以北方缺水)
5、解决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调水工程。(比如南水北调)
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修水库。
6、南水北调总体方案是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三条线路: 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通过京杭运河把长江的水调到华北。 中线:从湖北省的丹江口附近把长江和汉江的水调到华北。
西线:从长江上游四川青海等省直接调到黄河上游。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框架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框架
知识点汇总
1、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等;经济区域,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行政区域,如广东省、广州市等,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大体以秦岭—淮河为界,确定这个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即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体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也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这个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体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