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知识点:工程地质的条件与分析
1F411044 了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条件与分析
一、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可理解为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的综合。内容主要包括:土石类型及其性质、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6个方面。
(一)土石类型及其性质
土和岩石(简称岩土)是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建筑材料或建筑介质(如地下建筑物的围岩)。它们的类型和性质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坝基,基本分为两大类:岩基(硬基)和土基(软基)。在岩基上,往往可以修建高坝、混凝土坝,枢纽多采用集中布置方案;而在土基上,则往往只能修建低坝(或闸)、土石坝,枢纽多采用较分散的布置方案。此外,在岩基和土基中,都存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软弱岩层或土层,在工程建筑中都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处理,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二)地质结构
地质结构包括地质构造(褶皱及断裂构造)和岩(土)体结构。地质构造按构造形态可分为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三种类型。土体结构是指未固结成岩的第四纪土层的结构,包括各种成因类型土层的成层特征、岩相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岩体和岩石是不同的概念。通常把一定范围内与工程建筑有关的自然地质体称为岩体。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称为岩体结构,岩体结构特征实际上就是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性状及组合特征的反映,它决定着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地形,一般指地表形态、高程、地势高低、山脉水系、自然景物、森林植被,以及建筑物分布等,常以地形图予以综合反映。地貌,主要指地表形态的成因、类型,以及发育程度等。河谷地带的地形地貌条件往往对水工建筑物选址、坝型选择、枢纽布置、施工方案等都有直接影响。
(四)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地下水类型。
2.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埋藏深度、厚度、组合关系、空间分布规律及特征。
3.岩(土)层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
4.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包括流向、流速、流量等。
5.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6.地下水的水质,包括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水质评价标准等。
水文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库是否漏水,坝基是否稳定,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否可靠等一系列工程建设问题。
(五)自然(物理)地质现象
岩石的风化、冲沟、滑坡、崩漏、泥石流、喀斯特等自然地质现象的存在及其发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在大坝区附近及水库区内的自然地质现象,要求在工程地质勘察时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对影响大坝或水库安全的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或整治。
(六)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查明工程所需要的各类天然建筑材料料场的分布、位置、储量、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关于料场储量,在初查阶段(对应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储量一般不少于设计需要量的3倍,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40 % ;详查阶段(对应于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储量一般不少于设计需要量的2倍,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15 %。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主要对坝基、边坡、地下洞室围岩、水库及软土基坑工程等工程的地质问题进行分析。
(一)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分析(环球网校一建考试水利工程地质相关考点)
不同的坝型,其工作特点不同,所以对地质条件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除了对各类坝型的工作特点应有所了解外,特别要了解不同坝型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和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由于坝区岩体中存在的某些地质缺陷,可能导致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坝基稳定问题(包括渗透稳定、沉降稳定和抗滑稳定)和坝区渗漏问题(包括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
(二)边坡的工程地质分析
l.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征
在野外常见到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松弛张裂、蠕动变形、崩塌、滑坡四种类型。此外尚有塌滑、错落、倾倒等过渡类型,另外泥石流也是一种边坡破坏的类型。
松弛张裂:在边坡形成过程中,由于在河谷部位的岩体被冲刷侵蚀或人工开挖,使边坡岩体失去约束,应力重新调整分布,从而使岸坡岩体发生向临空面方向的回弹变形及产生近平行于边坡的.拉张裂隙,一般称为边坡卸荷裂隙。
蠕动变形:是指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发生长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有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类型。
崩塌:高陡的边坡岩体突然发生倾倒崩落,岩块翻滚撞击而下,堆积于坡脚的现象,称做崩塌。在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也称岩崩,而在土体中发生的则称土崩。
滑坡: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为滑坡。在边坡的破坏形式中,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它在坚硬或松软岩层、陡倾或缓倾岩层以及陡坡或缓坡地形中均可发生。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岩土类型和性质的影响;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水的影响;其他因素,包括风化因素、人工挖掘、振动、地震等。
(三)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1.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理想的建洞山体应具备以下条件:建洞区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厚,节理组数少,间距大,无影响整个山体稳定的断裂带;岩体坚硬完整;地形完整,没有滑坡、塌方等早期埋藏和近期破坏的地形;无岩溶或岩溶很不发育;地下水影响小;无有害气体和异常地热。
2.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围岩变形破坏的几种类型:脆性破裂;块体滑动和塌方;层状弯折和拱曲;塑性变形和膨胀。
(四)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水库有两类:一类是在河流上筑坝拦水所形成的人工湖泊,即地面水库;另一类是利用地下蓄水构造,经人工控制形成的地下水库。水库蓄水后,水文条件、库周的水文地质条件都会发生比较剧烈的变化,以至影响库区及邻近地段的地质环境。例如库水升高浸润库岸,风浪作用冲蚀库岸,地下水位上升浸没洼地等。因此产生了各种工程地质问题,诸如水库渗漏、水库浸没、水库塌岸、水库淤积、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
(五)软土基坑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1.软土基坑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土质边坡稳定和基坑降排水。
2.在软土基坑施工中,为防止边坡失稳,保证施工安全,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采取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
3.软土基坑降排水的目的主要有: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发生;对下卧承压含水层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保持基坑土体干燥,方便施工。
4.软土基坑开挖的降排水一般有两种途径:明排法和人工降水。其中人工降水经常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井点降水两种方式。
(1)明排法的适用条件:
● 不易产生流砂、流土、潜蚀、管涌、淘空、塌陷等现象的黏性土、砂土,碎石土的地层;
● 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础底板或洞底标高不大于2.0m。
(2)轻型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
● 黏土、粉质黏土、粉上的地层;
● 基坑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砂、管涌等现象;
● 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0m,宜用单级真空点井;当大于6.0m时,场地条件有限,宜用喷射点井、接力点井;场地条件允许,宜用多级点井。
3)管井降水适用条件:
● 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 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厚度可小于5.0m;
● 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
地下水管理条例网络答题证书在哪里下载
在水利部官网、水政在线网站和“中国水利”“法治水利”“中国水利人才”微信公众号领取。<br>参赛者可选择水利部官网、“中国水利”“法治水利”微信公众号任一种方式参与知识大赛答题。<br>答题完成且合格后系统会自动跳出“下载电子证书”选项,根据提示操作就行。在水利部官网、水政在线网站和“中国水利”“法治水利”“中国水利人才”微信公众号领取。<br>参赛者可选择水利部官网、“中国水利”“法治水利”微信公众号任一种方式参与知识大赛答题。<br>答题完成且合格后系统会自动跳出“下载电子证书”选项,根据提示操作就行。
如何测定地下水的流速和流向?(简答题)
首先说明,这种测速和测向都是一种估测,是存在一定误差的。
测流向,往地下水中扔入一些能飘浮但颜色鲜艳的可降解塑料片等物品,这些物品会漂在水面上并随着水流流向下游。在下游的监测点如果发现了这些塑料片,就可以判断,地下水流动的方向。
知道方向后,根据两点的直线距离和海拔落差,根据地质学里面的经验公式,计算出地下河流大致长度。然后可进行二次投放,这次要计时,根据投放与发现的时间差,以及地下河的估测长度,就可以算出大致流速。
有哪位水文朋友知道洪积物中地下水的一般规律丫?是个简答题,望能回答的全面点,写写啦~~~~~
西北干旱地区,蒸发强烈,显示良好的水化学分带——洪积扇顶为矿化度小于1g/L型水,中间过渡带为1—3g/L的型水,溢出带以下为矿化度大于log/L的氯化物水
华南地区水型无差异由洪积扇顶部直到溢出带以下,均为矿化度小于0.5g/L的重碳酸盐水。
洪积扇地形洪积扇(puluvial fan)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扇面上水系不发育。洪积扇由山口向山前倾斜,扇顶部坡度5°—10°,远离山口则为2°—6°,扇顶与边缘高差可达数百米。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的河流多为间歇性洪流,有的虽为经常性水流,但其水量变幅较大,也具有山区洪流的性质。同时山地基岩机械风化作用激烈,提供了大量粗粒碎屑物。由于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分散形成许多支叉,因气候干旱,分散的水流更易蒸发和渗透,于是水量大减,甚至消失因此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坡度较大的扇形堆积体。在扇体的边缘需有泉水出露,成为干旱区的绿洲。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叫做洪积物,通常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及亚粘土。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考试
本大纲范围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个部分。根据工程系列职称评定规定,要求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必须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专业现行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较全面地掌握国内外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具有开拓新的研究与应用领域的能力,因此,每一部分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规范规程、新技术新方法四个方面构成。为便于复习,对有关考试范围的知识内容用“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层次来规定各自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熟悉”指应熟练运用的知识;“了解”是指一般需具备的概念和相关专业知识。三个部分考试占的权重为:水文地质40%、工程地质40%、环境地质20%。
一、水文地质
(一)专业基础知识
1、了解气象、水文要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2、了解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以及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持水度、透水性的概念。
3、熟悉地形地貌的分类;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性质及富水特征。
4、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以及我省三大岩类的富水特征。
5、掌握地下水的分类,各类地下水的水力特征;了解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转化;掌握泉的类型、特征及其出露条件。
6、掌握达西定律及其适用条件,以及渗透流速、水力坡度、渗透系数的概念;了解松散岩类渗透系数的经验值。
7、掌握流网的概念,会绘制各类边界条件下的流网图;掌握河间地块流网的分布特征。
8、熟悉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化学成分表示式;了解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及基本成因类型。
9、了解地表水、大气降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方式;熟悉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特征和排泄方式。
10、了解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掌握地下水均衡方程式,以及地下水均衡分析方法。
11、熟悉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赋存特征,以及断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
12、熟悉岩溶水的富集规律,即地貌、水文、岩性、地质构造等要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了解我国南北方岩溶发育及岩溶水的差异。
13、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特征;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分类,以及可开采资源的定义。
(二)专业知识
1、了解雷诺数的表达式;了解层流和紊流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判别标准。
2、掌握裘布依公式及其假定条件,会运用裘布依公式进行单井的水力计算;了解齐姆模型与裘布依模型的区别。
3、熟悉导水系数、导压系数、弹性储水系数的概念,并会运用泰斯公式求取水文地质参数。
4、熟悉井流映射理论,掌握一侧为定水头边界或一侧为隔水边界条件下的水力计算。
5、掌握渗入系数、地下水迳流模数的概念,以及求参方法。
6、熟悉稳定流抽水试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单孔抽水试验、群孔抽水试验、开采性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及资料整理。
7、了解注水试验、同位素示踪试验的工作目的、工作方法与要求、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8、掌握补给量、储存量的评价方法;掌握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分级及评价方法;会编制地下水资源分布图。
9、掌握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评价方法。
10、了解遥感在水文地质方面的应用,包括解译的基本要求、解译的程序,以及对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露头、古河道的分布与可能的富水地段、地表水污染及工业废物堆放场的分布等解译。
11、了解联合剖面、电阻率测深、激电测深、浅层地震、水文综合测井等水文物探方法在找水方面的应用,包括方法原理、采用的仪器设备、测网布置要求及成果应用。
12、掌握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要求,以及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13、掌握水文地质钻探施工与成井的基本要求,包括钻进方法与工艺、开孔与终孔口径、岩芯采取、孔斜度、封孔、管材下入、填砾、止水、过滤器、沉砂段等相关要求。
14、熟悉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布设原则、监测内容要求及资料整理。
15、掌握地下水资源调查(勘探)项目的设计书编写要求。
16、熟悉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划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掌握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
17、了解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数学模型的建立、单元剖分方法、求解步骤及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了解溶质在地下水中运移的弥散理论。
18、了解地下水运动的物理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与要求。
19、熟悉矿泉水的分类及其成因条件、水源评价要求,以及水源地、水源卫生保护方面的要求。
20、了解地下热水资源的分类、分级与勘探方法,以及热水资源计算评价方法。
21、了解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矿床的充水条件与充水途径;熟悉矿坑涌水量的预测评价方法。
(三)规范规程
1、掌握现行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2、熟悉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中与专业知识条款相对应的相关规定。
现行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主要有: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
《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1995)。
(四)新技术新方法
1、掌握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区别。
2、了解高密度电法、激发极化法、核磁共振及水位监测自动采集系统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3、了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二、工程地质
(一)专业基础知识
1、了解第四系堆积物的成因分类,土的结构与构造类型,以及土的三相组成。
2、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以及岩石的成因类型。
3、掌握工程岩体和土的分类及鉴别特征。
4、掌握地基、基础、持力层、下卧层的概念,以及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5、熟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各指标间的换算;掌握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的概念。
6、掌握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的概念。
7、掌握岩石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岩石基本质量等级的分类;熟悉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经验数值。
8、了解遥感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包括地貌、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等方面的判释。
9、了解建筑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要求。
10、掌握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地基附加应力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11、了解湿陷性黄土、红粘土、软土、填土、膨胀土、混合土的工程性质、勘察要求、试验方法和分析评价。
12、熟悉常见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包括类型、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二)专业知识
1、掌握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的概念;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以及两者的应用条件。
2、掌握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原理;了解挡土墙的分类,破坏形式,以及设计计算步骤。
3、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熟悉勘察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基本要求;熟悉根据场地条件、各类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署勘察工作。
4、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目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以及资料整理和各类工程地质图表编制。
5、了解电阻率法、浅层地震、声波探测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6、了解工程地质钻探的工艺和操作技术;熟悉工程地质勘察对钻探、井探、槽探的要求;熟悉土样的分级和各类土样的用途与取样要求,各类取土器的规格、性能和适用范围;熟悉取岩石试样和土试样的技术要求。
7、熟悉岩石试验和土工试验的原理、方法;熟悉根据场地条件和工程特点,提出岩土试验和水分析的要求及其成果的应用。
8、掌握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波速测试等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要求;熟悉以上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9、熟悉岩溶区及土洞的勘察工作要求、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处理措施;熟悉滑坡的勘察工作要求,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原则与方法;了解泥石流、采空区的勘察与评价方法。
10、熟悉岩土渗透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掌握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压水试验的方法及其成果的应用;掌握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腐蚀性的评价方法。
11、了解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基本理论;熟悉围岩分类及支护类型。
12、熟悉基础的主要类型,各类基础的适用条件,以及浅基础方案选用和方案比较的方法。
13、了解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
14、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与作用,以及工程勘察要求。
15、掌握桩的类型及各类桩的适用条件、勘察的基本要求,以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熟悉灌注桩主要施工方法和适用条件及质量标准;了解各类灌注桩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6、了解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图》中“两图一表”的基本内容;熟悉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了解土的液化原理与危害;掌握液化的判别方法及地基抗液化措施。
17、掌握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的统计和选用;熟悉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各种方法,以及地基变形和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整理和成果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
18、了解各类工程现场检验和监测的内容、方法;掌握检验和监测的工作布置和成果分析应用。
19、了解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止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措施。
(三)规范规程
1、掌握现行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2、熟悉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中与专业知识条款相对应的相关规定。
现行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主要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6。
(四)新技术新方法
1、了解地质雷达、钻孔电磁波CT、扁铲侧胀试验的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成果的应用。
2、了解GIS在区域工程地质评价方面的应用。
3、熟悉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要求,及其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三、环境地质
(一)专业基础知识
1、了解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的概念。
2、熟悉地质灾害的定义与类型,以及地质灾害的危害。
3、了解地方病的概念与影响因素,以及致病水的水化学标志。
4、了解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开裂变形、区域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5、了解地下水污染调查的基本方法。
(二)专业知识
1、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发生的前兆特征、识别要领、监测方法与防治措施等。
2、熟悉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监测方法与防治措施。
3、了解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及成果图件的编制。
4、了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
5、熟悉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危害。
6、了解甲状腺肿、氟中毒等地方病的防治措施。
(三)规范规程
1、掌握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与任务、工作方法和程序、成果编制要求。
2、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程序及成果编制要求。
(四)新技术新方法
1、熟悉GIS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2、了解斜坡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方法。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
写好 工作 总结 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总结能帮助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出难点,在总结的过程中还帮助我们稳固知识点和技术难点,为后续内容做好准备工作。下面是我精心给大家整理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 雨水 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于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考地理复习之: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 方法 ,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以西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 夏至 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 冬至 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 春分 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 秋分 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重要纬线:
00纬线(赤道):几内亚湾(0°)、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30°E)、马来群岛(120°E)、亚马逊河口(60°W)
地理意义:最长纬线;南北半球自然分界;全球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23°26'N或23.5°N):撒哈拉西部(0°)、红海、阿拉伯半岛中部(60°E)、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90°E)、云南广西广东南部(汕头)、台湾海峡(120°E)及中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湾中部(90°W)、古巴以北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北;热带与北温带分界.
南回归线(23°26'S或23.5°S):南非高原东侧(30°E)澳大利亚西部高原(120°E)澳大利亚大分水岭(150°E)拉普拉塔平原(90°W)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南;热带与南温带分界.
300N纬线: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萨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
400N纬线:南欧三大半岛、黑海海峡、塔里木河、敦煌、嘉峪关、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岛、鸭绿江口
(秦岭—淮河:32°-34°N;南岭:26°N;阴山:41°N)
北极圈(66°34'N或66.5°N)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地理意义: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分界.
南极圈(66°34'S或66.5°S)南极大陆外围。
地理意义: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分界.
大洲经纬大致定位:
非洲最西侧正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左右,最东侧大约50°E左右,北侧在地中海沿岸,南侧开普敦,两地均是地中海式气候,而地中海式气候在世界各地分布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总结起来非洲位置应该是:小东经,小纬度!同样道理,欧洲位置(小东经,大北纬)在非洲北面;大洋洲位置(大东经,南半球);南北美洲都在西半球(160°E--20°W),且北美东侧和南美的西侧都是大致60°W,所以是:大东经,小西经;南极洲自然是大南纬,全经度了;我们亚洲是:东半球(20°W-160°E),中(30°-60°)低(30°以内)高纬度(60°N以北).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4
全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以动态的眼光(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感觉得出,而在实际的光照图中,主要是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且是垂直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发生偏转,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与直射点度数互余),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自己画二分二至日图(三线图)梳理。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注意:有时候也会以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来体现直射点的纬度。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
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3、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注意:实验及步骤
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
6、东亚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陆地:1月是亚洲高压,天气:寒冷干燥;
7月是亚洲低压,天气:高温多雨
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冷锋
冷空气强大
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暧锋
暧空气强大
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当
如5、6月份长江:梅雨天气
10、气旋(低压):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
11、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
12、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相关 文章 :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 2022高考地理预测考点及知识大全
★ 2022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
★ 2022年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2022
★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 高中印度地理知识点大全
★ 2022年地理科任教师工作总结10篇
★ 地理个人工作总结202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