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有趣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上有很很多有趣的冷知识,非常有趣,而且还能应用到生活中。来了解一下吧!
当你疲惫时你的大脑更具有创造力
当身体的其他部位减少活动时(在睡眠时会达到最小的活动量),但大脑的活动量会增大,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大脑活动量在睡眠时大于清醒时的活动量。因为熬夜时所进行的活动和睡眠时所进行的活动会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令人更吃惊的是:疲劳的大脑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创造力爆发时,别忘了赶紧拿起手边的印象笔记,记下你的创意,保存100年。
人们擅长记住长相而不擅长记住名字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类出现于约30万年前,而在15万年前人类才开始使用语言。故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擅长识别长相,而对于识别语言却不那么敏感。擅长于记住他人名字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轻轻触碰别人的上臂,会增强别人对你的好感度。
轻轻地触碰别人的上臂,更能让别人赞同你提出的要求,因为这样的触碰会让人们下意识地产生你比他们地位高的信号。在实验里,在夜总会邀请别人跳舞,这样的触碰能帮助当事人增加20%的成功率,还能使大街上陌生人愿意留下电话号码的概率增加10%。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 历史 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
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 社会 的不良分子。
您好,看到您问的这个问题,我相信您本身应该就是一个有趣的人吧?
我来和您说几个有意思的事情,您可以体会一下精神分析的魅力。
1.孩子学习不好的情况,有可能和父母的潜意识有关,父母的潜意识是希望被看到被需要,所以当孩子学习好了之后,他们潜在的认为自己就不被需要了,所以看似网上的很多指导孩子写作业的父母崩溃发狂,实质上可能他们正在被需要的 情感 里乐在其中。又或者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2.关于女性肥胖。 精神分析认为,女性肥胖,背后的潜意识可能和性有关,她的幼年成长经历,或者是受到过某些关于性方面的创伤,因此肥胖就可以保持和异性的距离,潜意识上其实也是某种自恋,认为如果自己瘦下来,会不会对异性太有吸引力?从而变得不安全呢?
3. 关于熬夜,曾奇峰的精神分析认为,熬夜的人潜意识里其实是怕死的,所以延长自己醒着的时间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4.关于梦境,您也可以看一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本书。您会发现很多关于梦的好玩的解析。
当然,精神分析中好玩的事情还有很多,那就期待您这个有趣的人,自己来发掘吧。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 指数为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一、责任扩散效应
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生活现象:中国式过马路,法不责众
二、酸葡萄效应
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生活现象:当自己没有被这个机构录取时,就会说这个机构工资不高,或者是文化氛围不好。
三、甜柠檬效应
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己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
生活现象:当别人有你男朋友,自己没有男朋友时,就会说:我这么美,没有人配得上我!
四、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生活现象:借钱,先是1元,后来是10元,后来是100元,再后来是1000元,慢慢会答应其更多的要求。
五、巴纳姆效应
也称 星座 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任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生活现象:某人看着一个描述白羊座:诚实、善良、真诚,即使自己不是白羊座,也会觉得这不是描写自己的嘛。
六、结伴效应
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效率变化。有两个表现:由于有他人增加会导致效率提高,或者是由于有他人增加导致效率下降。
生活现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七、 教师期望效应
即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皮格马利翁:指一个国家的国王,也是一个雕塑家,没有妻子,因为现实中没有符合自己想要的,所以就雕塑了一个女雕像,想象为自己的妻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雕琢,终于有一天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把这个雕塑变为了他的妻子。
1、破窗效应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效仿,甚至变本加厉。例如:有一小堆垃圾堆放在路边,无人清理,那么这小堆垃圾会逐渐变成一大堆。垃圾堆的存在暗示着人们在这里丢垃圾是被允许被默认的,反正已经有了一堆垃圾。任何坏事如果不在出现的开始阻止清理掉,将会导致恶循环,最终积重难返。
2、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如果某一件事明确指定由一个人负责,那么责任集中之下,他会积极的响应,如果是多个人且没有具体的领导者的情况下共同负责,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很弱,缺乏主动性。我们常说遇到抢劫时,不要喊抢劫,而是叫“着火了”,被人在大街上强行以亲人的身份拖上车时,最好是打翻周边商贩的货物,你被打劫或被拖上车,他人均没有明确的责任帮助你,因为人多,就连道德的谴责都轻了很多,而“着火了”“货物被打翻”却让他人的自身利益参与其中。
在职场中也一样,任务要落实到个人,监管要明确到个人,否者就只能期待有“老实人”独自完成任务。
从众心理——中国式过马路:不管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马路,其他人也会跟风,形成扎堆式过马路!
攀比心理——买名牌,买豪车:当有人买了名牌包包,攀比心理强的人也会想买,认为这是显示自己身世的体现。不惜花大价钱买下来,甚至高于自己的能力范围。也就是所谓的虚荣心作祟!
框架效应
举例来说,同样概念的两句话:
A.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
B.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
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觉安心。
像这样本质含义一致,但因为表现同一含义的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它们有差别的现象,就是框架效应。
因大脑思考机制而产生的各种令我们惊叹的现象不胜枚举,本书中主要涉及的就是以上这些了,让我们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下一部分——那些很容易使我们决策错误的直觉陷阱。
说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些男人,就算事业做得非常成功,但是,骨子里,依然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信。然后,当他们和真正自信的女人谈恋爱时,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他会全身心地爱上那个真正自信的女人,因为她身上有他没有的东西,他发自内心地欣赏她,崇拜她。
2.他嫉妒她,甚至害怕她。因为,这个女人威胁了他的自我价值感,反衬出他的渺小。然后,他便开始打压她,试图阻挠她的自我成长。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嫉妒、害怕、恐惧和打压,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
3.以上两种情况交替出现。这种男人性格和情绪都不太稳定。当他能量高时,就出现情况1;能量低时,就出现情况2。
其实,一个真正自信且人格健全的男人,根本就不会害怕比他强大的女人。相反,他会因此而更加尊重她,欣赏她,爱她。
无奈,很多男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刘语丝Angela
如果你对心里学感兴趣!看一些相关心理学案例多的书籍!或百度一下心理测试小 游戏 都很有趣的。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还只是好奇![可爱]
享乐主义者乐观,精力充沛,迷人,而且难以捕捉是未来导向者。质问者,把世界看做危险,具有退缩并保护自己,免于倾向于危险。浪漫主义者,有艺术气质,多情表现出最高度的同情心。观察者带着审视的目光来经营生命
20条心理学冷知识
1.有科学家表示,人类只有两种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是对于跌倒的恐惧,一种是对于响亮声音的恐惧,至于其他的恐惧都是后天产生的。
2.真正的强迫症是一种慢性和非常难治的疾病,而不是我们经常用来调侃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强迫症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会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受到双重折磨。
3.人在冬天想要亲热的感觉比夏天强烈16%左右。
4.对青蛙恐惧的人比对老鼠恐惧的人还要多。
5.有研究证明,在网上花费过多时间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独、抑郁,情绪也会变得不稳定。
6.当我们接触某个物体每超过1秒钟的时间,我们对于这个物体的触感就会削弱一些,当超过一定的时间,潜意识中就会自动忽略这个物体,当我们下意识想要感觉的时候才能感觉到。
7.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就像是试卷,你的试卷150分才是满分,但别的试卷100分就是满分,即使别人拿到了满分,在你这里也才刚刚及格,所以很多事或物,换个角度去想会有很大的不同。
8.心理学家发现,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越多,接触的时间越长,就容易产生友情或者爱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久生情”。
9.价格较高的药品在心理上的治愈效果更好。
10.“心灵感应”在生活中很常见,并且许多人都切身体会过,但具体是怎么回事谁也解释不清楚,而在科学上的解释是,一些包括电子、光子在内的微观粒子在远距离产生的一种神秘关联,这一现象被科研人员称为量子纠缠现象。
11.某心理学家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35人进行了一项关于梦境的长时间测试,最后得出结论,所有出现在梦中的人,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过的,也许是身边的人,也许是并不认识的陌生人,也许是在书中或者电影中看到的人,也就是说,在梦中是无法创造出一个人的,你的梦中出现的人是否都是见过的人呢?
12.每个人身上都有指甲或者是头发,但有趣的是,当指甲或头发离开我们身体的时候,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觉着它们很恶心。
13.每个人都喜欢聪明善良的人,但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聪明、善良到一定程度,对异性的吸引力反而会下降。
14.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撒娇比发脾气更有用,乱发脾气会使自己和对方同时进入情绪化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下的大脑会使我们对很多事情产生错误的判断,而撒娇则不会使对方产生任何抵触心理,往往很多事情也就水到渠成。
15.调查发现,内向的人往往自认为很外向,无趣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很幽默。
16.年龄并不是我们成熟的依据,当我们不再对任何人抱有指望,不再向任何人去倾诉和抱怨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不再轻易的耍性子、发脾气,才是真正的成熟。
17.无论平时学习成绩的好坏,在面对考试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紧张,这时候适当地换个姿势,可以有效地减小焦虑感和缓解紧张情绪。
18.在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在熟睡时还能对周围环境里的味道保持敏感,那么这个人极有可能患有或患上精神分裂症。
19.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嫉妒心理,经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于身边的朋友、亲戚等认识的人嫉妒心要远高于陌生人,而对于陌生人,大部分人心中只有羡慕。
20.人们对于绚丽的、好看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向往,就连自然界中的灾难性灾害——火山喷发,都会有很多人特意前去观看。
关于恋爱的10大心理学冷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No1、性与爱差异性理解
对于大多数男性而言,性与爱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结合体。
也就是说,大部分男性在没有自律和责任感压迫下,是可以说服自己和一个他不爱的人发生性关系。
因为一个男生如果长时间处于空窗期,那么他的性冲动会与日俱增。在不用考虑后果和责任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求感就成为了本能。
而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性和爱是一个无法割裂开来的存在。
也就是说,大部分女性对于性和爱必须结合在一起,她要和你发生关系的前提是,她必须爱上你。
女生发生性冲动的前提,往往是在一个男生身上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之后,她才愿意去打开内心的隔阂和壁垒。
这也并不绝对的因素,现在人的思想正在趋向于性开放化。无论男女,对于性的理解和认识也逐渐地走向平衡。
过度性开放化带来最显著的负面产物,就是当下所说的“渣男和渣女”。
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在理性驱使下的性行为,并不仅仅是满足自身的本能冲动,更多的是需要彼此责任感和角色意识。
性能够促进爱意的加深,但是高频多偶倾向的性冲动,会让人逐渐丧失掉体察爱意的能力。
No2、蔡戈尼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组实验,将100个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品尝一个口味完美、外观颜色均相同的蛋糕。
而不同的是,甲组的50个人品尝的蛋糕是不限量供应的,而乙组的50个人只能品尝蛋糕的一小块。
而结果却发现,甲组的实验者对于蛋糕口味、外观的回忆,明显地低于乙组。
这项实验也就是说明:人天生对于一件事情的接纳程度是有限的,当自身“满足欲”得到充分的满足时,就会把充分体验过的事情抛在脑后。
而对于没有充分体验的事情,满足欲无法得到满足,便会在潜意识中不断地强化记忆,变得耿耿于怀、难以忘却。这就是著名的蔡戈尼效应。
所以在恋爱初期尽量不要过度地消费新鲜感和欲望,例如高频的亲密行为、黏着对方陪伴,这些都容易让导致双方的情感需求快速的冷却。
也就是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因此即使刚确立关系、彼此的爱意再浓烈,也要懂得适当地留给彼此一些空间、去做自己独立于爱情的事情,适当地拒绝反而会加深彼此的情感欲望。
“稍纵即逝的美好”往往让人能够更加的留恋和回味,但是一旦过度消费掉了彼此对爱情的期待感,那么关系也就快速冷却到了平淡期。
这就是开始异常火热的情侣,刚刚到了一个月就感觉到了麻木和疲惫,自然就会产生“我是不是没有那么爱他了”的想法。
所以爱情需要留白,无论你的爱再火热,也要懂得最多7分留给爱情,3分留给自己。
No3、爱情的八秒法则
初遇的两个人,如果对视时间不超过一秒,那么证明彼此并没有产生好感。
目光对视两秒,那么证明彼此已经心生冲动。停留五秒,那么彼此心中已经产生了爱意。
如果两个人初次见面,目光的对视持续时间超过了八秒,且时不时地刻意回避和闪躲。那么多半两个人是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了。
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看到极为中意的对象时,瞳孔会下意识地收缩,降低了对于时间的概念。同时生理上会产生心跳加速、脸红出汗等表现,进而促进多巴胺和肾上激素的分泌。
这种激动和亢奋并存的感觉,就有点像是“一边吃着巧克力一边坐着过山车”。
所以,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同时能让彼此产生以上反应的人,就要懂得及时地抓住这段缘分。否则当短暂的恋爱感消逝后,彼此的第一印象会大打折扣。
No4、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指“如果在环境中的不良现象没有得到制止,反而放任于存在,那么发出行为者就会认同自己的行为,甚至变本加厉。”
也就是说,无论男女像是家暴、出轨等极端的负面行为,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同样,当你的伴侣发生了诸如此类的行为之后,如果你选择了一种轻易谅解的方式,那么他下一次对你伤害只会变本加厉、无法克制自己的本能冲动。
“一旦人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那么从他的潜意识里就会认定,这样的伤害行为其实是可以接受并合理的”,由于你的宽恕和包容,往往会成为下一次伤害自己的武器。
人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试探性的生物,也就是说,对于错误行为往往会在试探中寻找对方的边界和底线。
在两性行为中,如果对方产生了极端伤害的意向,而你的边界是软弱、无原则的,那么他的伤害行为会随着一次次的试探而加深。
当你在两性关系中发觉到对方存在出轨或暴力的倾向,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惩罚和回避,对自己造成伤害时,要懂得及时分手、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不要把爱情成为伤害自己的理由,一个经常伤害你的人,也不值得你去爱。
No5、首因定律
人其实都是一个视觉动物,两性双方第一印象往往会是最鲜明和深刻的。
也就是说,你以一个怎样的第一印象传递给对方,对方就会通过视觉反应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尽管有时并不是准确的,但是人往往会认同自己的第一直觉,并且无法轻易改变。
所以两性交往之间,第一印象就显的尤为重要。毕竟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人愿意去透过你糟糕的外表,去探索你那所谓有趣的灵魂。
第一印象不过关,就会被早早地拉入黑名单。即使你后期想拯救这个形象,往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代价。
因此我经常提醒各位:即便你是一个直白、不擅长伪装的人,也要刻意地去克服自己展现不好的一面。懂得合理的自我包装、第一约会不要迟到、注意细节和礼貌,这些都能够成为你潜在的加分项。
No6、近因效应
与首因相应相反,是指在很多刺激同时一次性出现时,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出现最近、且最强烈的过往事件。
两性双方的交往时间越长,其实就容易受到近因效应所支配。
比如在恋爱中,你最近一次由于某一件事欺骗了对方,且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你在下一次做相似的事情时,对方也会自然地与上次事情产生联想,进而产生怀疑和不确认的情绪。
所以在恋爱中不要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对方可能一而再地原谅你,但是人的忍耐程度都是有限制的。
短时间内爆发相同的矛盾,会在对方心中形成及其负面的刻板印象,那么日后再想要纠正和改变,那么无疑是难上加难。
因此在爱情中,要懂得时常地微调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让对方觉得你在为负面的性格做出努力和改变,彼此的关系自然也就容易步入到良性循环之中。
No7、损失厌恶效应
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心理”,当人们面对同等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的遗憾感比收益的获得感,所带来的负效用是正效用的2~2.5倍。
举一个例子来说,即使分手后,你对于前任抱以一个厌恶、反感的态度,但是你也会控制不住地想起他、留恋期曾经与他在一起的美好瞬间。
在两性关系中,人对于得到后的满足,往往会产生心安理得的心态。但是在面对失去时,即使再心甘情愿、也难免会产生失落和留恋的心情。
因此在爱情中,失去、破坏、损失往往比得到、感动、欢喜更容易对你造成的冲击力更大,印象更深刻。
分手代表的是你不喜欢这个人了,但不代表你能够接受瞬间失去一个人,即使这个人现在让你反感、厌恶、抵触。
同时当我们失去了一件事物,同时又没有一个更好的去替代时,即使失去的东西再无关紧要,都会让我们感到后悔和难过。
所以分手后,对于曾将的美好产生留恋感,是属于正常的本能心态,不要过分自责、逼迫自己去放下。有很多时候,无论是时间还是新欢,都能够帮助你走出失恋的阴影。
No8、甜柠檬效应
在心理学中,是指人们把个体追求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内心的不安,会臆想着百般提高自己的价值,从而达到心里的平衡和安慰,实则是在麻痹和自得其乐。
所以面对与爱情失之交臂时,很多时候有一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周围没有异性追求我,可能是因为我太优秀了吧,所以那些异性都不敢靠近我。
当一个人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败时,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从而会在自我价值上进行主观的提高,用荒诞的理由进行自我催眠。
所以当你身边的人,除了自己都收获爱情时,不要总想着是不是自己太优秀、太完美,让异性不敢接近。
而是要懂得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哪些性格或习惯让别人不敢靠近了呢。
No9、晕轮效应
相信每一个遇见过真爱的人,都有过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常发生在热恋期,感觉对方是被光环所笼罩的,难以察觉到对方的缺点,一厢情愿地觉得“对方一切都会好”,百般地迁就和宠爱对方。
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但是一旦感情步入到了平淡期,这样的晕轮效应也就逐渐褪去,双方各自的缺点也就逐渐地暴露出来。
也就是说,我们会突然在某一段时间觉得“ta好像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自己对于爱情的热度也随之与日递减。
但是别担心,这并不是说你不爱对方了、也非你的感情变淡了,而是说你已经逐渐开始适应这段感情,而爱情也逐渐地由热恋期向平淡期过渡。
懂得接受爱情的平淡,既能够度过曾经的轰轰烈烈,也要让彼此尝试着接受平淡时的柴米油盐。
你会发现,爱情不只有绽放的时候才是最美好的,有时在平淡生活之中,也蕴藏着别样的情趣。
No10、缘分总是会青睐那些期待它的人
爱情不是奢侈品,同样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属于你的缘分,在未来与你不期而遇。
你要做的是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地提升自我价值,当缘分到来时,才会拥有足够的力量去迎接这段生命的馈赠。
同样一个萎靡、躲避、碌碌无为的你,往往不会得到缘分的青睐,反而会让自己不断地与爱情失之交臂。
永远保持微笑的态度,让自己始终处于不断变得优秀的道路上,你会发现爱情最重要的是心态与真诚。
别躲避、多勇敢一点,真爱也没有为你贴上标签,勇于迈出自我封闭的空间,缘分才会离你更近一步。
加油!陌生人!
有趣的心理学冷知识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遇到问题时我们按照既往认知的经验去做往往适得其反,结果常常是心灰意冷,一头雾水。其实那些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学知识,就如浩瀚的星空等待我们去探索,正如泰戈尔所说:当你在错过月亮时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希望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几个有趣又科学的心理学知识 能像夜空的星星一样给小伙伴们带来指引。
第一,允许对方拒绝,会让对方更难拒绝。 人们对于约束会本能地抗拒,但是当他感觉到他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便更容易听信对方的建议,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做营销的人会在言语内容上更多地让你感觉到“你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你不是非得选他的产品”。所以,下次在约会别人的时候,不妨说一句“如果你不方便的话,可以拒绝的”。
第二、吃东西前闻闻味儿也会让人变胖。 这是让有肥胖问题困扰的朋友很悲伤的一个知识,如果你闻食物的香味闻得够多的话,哪怕你没吃,你的身体也会接受“信号”,进入“脂肪储存”模式。如此看来,“闻香止饿”并不能减肥,反而会增肥。
第三、 分手的人别听情感? 在很多人看来,刚分手时,应该避免接触一切与爱情有关的事物,比如情歌。然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却与此认知相反,听情歌能让刚失恋的人哭出来,音乐和哭泣都能帮助他们获得身心的平和。所以,失恋之时,不要害怕听到情歌,甚至可以主动找一些分手情感,听个尽兴,释放自我。
第四、喝咖啡不爱加糖的人可能人格更“黑暗”。 近年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苦涩口感的偏好和黑暗人格有很大关系,那些更喜欢苦涩食物的人群中,黑暗人格的比例明显大于喜欢甜食的人们。下回如果给朋友倒咖啡的时候,他如果说不要加糖,你可以拿这个研究结果“调笑”他。
第五、“不开心了,睡一觉醒来就好了?”——恰好相反。 我相信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开心的时候,身边的朋友会安慰你:“没事的,睡一觉醒过来,什么事都忘了。”然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能要让你失望了。睡眠并不会让你忘掉不开心的事,反而会让你记得更深,因为人在深度睡眠的时候,会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第六、好朋友可能比止痛药更止痛。 有一项很意思的科学调查研究,即观察朋友数量和生理上的忍痛能力有何关联。结果显示,拥有朋友多的人,在生理上更能忍受疼痛。这主要是因为良好的社交活动会刺激大脑内的内啡(endorphin)的分泌,而内啡肽作为身体里天然的止疼剂,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缓解疼痛。所以,记得要多交朋友,它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吧,小伙伴们要开心哦!另外我也要调侃一下喜欢吃苦瓜的自己:以后要慎食哦。