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业务

怎么联系黑客,黑客联系方式,顶级黑客在线接单网站,网络黑客,黑客技术

贵州省道德与法治初中知识总结(道德与法治初中相关知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1

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

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 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1.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12.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4.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2

建设美丽中国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绶,②出生率低。③老静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8.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

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3

中华一家亲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惜杂居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柴

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4.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5.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任何企图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6.“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7.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商度自治的方

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8.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9.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

“台独”。

(3)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4

中国人中国梦

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

(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3)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8.怎样实现中国梦?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9.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10.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6)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5

踏上强国之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 教育 、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

最强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点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 九年级政治科技国情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整理

★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2020初中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

★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梳理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 教育 、 文化 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4.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改革开放的地位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进入什么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5.我国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对举措及意义是怎样的?

(1)问题: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怎样继续深化改革?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为什么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一、感受创新

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创新有哪些意义?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 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 方法 ,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二、创新引擎

1.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创新?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现阶段,我国为什么需要创新?

(1)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一、创新强国

1.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民族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关系

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4.教育的重要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5.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2.怎样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3.企业为什么要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4.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5.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3)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4)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5)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6.创新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道德与法治简答题题型汇总与答题技巧

★ 道德与法治复习备考及考试技巧

★ 2019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时事政治

★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五个好方法

★ 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有哪些

★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 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有哪些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总结,轻松应对期末考!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1)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中学生活给我们提供哪些机会?

(1)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2) 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面对中学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怎么办?

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4.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1)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 梦想能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3) 有梦想人类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5.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1)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6.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1) 现实梦想,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2)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所以我们需要立志,需要坚持,需要方法。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3)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

(6)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

3.为什么说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4.怎样学会学习?

(1)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

第三课 发现自己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方法: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等)

(3)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1)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4.怎样接纳自己?

(1)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5.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

(2)扬长避短。

(3)主动改正缺点。

(4)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5)在和他人共同生活中不断成长,更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

第二单元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1.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朋友的作用?

(1)朋友能对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产生很大影响。

(2)真诚友善的朋友能见证我们的成长历程。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友谊的特质有哪些?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4.友谊的澄清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4)友谊可以带来快乐,也会带来困扰和烦恼。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5.我们如何建立友谊?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3)需要掌握具体的交友方法。

6.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要保持好奇。

7.如何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8.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9.网上交往有哪些利与弊?网上交往的影响?

(1)利:

①网络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

②互联网开辟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

③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2)弊:

①网络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10.如何慎重结交网友?

(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11.网络交往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1)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2)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

(3)对个人真实信息要注意保密。

(4)要善于上网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或网站。

(5)不沉溺网络等。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师生之间

1.教师职业有哪些特点?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考核要求二:尊重风格不同的老师。

3.老师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如何正确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

(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它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5.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③了解教育行为的目的;④主动交往。

6.教学相长含义: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7.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8.怎样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4)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9.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10.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1)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

(2)平等相待,相互促进,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

第七课 亲情之爱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3.如何认识中国人的“家”?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4.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5.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1)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学会尊敬、倾听、感恩。

6.亲情含义: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3)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亲情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7.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1)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2)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8.亲子冲突处理不好会有什么危害?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考核要求九:亲子间爱的沟通。

9.什么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10.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和父母沟通?

(1)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

(2)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3)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4)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11.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1)关注事实。清楚自己想要和父母沟通什么,沟通要达到什么效果。

(2)把握时机。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沟通容易取得成功。

(3)留意态度。有时候在沟通中采用的态度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

(4)选择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面对面沟通或文字沟通。

(5)考虑环境。环境不同,人的心境就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不同。

12.现代家庭有哪些变化?

(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13.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14.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和睦相处?

(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尊重家庭成员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3)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15.如何协调、化解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

(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第四单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1.生命有什么特点?

(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3)生命是不可逆的。(4)生命也是短暂的。

2.生命有接续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2)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3.我们如何实现生命的接续?

(1)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我们要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在精神上不断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

4.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1)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5. 为什么要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1)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坚强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珍视它。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6.我们应该怎样敬畏生命?

(1)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与他人共同生活。

(2)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

第九课 珍视生命

1.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

(1)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为什么要养护自己的精神?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4.如何正确处理物质支持与精神发育两者的关系?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2)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3)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5.怎样守护精神家园?

(1)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2)要发扬民族精神。

6.怎样守护生命?

(1)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7.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1)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遇到挫折。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3)挫折既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8.挫折和逆境对人的影响。

(1)消极影响:挫折会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感受,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2)积极影响:

①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②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9.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1)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2)坚持目标和不懈努力。

(3)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1.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2.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

(1)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人的伟大在于什么? 创造和贡献。

4.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是什么?

(1)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2)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5.我们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1)为生活而努力,不放弃、不懈怠

(2)为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6.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1)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生命得到滋养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生命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的生命,传递温暖,共建和谐社会。

(3)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平凡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1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建立中国共产党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三个“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4.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改革开放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

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7.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8.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9.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10.中国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2.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7.我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1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9.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22.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2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6.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重要力量。

7.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8.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9.创新发展是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10.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1.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2.创新的类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 创新。

1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

1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15.改革和创新的关系-----改革激发创新,创新促进改革。

16.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7.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8.将科技和 教育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19.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0.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2.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5.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科技“双创”)

26.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27.创新是企业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8.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29.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0.保护知识产权就是要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3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5.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10.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11.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12.民主决策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13.增强民主意识的目的——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14.增强民主意识,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永葆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需要。

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4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善治。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9.每一位公民要努力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10.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1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2.打造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13.打造法治政府对公民的要求——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

14.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15.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6.国家和社会治理,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17.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18.厉行法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5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

5.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6.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7.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伟大传承发展。

8.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双创”)

9.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10.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世代传承。

1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 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1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1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

15.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6.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7.伟大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8.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5.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6.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0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 九年级以道德为话题的5篇高分作文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点

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1921--1949)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富起来奠定了坚实基础。(1949-1956-1978)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978---2102--2050)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新时代我国的战略目标(新时代新征)

(1)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6)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2

感受创新

1.谈谈对创新的认识.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6)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的作用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 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2)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 方法 ,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3)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4)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发展新引擎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3)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克争的决定性因素,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关键靠创新。

(4)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5)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6)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3

1.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2)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行业间的协调、地区间的协调、城乡间的协调。

(3)坚持绿色发展。我们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4)坚持开放发展。必须继续迈开步伐,敞开胸怀,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既要跟进和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又要谋求发挥更大作用,在国际发展进程中更多展示“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5)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在发展中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 教育 、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同时,发展还要注重公平与正义,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为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

(6)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2.协调发展战略

(1)城乡发展不平衡表现

a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差距是当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最大表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

b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还很低,农村居民在人均收入、受教育年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 文化 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很大。

(2)为什么重视“三农” 问题

a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发展全局的大问题,解决“三农” 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

b全面建成小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协调城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c不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就走不好,更走不远。

(3)怎样协调城乡发展?(怎样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a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以城带乡,共同分享,共同繁荣 .

b为解决“三农” 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c当前,我国正在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力度,坚决打基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 措施 :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b实施多种惠农富农政策。

c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

d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

e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等。

(4)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表现是什么?

a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b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平衡。

c实现全面建成小了社会的目标,从区域范围来讲最繁重、最艰巨任务在西部地区。

(5)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其内容有哪些?

a国家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b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6)为协调城乡发展、均衡区域发展,当代中国青年应怎样做?

胸怀理想,付诸行动,到农村去,到西部,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全面建成小社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3.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和战略

(1)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分别蕴含了哪些战略、国策和原则?

①创新发展——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③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开放发展——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⑤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根本原则。

4.我国分配制度

(1)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作用:a我国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还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使切“ 蛋糕 ”的方法越来越公平、合理,过大的收入差距将会逐步缩小,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5.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有先有后,先富带后富的过程,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更不是平均富裕。

财富的取得要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如果利用非法手段牟取财富,不仅危害他人和社会,最终也会害了自己。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4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2.改革

(1)改革原因(改革的必要性):a、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体制上的种.种弊端;b、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2)改革的意义(重要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改革的作用: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对外开放也是改革。

(7)怎样对待改革?

a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3.对外开放

(1)原因:a、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b、从世界来看: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c、从国内看:我国虽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 经验 ;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d、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作用: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4)对外开放的两种基本途径:“引进来”和“走出去”。

(5)怎么做?

国家:a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一项基本国策。b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

青少年:a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b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竞争能力;d要善于学习,要学习外来文化,还要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求同存异、最大公约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独具中国特色、民族平等)、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5.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

(1)原因:①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②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③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④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⑤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

(2)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兴国之要。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5

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经济体制改革: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全面深化改革:

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癌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5.改革创新精神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6.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腾飞):

(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国家强盛)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人民富裕)

(4)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总之,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7.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原因?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坚持改革开放。

④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战略。

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8.改革开放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 道德与法治简答题题型汇总与答题技巧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 道德与法治复习备考及考试技巧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知识点

★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五个好方法

★ 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有哪些

  • 评论列表:
  •  边侣七婞
     发布于 2023-03-21 06:56:10  回复该评论
  • 定器和动力源。 10.中国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2.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  惑心风渺
     发布于 2023-03-21 09:54:08  回复该评论
  • 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