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的复盘
复盘这件事,威力有多大呢?
大部分人在学习一项新知识的时候,所吸收到的,只是单一的知识点;而如果在学习后能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盘,那么,你能够把这些所学到的新知识串联起来,让它们连接成一条知识线;如果你还能更进一步,把这些新知识和过往的知识关联并运用起来,那么,这些知识,将形成一张知识网,这才是复盘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进行复盘,才能爆发出它的力量呢?
如何进行复盘?
复盘的步骤
我的复盘方式,通常是三个步骤,我把它称之为陈列式复盘、框架式复盘和拓展式复盘。
第一步,陈列式复盘
所谓陈列式复盘,是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有意识地去进行回想,回想书中所有的知识点,想到一点,列出一点。
比如,在学习完一堂微课后,你可以在方格本上,列出你能够回忆起来的所有知识点,以关键词的形式把它们一一陈列记录下来。
第二步,框架式复盘
任何一项好的学习资料,一定是有框架结构的,否则就是东拼西凑的一盘散沙。并且,这个结构应该是立体的。
比如,我们所阅读到的书,目录就是最基础的框架结构,而且,书的框架是立体的,一部分中包含多个章节,一个章节又有很多小节,每个小节又有众多知识点。
但问题是,任何一本纸质的书,都是平面的,所以,我们才需要通过框架式复盘,来复原它的立体结构。
这时,把上一步中陈列复盘完成的结果,按照某一种逻辑结构进行重组,最终,把这些知识点重组成一个层级框架。
这时的层级框架,不同于在阅读过程中记录的框架大纲——框架大纲是在阅读过程中按照书籍的逻辑记录下来的,而复盘时所形成的框架,则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完成的,并且,在回顾的时候,你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和知识关联产生。
记住,单单只是靠普通的阅读方法,无论对阅读的基本技巧掌握得多么炉火纯青,也无法重现这个立体化的结构,你必须得进行有意识的复盘。
第三步,拓展式复盘
前面的两个步骤,都是针对现有的知识点本身,也就是说,完成它们,只是对所学到的知识起到回顾和加深记忆的作用。要达到运用和举一反三的目标,你还需要进行拓展式复盘。
针对所学到的知识,拓展式复盘的过程可以参照下面的三个维度来进行——
维度一:知识本身,即知识的深度。
尝试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你所学的这项知识或技能,原理、案例分别是怎么样的?
它们的来源是什么,又是如何被证实的?
你自身的经验中,有没有哪些经验和这项知识相关联?
维度二:知识拓展,即知识的宽度。
尝试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和这项知识类似的还有哪些?
它们之间是如何关联起来的?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维度三:学习能力本身,这个维度是超越具体所学的知识,站在学习效率层面上来进行深度思考。
尝试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在学习这个领域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能力怎么样?
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
所学的这个领域,可以帮助我获得什么?
知识复盘三妙招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终身学习是完胜人生的法宝。当我们花费较大精力、心力和金钱参加某项培训之后,及时复盘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拟从集体的角度介绍三种有趣而又有效的复盘方式,以饷读者诸君。
招数一 一战到底(答题)
事先请一个人或者一个组就头天的培训内容出数个简单的题目供大家解答,题目以选择题或者简答题为主。解答前,每人发一张即时贴站着填写各自的答案,要求答案公布后答错者自觉坐下,余者继续答题,最终以站着的人数决定优胜组并予以奖励。当然,为了避免不自觉者蒙混过关,也可以辅以突击检查或者最后稽核确定优胜单位。
招数二 九宫格(填充)
事先由授课教师在每张大纸上画出九宫格,张贴在墙面上,供学生复盘用。步骤如下: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对讲授的内容中感受或触动最深的一点在各自的格子中画出来或者写下来(最好提供彩色笔,以满足大脑对色彩的偏好)。其次,每个学生向他人讲解,并回答同好的提问。第三,小组成员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第四,小组指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各组复盘情况(与他组相同表述自行省略)。第五,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如此这般,既能复盘核心知识,又能加深理解。
招数三 感受接龙(接龙)
类似成语接龙。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对前一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其次,每个人就感受最深的内容做好准备(感悟最深的知识点是什么,应用的场景和事例);最后,从指定组开始谈感受,但不得重复其他人讲过的内容,没接上的小组淘汰,回答最多者胜出。这个招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九宫格的变式。但是,趣味性更强。
对于知识复盘你了解多少?
首先来看什么是复盘?复盘就是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或学到的知识进行全貌的重现、从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复盘的步骤有四步:列出目标、呈现事件的全貌、找到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对于复盘,最著名的就是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先生了,他将复盘的文化带到了整个联想公司。复盘也有不同的种类,比如个人复盘、团队复盘、项目复盘和战略复盘等,今天就聊聊个人的知识复盘。
对于个人复盘,很多人有一些误解。
误解一:认为把做过的事情列举出来就是复盘。
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付费社群,群的内容质量比较高,我会天天看。每到周一小伙伴们都会积极在群里做个人复盘,只要有人抛出一长段上周做了***的内容,就会有一大堆小伙伴围观、喝彩,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热闹。然而在我看来,大家做的并不是复盘,只是单纯把自己做的事情列出来。
这就涉及一个概念,为什么要做复盘?复盘的意义是什么?复盘的意义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行动提出更好的参考和指导。如果只是列举自己做出的事情,但是没有分析总结,那就不是真正的复盘。
误解二:只有失败的事情才值得复盘。
很多人在工作中会把那些失败的事情找出来做复盘,他们会觉得失败的事情印象比较深,更值得复盘。其实不然,对于复盘,无论成功或失败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复盘,因为复盘的意义在于总结分析、完善提高,而不是仅仅从失败事件中找教训。
误解三:别人的事情也可以拿来复盘。
因为工作原因,有的人会把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当作案例来复盘。这并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做法,复盘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这一件事情进行详细、全貌的回放、展现,如果是别人的经历,自己没有参与过,那么呈现的全貌可能会有偏差和遗漏,就达不到复盘的目的了。所以复盘的事情,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误解四:复盘时应该以事件顺序列出整个事件的全貌。
一般事物发展的顺序都是按照时间的,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把时间回放出来并没有错,只是这样做远远不够。除此之外,还需要把重点事件、核心事件重点列举出来,以便于找到这些事件或人物对于整个事情发展的影响力。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可以把一些类似、同质化的事件列举在一起,进行结构化呈现。
总之,知识复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复盘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练习了,希望复盘的方法能为你的职场之路加分!
职麻开门:南开、中大校友,跨越过世界500强和创业公司的85后辣妈。
股票复盘表
股票复盘表
一、大势情况:如果大盘当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涨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况下,大盘破位下跌对主力和追涨盘的心理影响同样巨大,主力拉高的决心相应减弱,跟风盘也停止追涨,主力在没有接盘的情况下,经常出现第二天无奈立刻出货的现象,因此在大盘破位急跌时最好不要追涨停。
而在大盘处于波段上涨时,涨停的机会比较多,总体机会多,追涨停可以胆大一点;在大盘波段弱势时,要特别小心,尽量以ST股为主,因为ST股和大盘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涨幅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抛压。如果大盘在盘整时,趋势不明,这时候主要以个股形态、涨停时间早晚、分时图表现为依据。
几个适合新手的复盘总结模板
看了不少书、听了不少课、熟悉很多道理,可能转化到生活中实际应用的却不多。
如何打破这种“以为自己知道”的幻觉呢?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复盘输出就是一个强化思考的好方法。
分享几个不错的复盘总结模板,给小伙伴们作为参考。
1、我做了什么?
2、我没做什么?
3、我有何收获?
4、如何提高?
5、接下来如何改进?
1、时间
2、项目
3、期望结果
4、实际结果
5、正确行为
6、如何保留
7、错误行为
8、如何改进
五、自己学习后的五个收获
三、自己需要改善的三个方面
一、自己马上可以执行的一个方面
一个词总结
三点收获
一个行动
模板一、二比较适合用做 项目和工作复盘
模板三、四适合用做 知识梳理和学习复盘
项目和学习复盘,我一般是用【幕布】来做复盘
个人随时的小小复盘就随手写在朋友圈
你有其他好用的复盘模板或者工具吗?
期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