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业务

怎么联系黑客,黑客联系方式,顶级黑客在线接单网站,网络黑客,黑客技术

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各题知识点归纳(广东中考数学试卷题目)

广东中考的数学试题大概会以什么为重点?什么为必考点?

根据我的经验,广东中考数学终点肯定放在二次函数上。

必考点可能有很多,现例举一部分:数的运算,解直角三角形,方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平面几何里的圆。然后最后一道大题你得小心,二次函数是必考的,可能会把圆的知识,一元二次方程等等结合进去,不过这些板块只要跟着老师的一轮,二轮复习走,这些知识都会复习到,就是看你在考场上怎么运用这些知识的问题。

初三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很快就要迎来中考了,而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第一个转折点。对每个初三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从而考上好高中。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初三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初三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学好数学的几条建议

数学八种思维方法

初三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 b=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 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 b)÷2S=L×h

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 d … n≠0),那么(a c … m)/(b d … n)=a/b

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学好数学的几条建议

1、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但培养数学兴趣的关键是必须先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同学老想做难题,看到别人上数奥班,自己也要去。如果这些同学连课内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在里面学习只能滥竽充数,对学习并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看一些数学名人小 故事 、趣味数学等知识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要有端正的 学习态度 。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因此,上课要专心、积极思考并勇于发言。其次,回家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地把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再把明天要学的内容做一下预习,这样,学起来会轻松,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3、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使学习成绩提高,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不要指望一夜之间什么都学会了。即使进步慢一点,只要坚持不懈,也一定能在数学的学习道路上获得成功!还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不要怕丢面子。其实无论知识难易,只要学会了,弄懂了,那才是最大的面子!

4、要注重学习的技巧和 方法 。不要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律,而是要靠分析、理解,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特别要重视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和分析练习的时候,不能思想开小差,管自己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并积极思考,遇到不懂题目时要及时做好记录,课后和同学进行探讨,做好查漏补缺。

5、要有善于观察、阅读的好习惯。只要我们做数学的有心人,细心观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从多方面、多种 渠道 来学习数学。如:从电视、网络、《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小灵通》等报刊杂志上学习数学,不断扩展知识面。

6、要有自己的观点。现在,大部分同学遇到一些较难或不清楚的问题时,就不加思考,轻易放弃了,有的干脆听从老师、父母、书本的意见。即使是老师、长辈、书籍等权威,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失误的,我们要重视权威的意见,但绝不等于不加思考的认同。

7、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 总结 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8、要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学习数学有促进的作用。如:学好语文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等等。

数学八种思维方法

1、代数思想这是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 ,小学阶段的设未知数x,初中阶段的一系列的用字母代表数,这都是代数思想,也是代数这门学科最基础的根!

2、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数缺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 名言 ,是对数形结合的作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初高中阶段有很多题都涉及到数形结合,比如说解题通过作几何图形标上数据,借助于函数图象等等都是数形给的体现。

3、转化思想在整个初中数学中,转化(化归)思想一直贯穿其中。转化思想是把一个未知(待解决)的问题化为已解决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来解决,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高次为低次等,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它是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之一。

4、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5、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6、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7、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8、极限思想方法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初三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三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三数学函数几何知识点总结

★ 初三数学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广东初中数学知识点

等一分钟马上发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分式,分母不为0。②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4)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

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 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

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I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他是随着你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正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向;例如:AB,A*CB*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向;例如:AB,A*CB*C(C0)

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

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3、函数

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②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②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③在一次函数中,当K〈0,B〈O,则经2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4象限;当K〉0,B〈0时,则经1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3象限。④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

二空间与图形

A、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②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②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

线:①线段有两个端点。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2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2、邻边相等的矩形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

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

那么(a+c+…+m)/(b+d+…+n)=a/b

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 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广东中考数学题型及分值

广东中考数学题型及分值如下:

选择题十题共三十分,填空题七题二十八分,解答题(一)三题共十八分,解答题(二)三题共二十四分,解答题(三)两题共二十分。

选择题,给出任意个选项,再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而不是正确答案,但自己首先要算出正确答案,再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填空题其形式大概为,先给出已知条件,在而后的语句中空出要问的答案以横线代替,以此要求应试者填上正确解。

解答题主要是把正确的答案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出来,并写出解题过程,多做这样的题目可以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更好。注意要写答句和单位。

以下是数学题型的相关介绍:

在数学上,应用题分两大类:一个是纯数学应用。另一个是实际应用。

纯数学应用就是指单独的数量关系,构成的题目,没有涉及到真正实际意义的量的存在及其关系。实际应用也就是有关于数学的生活题目。

应用题一般出现在小学的课本上,通常只涉及非负数的四则运算。在初中,一般都为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或者是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往往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譬如函数、数列、不等式、导数、定积分、解斜三角形等。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数学题

广东省茂名市2012年数学中考题和解析

2012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分)(2012•茂名)a的倒数是3,则a的值是()

A.1/3

B.

﹣1/3

C.

3

D.

﹣3

考点:

倒数。

专题:

存在型。

分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的倒数是3,

∴3a=1,解得a=.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倒数的定义,即乘积为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2.(3分)(2012•茂名)位于环水东湾新城区的茂名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约为536.5亩.将536.5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0.5365×103

B.

5.365×102

C.

53.65×10

D.

536.5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119281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

解:将536.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365×102.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3分)(2012•茂名)如图,AB是⊙O的直径,AB⊥CD于点E,若CD=6,则DE=()

A.

3

B.

4

C.

5

D.

6

考点:

垂径定理。119281

专题:

探究型。

分析:

直接根据垂径定理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AB是⊙O的直径,AB⊥CD于点E,CD=6,

∴DE=AB=×6=3.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即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3分)(2012•茂名)方程组的解为()

A.

B.

C.

D.

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19281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用加减消元法求出x的值,再用代入消元法求出y的值即可.

解答:

解:,

①+②得2x=6,

解得x=3;

把x=3代入①得3﹣y=1,

解得y=2.

故此方程组的解为:.[来源:Zxxk.Com]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3分)(2012•茂名)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原正方体的“建”字所在的面的对面所标的字是()

A.

B.

C.

D.

考点:

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119281

分析: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解答: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设”与“福”是相对面,

“幸”与“茂”是相对面,

“建”与“名”是相对面.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6.(3分)(2012•茂名)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n的值是()

A.

6

B.

7

C.

8

D.

9

考点:

多边形的对角线。119281

分析:

根据从一个n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为(n﹣2)的三角形作答.

解答:

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

则n﹣2=6,

解得n=8.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形成的三角形个数为(n﹣2)的规律.

7.(3分)(2012•茂名)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对一批圆珠笔使用寿命的调查

B.

对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现状的调查

C.

对某品牌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的调查

D.

对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各零部件的检查

考点: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119281

分析: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解答:

解:A、对一批圆珠笔使用寿命的调查,由于具有破坏性,应当使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

B、对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现状的调查,人数太多,不便于测量,应当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

C、对某品牌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的调查,由于具有破坏性,应当使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

D、对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各零部件的检查,只有做到全面调查才能做到准确无误,故必须全面调查,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8.(3分)(2012•茂名)某中学初三(1)班的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0分,男生平均成绩为82分,女生平均成绩为77分,则该班男、女生的人数之比为()

A.

1:2

B.

2:1

C.

3:2

D.

2:3

考点:

加权平均数。119281

分析:

设男、女生的人数分别为x、y,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列式整理即可得解.

解答:

解:设男、女生的人数分别为x、y,

82x+77y=80(x+y),

整理得,2x=3y,

所以,x:y=3: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9.(3分)(2012•茂名)如果x<0,y>0,x+y<0,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x>y>﹣y>﹣x

B.

﹣x>y>﹣y>x

C.

y>﹣x>﹣y>x

D.

﹣x>y>x>﹣y

考点:

有理数大小比较。119281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于x<0,y>0,x+y<0,则|x|>y,于是有y<﹣x,x<﹣y,易得x,y,﹣x,﹣y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x<0,y>0,x+y<0,

∴|x|>y,

∴y<﹣x,x<﹣y,

∴x,y,﹣x,﹣y的大小关系为:x<﹣y<y<﹣x.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10.(3分)(2012•茂名)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的中点分别为E,F,G,H,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

3

B.

6

C.

9

D.

12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19281

分析:

由相似三角形△AEH∽△ABD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以求得△AEH与△ABD的面积之比,则可得S▱EFGH=S四边形ABCD.

解答:

解:在△AB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EH=BD(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且△AEH∽△ABD.

∴==,即S△AEH=S△CBD

∴S△AEH+S△CFG=(S△ABD+S△CBD)=S四边形ABCD.

同理可得S△BEF+S△DHG=(S△ABC+S△CDA)=S四边形ABCD,

∴S四边形EFGH=S四边形ABCD,

∴S四边形ABCD=2S四边形EFGH=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请你把答案填在横线的上方).

11.(3分)分解因式:x2y﹣y=y(x+1)(x﹣1)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19281

分析:

观察原式x2y﹣y,找到公因式y后,提出公因式后发现x2﹣1符合平方差公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可得.

解答:

解:x2y﹣y,

=y(x2﹣1),

=y(x+1)(x﹣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2.(3分)(2012•茂名)如图所示,建高楼常需要用塔吊来吊建筑材料,而塔吊的上部是三角形结构,这是应用了三角形的哪个性质?答: 稳定性 .(填“稳定性”或“不稳定性”)

考点:

三角形的稳定性。119281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答.

解答:

解: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主要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稳定性.

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3.(3分)(2012•茂名)若分式的值为0,则a的值是3.

考点: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119281

专题:

探究型。

分析:

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a的值即可.

解答:

解:∵分式的值为0,

∴,

解得a=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即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14.(3分)(2012•茂名)如图,在3×3的方格中(共有9个小格),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O、B、C是格点,则扇形OBC的面积等于(结果保留π)

考点:

扇形面积的计算。119281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B长,再根据S扇形=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BO==,

S扇形==,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扇形的面积计算,关键是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

15.(3分)(2012•茂名)如图,⊙O与直线l1相离,圆心O到直线l1的距离OB=2,OA=4,将直线l1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的直线l2刚好与⊙O相切于点C,则OC=2.

考点:

切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119281

分析:

在直角△ABO中,利用正弦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OAB=60°,然后由旋转的角度、图中角与角间的和差关系知∠OAC=30°;最后由切线的性质推知△AOC是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OC=2.

解答:

解:∵OB⊥AB,OB=2,OA=4,

∴在直角△ABO中,sin∠OAB==,则∠OAB=60°;

又∵∠CAB=30°,

∴∠OAC=∠OAB﹣∠CAB=30°;

∵直线l2刚好与⊙O相切于点C,

∴∠ACO=90°,

∴在直角△AOC中,OC=OA=2(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故答案是:2.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切线的性质等知识点.切线的性质:

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三、用心做一做(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6.(7分)(2012•茂名)先化简,后求值:a(a+1)﹣(a+1)(a﹣1),其中a=3.

考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119281

分析:

先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和运用平方差公式去掉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将a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就可以求出原式的值.

解答:

解:原式=a2+a﹣(a2﹣1)

=a2+a﹣a2+1

=a+1

当a=3时,原式=3+1=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用和平方差公式的运用,在解答中注意每步化简时符号的确定.

17.(7分)(2012•茂名)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119281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在解集中找出整数解即可.

解答:

解:

由①解得:x>﹣1,

由②变形得3x≤5,

解得x≤,

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则原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0,1.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18.(7分)(2012•茂名)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3,0),B(0,4).

(1)画出线段AB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线段CD,并写出A的对应点D的坐标,B的对应点C的坐标;

(2)连接AD、BC,判断所得图形的形状.(直接回答,不必证明)

考点:

作图-平移变换;菱形的判定。119281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C、D的位置,然后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C、D的坐标;

(2)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判定.

解答:

解:(1)如图所示,CD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C(3,0),D(0,﹣4);

(2)∵AC、BD互相垂直平分,

∴四边形ABCD是菱形.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菱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点C、D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四、沉着冷静,缜密思考(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9.(7分)(2012•茂名)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到市影剧院观看大型感恩歌舞剧,为了解学生如何去影剧院的问题,学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表格、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

(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位学生?

(2)将表格填充完整;

步行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其他

50

150

225

75

(3)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考点:

条形统计图;统计表;扇形统计图。119281

分析:

(1)由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出步行的人数为50人,占所抽查的人数的10%,就可以求出调查的总人数.

(2)用总人数乘以骑自行车的百分比就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总人数乘以坐公共汽车的百分比就求出坐公共汽车的人数.总人数﹣步行人数﹣骑自行车人数﹣坐公共汽车人数=其他人数.

(3)由(2)骑自行车的人数就可以补全条形统计图.

解答:

解:(1)50÷10%=500(位)

答:此次共调查了500位学生.

(2)填表如下:

骑自行车:500×30%=150人,

坐公共汽车:500×45%=225人,

其他:500﹣50﹣150﹣225=75人.

故答案为:150,225,75.

(3)如图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调查的总人数.

20.(7分)(2012•茂名)在4张完全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写上数字1,2,3,3,现将它们的背面朝上洗均匀.

(1)随机抽出一张卡片,求抽到数字“3”的概率;

(2)若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记下数字后放回并洗均匀,再随机抽出一张卡片,求两次都是抽到数字“3”的概率;(要求画树状图或列表求解)

(3)如果再增加若干张写有数字“3”的同样卡片,洗均匀后,使得随机抽出一张卡片是数字“3”的概率为,问增加了多少张卡片?

考点: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概率公式。119281

分析:

(1)由有4张完全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写上数字1,2,3,3,抽到数字“3”的有2种情况,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2)首先根据题意列出表格,然后由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都是抽到数字“3”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3)首先设增加了x张卡片,即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1)∵有4张完全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写上数字1,2,3,3,抽到数字“3”的有2种情况,

∴随机抽出一张卡片,抽到数字“3”的概率为:=;

(2)列表得:

第二张

第一张

1

2

3

3

1

(1,1)

(1,2)

(1,3)

(1,3)

2

(2,1)

(2,2)[来源:Z#xx#k.Com]

(2,3)

(2,3)

3

(3,1)

(3,2)

(3,3)

(3,3)

3

(3,1)

(3,2)

(3,3)

(3,3)

∵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是抽到数字“3”的有4种情况,

∴P(两次都是抽到数字“3”)==;

(3)设增加了x张卡片,则有:

=,

解得:x=4,

∴增加了4张卡片.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五、满怀信心,再接再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8分)(2012•茂名)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F是BC上一点,且AF=BC,DE⊥AF,垂足是E,连接DF.求证:

(1)△ABF≌△DEA;

(2)DF是∠EDC的平分线.

考点:

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119281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1)根据矩形性质得出∠B=90°,AD=BC,AD∥BC,推出∠DAE=∠AFB,求出AF=AD,根据AAS证出即可;

(2)有全等推出DE=AB=DC,根据HL证△DEF≌△D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即可.

解答:

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AD=BC,AD∥BC,

∴∠DAE=∠AFB,

∵DE⊥AF,

∴∠DEA=∠B=90°,

∵AF=BC,

∴AF=AD,

在△ABF和△DEA中

∵,

∴△ABF≌△DEA(AAS);

(2)证明:∵由(1)知△ABF≌△DEA,

∴DE=AB,

∵四边形ABCD是矩形,

∴∠C=90°,DC=AB,

∴DC=DE.

∵∠C=∠DEF=90°

∴在Rt△DEF和Rt△DCF中

∴△RtDEF≌Rt△DCF(HL)

∴∠EDF=∠CDF,

∴DF是∠EDC的平分线.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性质等知识点,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

22.(8分)(2012•茂名)每年六七月份我市荔枝大量上市,今年某水果商以5元/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荔枝进行销售,运输过程中质量损耗5%,运输费用是0.7元/千克,假设不计其他费用.

(1)水果商要把荔枝售价至少定为多少才不会亏本?

(2)在销售过程中,水果商发现每天荔枝的销售量m(千克)与销售单价x(元/千克)之间满足关系:m=﹣10x+120,那么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每天获得的利润w最大?

考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119281

分析:

(1)设购进荔枝k千克,荔枝售价定为y元/千克时,水果商要不亏本,由题意建立不等式求出其值就可以了.

(2)由(1)可知,每千克荔枝的平均成本为6元,再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就可以表示出w,然后化为顶点式就可以求出最值.

解答:

解:(1)设购进荔枝k千克,荔枝售价定为y元/千克时,水果商才不会亏本,由题意得

y•k(1﹣5%)≥(5+0.7)k,由k>0可解得:

y≥6

所以,水果商要把荔枝售价至少定为6元/千克才不会亏本.

(2)由(1)可知,每千克荔枝的平均成本为6元,由题意得

w=(x﹣6))m

=(x﹣6)(﹣10x+120)

=﹣10(x﹣9)2+90

因此,当x=9时,w有最大值.

所以,当销售单价定为9元/千克时,每天可获利润w最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运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求最值的运用.在解答中求出荔枝的平均进价是关键.

23.(8分)(2012•茂名)如图,以AB为直径的⊙O是△ADC的外接圆,过点O作PO⊥AB,交AC于点E,PC的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PEC=∠PCE.

(1)求证:FC为⊙O的切线;

(2)若△AD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求AB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

切线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119281

分析:

(1)连接OC.欲证FC为⊙O的切线,只需证明OC⊥FC即可;

(2)连接B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推知∠ABC=∠ADC=60°;然后在直角△ABC中利用正弦三角函数的定义来求AB线段的长度.

解答:

(1)证明:连接OC.

∵OA=OC(⊙O的半径),

∴∠EAO=∠ECO(等边对等角).[来源:Zxxk.Com]

∵PO⊥AB,∴∠EAO+∠AEO=90°(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

∵∠PEC=∠PCE(已知),∠PEC=∠AEO(对顶角相等)

∴∠AEO=∠PCE(等量代换),

∴∠PCO=∠ECO+∠PCE=∠EAO+∠AEO=90°.即OC⊥FC,

∵点C在⊙O上,

∴FC为⊙O的切线.

(2)解:连接BC.

∵AB是⊙O的直径,∴∠ACB=90°.

∵△AD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

∴∠ABC=∠D=60°,AC=a.

在Rt△ACB中,∵sin∠ABC=AC/AB

∴AB=

六、灵动智慧,超越自我(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4.(8分)(2012•茂名)阅读下面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1,y1),Q(x2,y2)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坐标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x<0)和y=(x>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直线y=+与两个图象分别交于A(a,1),B(1,b)两点,点C为线段AB的中点,连接OC、OB.

(1)求a、b、k的值及点C的坐标;

(2)若在坐标平面上有一点D,使得以O、C、B、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点D的坐标.

解:(1)依题意得,

解得,

∴A(﹣3,1),B(1,3),

∵点B在双曲线y=(x>0)上,

∴k=1×3=3,

∵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点C坐标为(,),即为(﹣1,2);

(2)将线段OC平移,使点O(0,0)移到点B(1,3),则点C(﹣1,2)移到点D(0,5),此时四边形OCDB是平行四边形;

将线段OC平移,使点C(﹣1,2)移到点B(1,3),则点O(0,0)移到点D(2,1),此时四边形OCBD是平行四边形;

线段BO平移,使点B(1,3)移到点C(﹣1,2),则点O(0,0)移到点D(﹣2,﹣1),此时四边形BODC是平行四边形.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D坐标为(0,5)或(2,1)或(﹣2,﹣1).

25.(8分)(2012•茂名)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c经过原点O和A(4,2),与x轴交于点C,点M、N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M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点N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C的坐标;

(2)在点M、N运动过程中,

①若线段MN与OA交于点G,试判断MN与O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线段MN与抛物线相交于点P,探索: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以O、P、A、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依题意,A点坐标为(4,2),C点坐标为(0,0),

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

令y=0,则有0=﹣x2+,

解得x1=0,x2=6,

故点C坐标为(6,0);

(2)①MN⊥OA,

理由如下:过点A作AB⊥x轴于点B,则OB=4,AB=2

由已知可得:==,

∴Rt△MON∽Rt△OBA,

∴∠AOB=∠NMO,

∵∠NMO+∠MNO=90°,∴∠AOB+∠MNO=90°,

∴∠OGN=90°,∴MN⊥OA,

②存在

设点P的坐标为(x,y),依题意可得:当点P是点A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时,四边形APOC为等腰梯形.

则点P坐标为(2,2),及M(0,2t),N(t,0)

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2t

将点N、P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当t=3秒时,四边形OPAC是等腰梯形.

  • 评论列表:
  •  余安千夜
     发布于 2023-03-14 05:13:07  回复该评论
  • 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3分)(2012•茂名)如图,AB是⊙
  •  掩吻寰鸾
     发布于 2023-03-14 00:49:55  回复该评论
  • 12.(3分)(2012•茂名)如图所示,建高楼常需要用塔吊来吊建筑材料,而塔吊的上部是三角形结构,这是应用了三角形的哪个性质?答: 稳定性 .(填“稳定性”或“不稳定性”)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  双笙辞别
     发布于 2023-03-13 23:36:32  回复该评论
  • 意义的量的存在及其关系。实际应用也就是有关于数学的生活题目。应用题一般出现在小学的课本上,通常只涉及非负数的四则运算。在初中,一般都为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或者是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往往有多种手段可
  •  美咩折木
     发布于 2023-03-13 21:23:43  回复该评论
  • 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样。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  只影折木
     发布于 2023-03-14 00:26:18  回复该评论
  • 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119281分析:(1)连接OC.欲证FC为⊙O的切线,只需证明OC⊥FC即可;(2)连接B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推知∠ABC=∠ADC=60°;然后在直角△ABC中利用正弦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