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哪位高手分析指点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下乡去”到底对国家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 2、所谓的知青下乡是怎么回事?
- 3、中国知识分子的上山下乡本质上是因为什么
- 4、古代的穷知识分子也能妻妾成群,文人的地位有多高?
- 5、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知青是什么意思
哪位高手分析指点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下乡去”到底对国家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下乡显然利大于弊,它帮助农民识字,学习科学种地的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尤其是解放了广大妇女,并且也改造了知识分子自己!
但是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一场恶梦了
所谓的知青下乡是怎么回事?
1、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2、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至1800万之间。
扩展资料
“文革”中最早要求下乡的红卫兵是北京的蔡立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源于50年代中期。当时党和国家号召和鼓励城市青年“下乡上山”,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青年学生就业,加强农业生产。
1955年9月,毛泽东一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最高指示,标志着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在全国范围内启动,1956年那一年,全国有近20万名城市青年或志愿或被动员加入了垦荒队伍。
整个50年代,中央没有专门机构统筹管理,当时的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基本上由地方自行安排和组织进行。1962年国家农垦部成立了安置办公室,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青下乡上山。
资料显示:至“文革”开始前,全国共有城镇知识青年和社会闲散劳动力196.9万人下乡上山。其中知识青年达到129.28万人,占全部下乡人数的65.6%。
在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的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中间,最有影响的当属河北的邢燕子、侯隽和江苏的董加耕。1964年12月26日,董家耕、邢燕子受邀参加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设的小型生日宴。他们的座位紧靠毛的左右两侧。
席间,毛泽东问他俩的文化程度,并多次给他俩夹菜劝餐。侯隽的成长也得到周恩来的关注。他们是那一代下乡知青中的幸运儿。
1966年蔡立坚18岁,是北京市长辛店铁路中学高二学生。红卫兵大串连时,她随该校一支长征队去延安串连,途经山西榆次县一个贫困山村——黄采公社杜家山。蔡立坚见到那里山地很多,大都没有开发,农民过的日子很苦。
她觉得这是发挥知识青年作用的好地方,琢磨自己该不该留下来在这里插队。一直到长征队已离开杜家山280多里时,她毅然告别同学,只身返回杜家山,向乡亲们表示要扎根杜家山,同他们一起建设山区。办过一系列手续后,1968年3月,她正式成为这里的一名新社员。
1967年10月9日,北京市二十五中、二十二中、女八中、女十一中的10名毕业生,前往内蒙古西乌珠峰沁旗白音宝力格公社插队。起程的那天清晨,他们汇集到天安门前,面对毛主席巨幅画像,宣读了誓词,这是首都第一批奔赴内蒙大草原的红卫兵。
1968年2月8日,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红代会的55名红卫兵摘下袖章来到天安门毛主席像前宣誓辞行,成为首都第一批参加西双版纳建设的红卫兵。
首都红卫兵带头下乡,掀起了一个城镇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浪潮。这是一股奔腾不息的洪流。裹挟其中的,不仅仅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中专生、高中生、初中生、高小生和社会青年,而且还有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大量医疗、文教工作者,国家干部及一些受运动冲击的“专政对象”。
从一望无际的北大荒原野到孔雀开屏的西双版纳,从天山南北的戈壁绿洲到南疆海岛的橡胶林场,从呼伦贝尔盟大草原到世界屋脊的西藏,到处都是知青的足迹和身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青下乡
中国知识分子的上山下乡本质上是因为什么
印度至今文盲率都很高的 。
但是我们国家短短几十年从扫盲到现在大学的高普及率
足以说明国家的教育成就。
当年知识分子下乡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因为:
1,五六十年代小学毕业就可以当老师去教课,负责扫盲
2,到了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大量的初中毕业生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
但是国家又要继续发展教育,所以只能把这一部分人安排到农村去了。
类似于现在大学生就业解决不了,就继续读研。
这是我看过的最有说服力的一个观点
你也可以参考一下。
古代的穷知识分子也能妻妾成群,文人的地位有多高?
知识分子是指秀才吧。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是有特权的,也有师承一说。这些人脉和特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而且,古代的科举对年龄没有限制,尚处于秀才阶段的知识分子,可能通过科举一朝就能成为官员统治者,这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情,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发生。所以很多破产或者稍有财产,期望能够翻身的家族会提前做投资,反正很多也都是庶女。至于如何养活,知识分子垄断了文字、文化,虽然不能锦衣玉食,在丰年养活几个人应该还是可以的。
首先,“古代穷知识分子也能妻妾成群”这个结论从何而来?你首先要举出个例证明存在,然后还要证明穷知识分子妻妾成群在古代具有普遍性(不是孤例)。
因为此事不可能存在。一是妻妾成群本身有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世界里,只有妾可能成群,正妻只有一个。
二是穷人是读不起书的,除非家道中落家中有藏书,否则没有义务教育统一课本的穷人连书都没有,哪里有机会当劳什子的知识分子。
三是读书除了基本的识字明理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入仕为官,而在科举之前,不管是世卿世禄、察举制度还是九品中正制,士族总是垄断文化界的,除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其余大学者总是要得到士族普遍认可的,换句话说,他是对接到文官制度系统里的。所以知识分子,还都是当官的。这种情况下穷知识分子也比老百姓的家底厚得多。
最后,妾在古代是私人财产,除了纳,还有赠。所以也不排除被赠妾的可能。说到这里,也就把“愿意嫁”的概念给破除了,愿不愿意,不是你做妾的能说了算的。你们看到电视剧的妾,大多是虚构,也不排除极个别地位稍高的妾,但毕竟不是明媒正娶。
结论,假设不成立,后面就无法讨论了。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知青是什么意思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或兵团务农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当时,美术家朱宣咸1958年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地记录了北大荒农垦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的画面。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
那个年代的宣传画
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央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