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如下:
1、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函数的图像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轴的交点,直线与x轴的交点。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
画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时,只要描出点(0,0),(1,k)即可。
3、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性质
(1)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
①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
①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
(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
①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②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③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④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
(5)由于|k|决定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
例如:直线y=x+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4、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必经过原点;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
(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的值。
(2)由于一次函数y=kx+b(k≠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b,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b的方程,求得k,b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y的值。
6、待定系数法
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作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
例如:函数y=kx+b中,k,b就是待定系数。
求超详细一次函数性质,知识点,解题方法等。急!!!
给你点例题吧:(1)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 构造方程组。 (2)利用一次函数y=kx+b中常数项b恰为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如例6),即由b来定点;直线y=kx+b平行于y=kx,即由k来定方向(如例3) (3)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构造方程(如例4、例5)。 (4)利用题目已知条件直接构造方程(如例6) 例题举例: 例1.已知y=,其中=(k≠0的常数),与成正比例,求证y与x也成正比例。 证明:∵与成正比例, 设=a(a≠0的常数), ∵y=, =(k≠0的常数), ∴y=·a=akx, 其中ak≠0的常数, ∴y与x也成正比例。 例2.已知一次函数=(n-2)x+-n-3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1,判断=(3-)是什么函数,写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两个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增减性。 解:依题意,得 解得 n=-1, ∴=-3x-1, =(3-)x, 是正比例函数; =-3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随x的增大而减小; =(3-)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随x的增大而增大。 说明:由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含有待定系数n,故求解析式的关键是构造关于n的方程,此题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数项就是图象与y轴交点纵坐标”来构造方程。 例3.直线y=kx+b与直线y=5-4x平行,且与直线y=-3(x-6)相交,交点在y轴上,求此直线解析式。 分析:直线y=kx+b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与y轴的交点,若两直线平行,则解析式的一次项系数k相等。例 y=2x,y=2x+3的图象平行。 解:∵y=kx+b与y=5-4x平行, ∴k=-4, ∵y=kx+b与y=-3(x-6)=-3x+18相交于y轴, ∴b=18, ∴y=-4x+18。 说明: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点,即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kx,经过(0, b)点,反之亦成立,即由函数图象方向定k,由与y轴交点定b。 例4.直线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若点B到x轴的距离为2,求直线的解析式。 解:∵点B到x轴的距离为2, ∴点B的坐标为(0,±2),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2, ∵直线过点A(-4,0), ∴0=-4k±2, 解得:k=±,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或y=-x-2. 说明:此例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隐含了很多推理过程,而这些推理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必备的。
(1)图象是直线的函数是一次函数;
(2)直线与y轴交于B点,则点B(0,);
(3)点B到x轴距离为2,则||=2;
(4)点B的纵坐标等于直线解析式的常数项,即b=;
(5)已知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可设y=kx+,
下面只需待定k即可。
例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A(-6,0),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B,且点B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为-2,△AOB的面积为6平方单位,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自画草图如下: 解:设正比例函数y=kx, 一次函数y=ax+b, ∵点B在第三象限,横坐标为-2, 设B(-2,),其中0, ∵=6, ∴AO·||=6, ∴=-2, 把点B(-2,-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得k=1 把点A(-6,0)、B(-2,-2)代入y=ax+b, 得 解得: ∴y=x, y=-x-3即所求。 说明:(1)此例需要利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定义写出含待定系数的结构式,注意两个函数中的系数要用不同字母表示; (2)此例需要把条件(面积)转化为点B的坐标。这个转化实质含有两步:一是利用面积公式AO·BD=6(过点B作BD⊥AO于D)计算出线段长BD=2,再利用||=BD及点B在第三象限计算出=-2。若去掉第三象限的条件,想一想点B的位置有几种可能,结果会有什么变化?(答:有两种可能,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2,2),结果增加一组y=-x, y=(x+3). 例6.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图象上的一点与原点的距离等于13,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这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和x轴及该图象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30,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画草图如下:
则OA=13,=30, 则列方程求出点A的坐标即可。 解法1:设图象上一点A(x, y)满足 解得:;;; 代入y=kx (k0)得k=-, k=-. ∴y=-x或y=-x。 解法2:设图象上一点A(a, ka)满足 由(2)得=-, 代入(1),得(1+)·(-)=. 整理,得60+169k+60=0. 解得 k=-或k=-. ∴ y=-x或y=-x. 说明:由于题目已经给定含有待定系数的结构式y=kx,其中k为待定系数,故解此例的关键是构造关于k的方程。此例给出的两个解法代表两种不同的思路:解法1是把已知条件先转化为求函数图象上一点的坐标,构造方程解出,再求k;解法2是引进辅助未知数a,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直接构造关于a、k的方程组,解题时消去a,求出k值。 例7.在直角坐标系x0y中,一次函数y=x+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坐标为(1,0),点D在x轴上,且∠BCD=∠ABD,求图象经过B、D两点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由已知可得A点坐标(-3,0),B点坐标(0,),点C是确定的点(1,0),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点D的坐标,由点D在x轴上,以∠BCD=∠ABD的条件,结合画草图可知∠BCD的边BC确定,顶点C确定,但边CD可以有两个方向,即点D可以在C点右侧,也可以在C点左侧,因此解此题要分类讨论。 解:∵点A、B分别是直线y=x+与x轴和y轴交点, ∴A(-3,0),B(0,), ∵点C坐标(1,0)由勾股定理得BC=,AB=, 设点D的坐标为(x, 0), (1)当点D在C点右侧,即x1时, ∵∠BCD=∠ABD, ∠BDC=∠ADB, ∴△BCD∽△ABD, ∴= ∴=- - - - ① ∴= ∴8-22x+5=0 ∴x1=, x2=, 经检验:x1=, x2=,都是方程①的根。 ∵x=,不合题意,∴舍去。∴x=, ∴D点坐标为(, 0)。 设图象过B、D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 ∴所求一次函数为y=-x+。 (2)若点D在点C左侧则x1, 可证△ABC∽△ADB, ∴ ∴- - - - ② ∴8-18x-5=0 ∴x1=-, x2=, 经检验x1=-, x2=,都是方程②的根。 ∵x2=不合题意舍去,∴x1=-, ∴D点坐标为(-, 0), ∴图象过B、D(-, 0)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4x+, s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一次函数为y=-x+或y=4x+. 例8.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过点C(4,0)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E,交y轴于点D,求点D、E的坐标。 解: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6,0),与y轴交于点B(0,-3), ∴OA=6,OB=3, ∵OA⊥OB,CD⊥AB, ∴∠ODC=∠OAB, ∴cot∠ODC=cot∠OAB,即 ∴OD===8. ∴点D的坐标为(0,8), 设过CD的直线解析式为y=kx+8,将C( 4,0)代入 0=4k+8, 解得 k=-2 ∴直线CD:y=-2x+8, 由 解得 ∴点E的坐标为(,-) 说明:由于点E既在直线AB上,又在直线CD上,所以可以把两直线的解析式联立,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
数学一次函数的知识点整理
知识要领: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 变量 ;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
二、函数的概念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 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 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知识点总结: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1)列表法 (2)图像法 (3)解析式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通过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认真学习吧。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希望上面对点的坐标的性质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最后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相信上面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 :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公因式: 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方法 :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①不准丢字母
②不准丢常数项注意查项数
③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④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顺序排列
⑤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⑥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⑦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有: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基础知识归纳: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基本方法归纳: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关键是看它的k是否不为0和自变量指数是否为1;而要判断是否为正比例函数还要在一次函数基础上加上b=0这个条件。
2、一次函数的图像
基础知识归纳: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k0,b0时,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b0时,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b0时,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b0时,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基本方法归纳:一次函数y=kx+b是由正比例函数y=kx上下平移得到的,要判断一次函数经过的象限,再由b的正负得向上平移还是向下平移,从而得出所过象限。而增减性只由k的正负决定,与b的取值无关。
3、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基础知识归纳: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y=kx(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y=kx+b(k≠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4、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基础知识归纳: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与Y轴的交点坐标;能求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5、一次函数的应用
基础知识归纳:主要涉及到经济决策、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应用.利用一次函数并与方程(组)、不等式(组)联系在一起决实际生活中的利率、利润、租金、生产方案的设计问题。
基本方法归纳:利用函数知识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设定实际问题中的变量。
(2)建立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或其他复合而成的函数式。
(3)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保证自变量具有实际意义。
(4)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5)写出答案。
注意问题归纳:读图时首先要弄清横纵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还要会将图象上点的坐标转化成表示实际意义的量;自变量取值范围要准确,要满足实际意义。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二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而一次函数是初二数学比较重要的章节,下面我为大家归纳了一次函数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次函数知识要点
1、函数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说明:(1)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函数的实际意义来确定.
(2)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b≠0)中的“一次”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一次”意义相同,即自变量x的次数为1,一次项系数k必须是不为零的常数,b可为任意常数.
(3)当b=0,k≠0时,y=b仍是一次函数.
(4)当b=0,k=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象(三步画图象)
由于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今后作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描出适合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轴的交点(0,b),直线与x轴的交点(-,0).但也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即可.
4、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性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略)
(1)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①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O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越小,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
(3)b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
①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
(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
5、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
(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的值.
(2)由于一次函数y=kx+b(k≠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b,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b的方程,求得k,b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y的值.
6、待定系数法
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中,k,b就是待定系数.
7、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
(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
(3)求出k与b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
8、本章思想方法
(1)函数方法。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一次函数典型例题
例1、当m为何值时,函数y=-(m-2)x(m-4)是一次函数?
例2、一根弹簧长15cm,它所挂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18kg,并且每挂1kg的物体,弹簧就伸长0.5cm,写出挂上物体后,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判断y是否是x的一次函数.
例3、已知ym与x-n成正比例(其中m,n是常数)
(1)y是x的一次函数吗?请说明理由;在什么条件下,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如果x=-1时,y=-15;x=7时,y=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这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